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最大的福氣,是父母給的安全感

孩子最大的福氣,是父母給的安全感

【本文原創獨家。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親子教育好文】

孩子最大的福氣,是父母給的安全感

作者:石榴薔薇(爸媽內參主筆)

01

前兩天在微博上看了個視頻,讓人忍俊不禁。

視頻里那個小女孩「控訴」爸爸只顧上班而不陪她,爸爸肯定是不愛她了。一邊「控訴」爸爸,一邊委屈地哭著。

開始看著時,覺得小女孩有點無理取鬧,有點小可愛。再一看,便心疼小女孩兒了。她並非無理取鬧,而是真委屈爸爸心裡好像只有工作而心裡沒有她。

看著她那掛著淚痕的臉蛋,可以想像爸爸這樣為了工作節假日也不能回來陪她的日子有多少次,她的失望與失落又積攢了多少,她的不安感又強烈了多少?

她的撒嬌取鬧其實折射的是內心不安,她擔心爸爸不再愛她了。

現在有許多俗稱的「假日父母」,即父母平常都將孩子託付給保姆或是長輩照顧,自己則因為工作應酬而很少陪伴孩子,甚至不接孩子回家,孩子難得與父母見上一面。

而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就像是玩伴一樣重要。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安全感自然也就無從建立或培養了,他們需要親情,需要心理安全。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強烈地依戀父母或其它養育者,這種依戀是在嬰兒與父母或養育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過程中形成的。

兒童要求的不僅是父母滿足他們的物質需要,更要求父母為孩子的心理安全提供保障。

感受不到父母的安全感,享受不到父母給的心理撫慰的孩子是多麼的可憐。

才女張愛玲是個可憐人,她小時候就被母親拋棄,在她最需要母愛的幼童階段,母親扔下她出國了好久,後來與父親離了婚,更是徹底丟下她到了國外。

張愛玲是在強烈不安中長大的,她沒有辦法建立安全感。

她一直在被拋棄,在失去,被最美好的母愛父愛打擊。所以她性格孤僻、自閉、敏感、自卑,並有強烈的危機感。

從小失去安全感的孩子是可憐的。

孩子最大的福氣,是父母給的安全感

02

我也有過張愛玲這樣不安的心理經歷。

童年時期,恐怖的夢特別多。有兩種類型的夢我現在依然記得清楚,一類是夢見被蛇、老虎等恐怖動物纏咬、追趕。

另一類是夢見站在萬丈深淵的懸崖邊上,有時會掉進深淵裡,一直往下掉,沒有底,直到驚醒。

童年的夜裡我幾乎是在恐懼中渡過。

我一直不明白總是惡夢纏身的原因。直到朋友的一言,讓我有點恍然。

我的童年的夢雖然千奇百怪,但有一個特點,就是令人害怕的、不安的。白天的我活潑好動,夜晚卻做讓人害怕的夢,也許來自潛意識的不安全感。

佛洛依德在《夢的釋義》里有寫到,夢的來源與嬰幼兒期相關。也就是說,各種奇怪的夢是與童年的某些體驗息息相關。

依此據,就可以解釋我的夢。我的夢是讓人恐懼的,這反應我一種深深的不安感。

似乎找到了產生這種不安感的源頭。

在我還沒記憶的嬰兒時期,聽我媽說,我體弱多病,常哭,難養。媽媽甚至有摒棄我的念頭。?

?也許不安因子那時已種下。到我有點記憶後,我常記起的是媽媽在夏夜把我與弟弟哄睡後,就到村裡找人閑聊了。而我總不能安睡到天亮,半夜就驚醒。?

?一看,媽媽不在。於是驚恐,害怕,大哭大叫,弟弟也驚醒,姐弟倆一起哭叫,但沒用,媽媽聽不見。?

?令人更恐懼的是,門被媽媽鎖上,出不去。那感覺是房子要倒塌了,我看見了,可以逃,卻被困住了。那絕望感如世界末日到了。待我們哭啞了嗓子,媽媽才姍姍而回。?

?我記得這恐懼,也求媽媽不在夜晚離開。媽媽應諾,可是每次都違背諾言。所以每晚睡時,我想了個辦法,就是緊緊箍媽媽的手臂,以為這就安全了。但每次醒後都不見其人了。?

