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職場交際中千萬不要過於隨便

在職場交際中千萬不要過於隨便

余則成所處的軍統天津站或許要比任何一個地方都複雜,在他的身邊有著各種各樣利益糾結,今天可能是朋友而明天可能變成仇人的人。他只要稍稍有什麼不注意,就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危險,這就需要他在面對身邊的同事時,保持著十二分的注意,即便是一些細節的地方都應當有所注意。然而,在現今的職場人際交往中,人們常常忽視一些小節,以為「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把一些社交中的不良舉止(如掏耳、挖鼻、搔頭皮、吐痰等)、衣飾(衣冠、領袖、皮鞋、手絹等)不整潔、言行失禮(隨意翻閱、拿取熟人或朋友的書及東西等)視為雞毛蒜皮、無可厚非的小事。更有甚者,竟以此為洒脫。結果導致「大江大海趟得過,小河溝里翻了船」。從而留下「大意失荊州」的悔恨。

某藥品生產廠家要從國外引進一條先進的生產線,與客商談判已近完成,第二天將正式簽訂合同。正巧在此期間,廠長陪客人到車間參觀,隨意向牆角吐了口痰,然後用鞋底擦去。誰知這一口痰竟會吐掉一項已基本談成的項目。那位外商回到賓館後就決定取消合作。他的理由是這樣說的:「一個廠長的衛生習慣,可以反映一個工廠的管理素質。一個廠長可以在生產車間隨地吐痰,『上樑不正下樑歪』,那麼其他人是不是也這樣做呢?生產藥品,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這位廠長可能認為,一口痰微不足道,和買賣無關,然而他卻不知,交際中一舉一動、細枝末節都是一個人內心世界、個人修養、處世態度和精神面貌的體現。甚至還是其生活背景和周圍環境的反映,不可隨便。這樣,一個不良的小動作影響了一筆大生意,真是「為山萬仞,功虧一簣」,實在遺憾。

交際應酬,離不開酒,但在酒桌上也是最容易忽略細節的地方。千萬別以為在酒桌上,酒過三巡就可以信口開河,為所欲為了。不注意小節,稍有失禮的地方就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在一次宴會上,某人喝得暈乎乎的,嘴巴就沒了把門的。在一次舉杯的時候,他忽然說:「總結男人的人生歷程,我得出一個結論:凡是成大事的人,必須具備三證!」

有人跟著起鬨,大聲問:「哪三證?」

那人提了提嗓門兒答道:「第一是大學畢業證;第二是監獄釋放證;第三是老婆離婚證!」

話音剛落,眾人嘩然。不料經理卻發起怒來,他把酒杯往地上一摔,指著某人罵道:「你這小子胡說八道,給我滾出去!」

原來這個經理,除了沒有大學畢業證外,其他兩證俱全。那醉酒之人多喝了幾杯,酒後失言,揭了上司的瘡疤,自己害了自己。

社交是雙向或多向的交流活動,「一粒沙子中可以看到世界,一滴水可以看見大海」,人們觀察和了解對方時,常從細微處著手,觀微知著。例如,有人曾做過這樣的測驗:把一把掃帚放倒在門口,進門者如用腳踢則為驕橫,繞道過者為自私,放好然後再過者為和善。「窺一斑而知全豹」的以小看大的判斷,不一定完全科學和準確。但是它經常作為人們認識和判斷對方的依據,我們就不能不重視,也就不可過於隨便。如果一名工作人員酷愛讀書,隨便從總經理的書架上取了一本去看,肯定會被認為是「不懂規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分享 的精彩文章:

人們難以忍受身邊人的發達,請別炫耀你的得意

TAG:職場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