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核態勢評估新語彙:從「一碼通吃」到「量身定做」

美核態勢評估新語彙:從「一碼通吃」到「量身定做」

跟隨特朗普出行的美國發射核武器的密碼包 資料圖

美國當地時間本月2日,美國新版《核態勢審議報告》發布,從報告的內容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準備再度把核武器當做全球爭霸的工具。

為美國核擴軍找借口

報告對美國所謂的主要核對手的核武庫情況進行了分析,專門對俄羅斯、中國近年來的核武器現代化水平進行了闡述,同時,報告還列出圖表,試圖直觀地展示自2010年以來世界主要擁核國家的核武器現代化進程,顯示出美國僅在空基核平台領域發展了F35A,而在其他領域相對俄羅斯、中國甚至朝鮮都處在發展滯後的位置。

實際上,報告中這一圖表所展示的核武庫現代化發展,是一個變數,而忽略了總量,如果從總量來看,美國無論在技術上還是數量上,都對世界主要核國家保持著較大的優勢,美國迄今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核武庫。但報告從其他國家進行核武器現代化的步伐快於美國這個視角進行分析,指出2010年以來,美國所謂的主要對手都在進行核武器的現代化進程,而美國則沒有過多的發展成果。美國擁有世界最大、最先進的核武庫,卻還要大力建設核力量,不難看出,美國是在藉以這一邏輯「哭窮」自身核武庫「落後」,為未來加大核力量的投入給出「正當」的理由,為美國核擴軍找借口。

核武器變得更「靈活」,使用門檻降低

核武國家如何定位核武器的作用,關乎著核國家間的戰略安全態勢的穩定與否,而報告中則明顯放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門檻。報告中對美國核武器的作用定位給出了要更加靈活的表述,增加美國核武器使用的靈活性、在報告中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政策上靈活,要求美國對不同的國家採取有針對性的核戰略。報告中多次出現tailored這一表述,這一單詞就其表面意思來看是裁剪、特製的含義,在報告中,該單詞被用於表述對俄羅斯、中國、朝鮮等的核戰略。例如提及「A Tailored Strategy for Russia」「A Tailored Strategy for China」等,「量身定做」專門指向某一國家的核戰略,這在以往的美國政府《核態勢審議報告》中是很難看到的。而且,報告中對專門針對某個國家的核戰略給出的具體表述頗具消極色彩。對不同的核國家「量身定做」不同的核戰略,其直白的含義即是:增加美國總統在不同衝突程度下、在不同級別態勢中使用核武器的選項範圍。相對於奧巴馬政府《核態勢審議報告》中提及構建戰略穩定性等緩和性的內容,特朗普政府的報告則充滿了較濃的火藥味,凸顯了在更多場合下使用核武器的意圖。

其二是武器上靈活,發展小當量核武器,增加核使用選項。靈活性的第二個表現體現在技術層面,報告中提到,美國要增強非戰略核武器的威懾作用,美國未來為了應對多種挑戰、保護盟友、在威懾失敗下達成目標,美國的核武器不能「一碼通吃」(one size fits all),美國應當根據不同的戰略目標和需求、發展更加靈活的核武器使用選項,這其中就表明了對小當量核武器(low-yield warhead)的發展投入。

核武器的威懾作用、通常可包括威懾對手的核打擊、威懾對手的大規模常規軍事入侵等,用於威懾的核武器其使用門檻很高,把核武器當做最後手段、只有在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候才會被使用。而報告提到的增加核武器使用的靈活性、發展小當量核武器,實際上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門檻,美國發展不同毀傷水平的核武器、針對不同的作戰環境都有可供使用的選項,例如,面對某類山洞掩體,軍方將領就可以選擇使用常規鑽地武器、還是核鑽地武器,這一做法是對核門檻的降低。

報告中對小當量核武器的搭載平台給出了詳細的闡述,例如F35可作為空基平台;潛射彈道導彈可以進行搭載小當量核彈頭的改進;中長期內美國還要發展海基核巡航導彈等等。把美國多年來發展戰略核武器、常規武器的技術優勢轉化為帶有戰術作用的小當量核武器對美國來說不是難事,但是其帶來的影響會是極其消極的,小當量核武器抹殺了常規戰爭和核戰爭的界限,帶來了負面的政治和安全影響、極易引發新的軍備競賽。

冷戰思維的延續

《核態勢審議報告》對當前國際環境的分析給出了負面消極的認識,認為當前的國際安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報告中明確指出,當前國際態勢重新回到了大國競爭的時代(The Return of Great Power Competition),尤其提到了俄羅斯和中國用不對稱的方式對美國的常規軍事能力、對美國和其盟友夥伴帶來了挑戰。該報告較為明顯的指出俄羅斯和中國是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這和前些時日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對中俄兩國的定位如出一轍,也是對中國發展意圖的妄加揣測,渲染中國核力量威脅,為其自身擴大和加強核武庫找借口。

美國把核武器再次作為爭霸的工具,這會使得美國對其他國家的戰略攻防武器的發展變得異常敏感,不能容忍美國的核武器現代化落後於對手、不能容忍美國的核武器數量少於對手、要讓美國的核武器適用於任何場合、在各種場合炫耀自己的核武能力。冷戰時期核武器是美蘇兩國爭霸的工具,兩個國家為了爭奪全球霸權開展了瘋狂的軍備競賽,而如今特朗普政府試圖再次將核武器用作爭奪地區霸權、維護美國利益的工具,會給世界安全穩定態勢帶來及其消極的影響。

美國新版《核態勢審議報告》固守冷戰思維與「零和」博弈等過時觀念,渲染地緣政治和大國競爭,強化核武器在安全政策的作用,無視國際社會核裁軍的呼聲,背離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表面上看美國的做法是在宣揚自己所謂的霸主地位,實際上這一做法會適得其反,美國對核門檻的降低、對國際核裁軍進程的破壞、對世界和地區戰略穩定態勢的破壞,增加了核衝突爆發的陰影、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軍備競賽和安全對抗,由此引發的一系列負面的安全互動美國將很難置身事外。

面對美國《核態勢審議報告》所表述的負面內容,中國一方面有必要繼續對核武器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進行提升,以提升中國核威懾能力的有效性,遏制任何形式的負面涉核舉動;此外,要繼續強調中國無意進行爭霸、更無意用核武器進行爭霸,也不會參加任何形式的核軍備競賽,並將繼續把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維持一支精幹有效的核力量懾止對手的核進攻,中國的核武器只用於進行威懾。

(作者系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研究生、研究軍備控制與國家安全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葡萄牙航海家恩里克王子:他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陳獨秀對近代中國出路的探索,值得進一步研究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