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日一茶,實在生活

每日一茶,實在生活

星雲大師說:「『日日是好日』,每一天都須過得實在。」

提到「實在」一詞,我實在困惑。不知道每日花花草草的生活算不算實在;不知道加班熬夜的生活算不算實在;更不知道,那些一直在路上的人的生活算不算實在……

可能都是實在的,也可能又都是不實在的。

朋友圈裡,有一個以擺弄花草、喝茶抄經為生的女人。她生活在小鎮,有自己的院子,有自己的生意。早期,她與先生打理生意,走向正軌後,她退居二線,過起了滋養自己的生活。

她的生活是美的。院子里種滿了花花草草,她在樹下讀書、盪鞦韆。把院子里的花采來做清供,喝茶抄經。

人人羨慕她的生活,覺得她的日子美極了。

她說:「我的生活實在又美好。人生不必常常拿起,重要的是放下。」

佛經讀多了,難免嘴裡愛提「放下」一詞。而她當下的生活,不問世事,不食煙火,可見是真的放下了。

她自己放下了不算,有時還會勸解身邊的人,勸他們放下。那些忙碌的人,她覺得沒有靈魂;那些愛玩手機的人,她覺得不夠有格調;那些居家帶孩子的女人,她覺得不夠有氣質……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裡看到了另一位朋友的留言:我看都是閑的。

一句刺耳的話,她沉默了,從此再也不在朋友圈裡曬生活了,更不再勸解他人放下了。

而我這位朋友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他是公司運營部的主管,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有時半夜還在想創意,周末還在跟甲方喝酒。他沒有房子,沒有結婚,一心想在大城市紮根。為了這一切,他只能拚命。

我知道他忙,時常勸他靜下心來喝杯茶。

他說:「我也想,可我真的忙到沒時間。」

我一時無語,不知該怎樣回答。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一件事,就是改變他人。如若容易,孔聖人早就把我們改變了。

聖人做不到的事,我等凡人更是不會妄想,我有自知知明。

最開始,我也體驗過忙碌的生活。每天寫兩篇文章、讀一本書、讀完當天的新聞……堅持一個月後,脊椎都變形了。

無意中,看到一個講座,主題是:慢生活。

主講人教大家如何慢,怎樣慢。比如,靜靜地欣賞一朵花;細細地品一杯茶;慢慢地讀一本書……

這樣的生活,對於忙碌了許久的我,真是一劑良藥,我突然發現我確實需要過慢生活了。

從那之後,我開始喝茶,每隔三天去花市買花,後來還學會了做香、養壺、刺繡……

我把時間過得很慢,文字也開始小火慢燉。原以為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誰知,卻出現了財政危機。

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報。當日子慢下來時,有時收入就無法得到保證。慢了一段時間後,我又過起了忙碌的生活。

在許多人眼中,慢生活一定是有錢人的生活,他們無須解決生活壓力,一切可以隨心所欲,像我那位朋友。而大多數人,則會像我的主管朋友一樣,為了生活不停地奔波,慢一點都害怕自己被超越。

我時常想,有沒有一種平衡,讓忙碌的人能小憩片刻,讓那些「厭世」者,能有責任有擔當,為自己的家庭和身邊的人,做出一些有意義的事。

我一直在尋找答案,並且尋找了多年。直到有一天,我看一位水墨畫家的直播,她講到了書法。她說:「最高境界的書法是,老樹著新芽。中國的文化講究平衡,無論老樹,還是新芽都不夠美,都太過了。老樹太枯,新芽太嫩。但多年的老樹長了新芽就不一樣了。那枯樹里有生命啊!」

一時間,我豁然開朗。放下便是老樹,忙碌便是新芽,無論怎樣都沒有達到最好的平衡。放下的人,如果能像星雲大師一樣,一邊自己修行(放下),一邊為了度眾生而擔起責任,那不就是最好的平衡么?

而我的朋友,能在一味的忙碌中,給自己短暫的小時光,喝一杯茶,不就等於在新芽里,找到了一點枯枝的味道么?

這大概就是「實在」的生活了。

在我看來,那一點點的不過分,就像是太極白中的黑點,黑中的白點,有了這一點,也就有了最好的平衡。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古人把「柴米油鹽醬醋茶」,作為生活的開門七件事了。前面是忙碌的生活,最後那一杯茶,才是生活里的重點。

你看,古人就是這樣有智慧,比我們高明多了。

可是,現在有多少人,願意抽出那一點時間給茶呢?

作者:枼果吟丨弘益茶道美學撰稿人

?責任編輯 找茶

?圖片來源弘益茶道美學圖庫

最下方可以留言

點這裡,找茶找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武夷山避世茶生活,茶與山水的絕唱
一杯老白茶,一起看細水長流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