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麵包的「共產主義」,古羅馬為什麼給市民發免費麵包?

麵包的「共產主義」,古羅馬為什麼給市民發免費麵包?

文|艾栗斯

伴隨貿易往來,發酵麵包由埃及傳到了希臘。與埃及一樣,希臘人認為族人飲食的三大構成:穀物、橄欖油、以及葡萄酒構成,也是眾神賜予的三樣禮物。其中雅典娜教會希臘人種植橄欖、葡萄酒來自酒神狄俄尼索斯、穀物則是女神德墨忒爾的饋贈,希臘的各類菜肴都以以上三者為基準,這也與只吃肉、喝羊奶的游牧民族區分開來。

麵包的「共產主義」,古羅馬為什麼給市民發免費麵包?

除了小麥麵包以外,希臘人的麵包種類里還有黑麥麵包、穀物麵包、精篩麵粉製作的白麵包、未篩粗粉的全麥麵包、埃及的發酵麵包和未發酵的麵包;在麵粉中添加橄欖油、豬油、葡萄酒、牛奶、蜂蜜、罌粟花、芝麻,以及乾果、乳酪等輔材......各項排列組合下,麵包的製作方法已經達到了七十多種。

麵包的「共產主義」,古羅馬為什麼給市民發免費麵包?

對於麵包的欣賞是一種樸素而知足的希臘式生活方式。在希臘的貴族宴會上,高高壘起的麵包通常放在藤編的籃子里呈上,正如《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記載:「帕特羅克羅斯從漂亮的籃里拿出麵包,放在餐桌上。分給每一張餐桌。」同樣, 麵包也是羅馬人各種節慶儀式上不可或缺的食物。在最受羅馬人重視的繁複晚餐中,頭兩道菜的主食都必須是麵包。羅馬餐桌上的「麵包之禮」往往具有特殊含義:「互遞麵包,是為友好往來;未婚男女間互遞麵包,情愫曖昧;親友之間饋贈麵包,也被視為最高禮儀」。

麵包的「共產主義」,古羅馬為什麼給市民發免費麵包?

人類的麵包史上,羅馬人有兩個傑出貢獻,一是專註於麵包技術改進的羅馬麵包師發現了釀造啤酒的酵母液可以提取出來,專門用做麵包的發酵工序,使烤出的麵包也更加鬆軟可口。直到歐洲中世紀晚期,歐洲人還在使用羅馬時期的啤酒花酵母法製作發酵麵包。

羅馬人的另一個傑出貢獻,是把「吃麵包」變成了一項公共事務。埃及人已經忘記了發明出發酵麵包的人,但是希臘歷史上卻濃墨重彩地記錄了一位名叫忒亞里翁(Thearion)的雅典人,他出生於公元前5世紀左右,是公認的麵包爐發明者和商業麵包房的首創。如此掐指一算,今天我們在街角看到的麵包店原來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比咖啡館、理髮店以及其他零售店的歷史都要久遠。

麵包的「共產主義」,古羅馬為什麼給市民發免費麵包?

現代人雖然有了廚房和家用烤箱,但大量的麵包消費還是在麵包店進行購買,這與古希臘羅馬的情況如出一轍。相比希臘人,羅馬人更是將城市裡的麵包坊利用到極致——早在公元前100年,羅馬城的麵包店就已經達到250家,店裡的麵包師經過職業培訓,批量生產的麵包不僅是羅馬市民維繫生命的能量來源、精神愉悅的撫慰,也是羅馬公共生活的基礎。古羅馬市民習慣將磨粉、過篩、揉面、發酵、烘烤的繁瑣工序交給專業的麵包師,既免去了自己沒有廚房和工具烹飪的尷尬,也省下大把時間用作廣場的高談闊論。有的麵包師行會廣場中設有公用的烤爐,各地送來的麵糰在這裡集中烤制,成批出品並且免費配給羅馬市民,作為城市公共生活的基本福利。

麵包的「共產主義」,古羅馬為什麼給市民發免費麵包?

難怪古羅馬人說自己文明的兩大支柱是「麵包和競技」,背後其實是羅馬執政者的統治之道——以麵包填報市民的肚子平息矛盾,以羅馬場競技吸引市民的精神轉移注意力。免費的麵包雖然沒有維持羅馬帝國的永久統治,卻將麵包作為普羅大眾餐桌上的頂樑柱地位,及其麵包的歐洲化傳播延續了下來。

麵包的「共產主義」,古羅馬為什麼給市民發免費麵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亞歐研究寮 的精彩文章:

太嫌棄英格蘭的「失地王」,英國曾打開大門,邀請法國國王來統治
「權力的遊戲」幾大家族裡,「選地兒蓋房」這事誰最有眼光?

TAG:亞歐研究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