?我幾乎每晚都帶著害怕入睡,又是哭啞了嗓子等回媽媽。

這樣夜晚的反覆,造就我極度缺乏安全感。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我總會在夜裡做盡令人恐懼的夢了。這是潛意識用夢來對抗不喜歡的夜晚。

媽媽從不知她的女兒的童年有這樣糟糕的體驗,如果她能細心點,也許就會伸出雙手擁我入懷給我安撫了。但在那個年代,父母們更多忙著的是如何解決溫飽問題,孩子多是散養著。

所以說,能得到父母給的安全感,帶著安全感長大的孩子該是多麼幸福。

孩子最大的福氣,是父母給的安全感

03

安全感是兒童生存的基本需求。

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緒穩定,性格堅定平和,遇事不會驚慌失措,能較好地融入與同學的交往關係,能現實、理智地處理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則表現為情緒波動大、膽小怕事、社會迴避、自閉、性格孤僻、承受挫折。

面對我們的孩子,我們要做的是,永遠把幫助孩子放在第一位。

作家李清淺寫過篇文章《媽媽懂得安慰,是孩子最大的福氣?》,裡面記載著她與兒子的故事。在她兒子恐懼不安,需要媽媽撫慰時,她果斷選擇給兒子安全感,因為她知道那刻,兒子需要她,不需要道理。

她事後回憶起這件事時道:


我可能依然不會把一個哭鬧的孩子丟在幼兒園。因為那一刻,我的孩子在流鼻血,我感受到了他的不安和無助,讓他迅速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我覺得我責無旁貸。

「我寧肯他『有恃無恐』地『不乖』,也不要每天身處焦慮。」說得多好呀!讓孩子安心,讓他們有滿滿的安全感,是多麼重要啊。

每個父母都應該學習著做個合格的父母。

一個合格的父親母親,首先是懂得給孩子安全感,因為安全感是孩子人格健康的基石。

然而,現實中,有些父母一點兒沒意識到這點的重要性,還常會無意識的增加孩子的不安感。

譬如,他們常會開玩笑式地跟孩子說,孩子不是媽媽生的,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又或是從路邊撿來的。

而李清淺的孩子遇到親戚的玩笑式恐嚇後,她是這樣做的,她明確告訴孩子是怎樣來到這世上的,還給孩子看了剖腹產的疤痕。

不讓孩子困擾、慌亂、迷茫,是為人父母者最基本的素養。

孩子最大的福氣,是父母給的安全感

04

育兒是門高深的學門,需要我們終其一生去學習。

我也曾經是個罔顧孩子情緒訴求的糟糕媽媽。

我記起我兒子樂樂上幼兒園前,也就三歲前,一直是個溫順可愛的小孩兒。但送他上幼兒園後很長一段時間,他脾氣沒來由的暴躁,而且有點叛逆了。

那個愛笑溫順的小男孩兒不見了。我不明就裡。直到一次睡前的聊天,我才知道兒子突然沒來由的脾氣暴躁的原因。

那天晚上,他很嚴肅地問我:「媽媽,你們為什麼要送我去幼兒園?」

當時我一聽,下意識一驚,有點瞭然他那段時間似乎對我各種不滿的有原因了。

我腦子迅速組織出送他上幼兒園的幾條理由。

最後,我緊緊擁抱著他,跟他說:「樂樂,媽媽愛你。」他聽了也伸出小手緊緊抱著我並回應「媽媽,我也愛你」。

我知道他釋然了,因為他知道爸爸媽媽依然愛著他。

那段時間他所有的反常,源於不安。他是覺得我們拋棄了他,把他扔進幼兒園,走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所以他恐懼,焦慮,不安。

他需要我們的擁抱與撫慰,但愚笨的我卻無視他的這種心理恐懼和情緒訴求。

每天早上,他都表現出去幼兒園的不情願。到了幼兒園,他總會哭著不想進去,而我總是威逼利誘把他塞進教室就完事。

當時聽了一些經驗之談,也認同這些經驗。說小孩兒上幼兒園之初總會哭鬧,面對這些哭鬧要冷靜點理性點,不要被孩子的情緒牽著鼻子走。

我也是這麼做的,表現出超常的冷靜。

當時的我認為要快狠地切斷孩子的粘糊行為才是上佳者。沒想過,這種冰冷的方式會加速孩子的不安,讓他慢慢地失去安全感。

這樣的方式,現在回想起來,是十分殘忍,不妥的。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特質,陪著他讓他用適合自己的方式節奏去適應新環境新朋友新生活。

當孩子覺得是安全的了,他自然會放開緊拽著我們的手去探索擁抱新的世界。

孩子最大的福氣,是父母給的安全感

05

那孩子感受到不安與危險時,我們該怎麼辦?

李清淺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育兒專家也說,當孩子感受到危險時,則會立刻向父母或其它依戀對象求助。父母應對兒童的哭、笑、發聲等信號敏感,作出恰當的、積極的反應,並在適當的時候用肯定的語氣支持兒童的行為。

這對兒童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和長期的效應。

給孩子什麼,才能讓孩子長成一個人格健康的人?

我認為,給孩子滿滿的愛,滿滿的安全感,讓他們在充盈的愛和足夠的安全感中長大,這樣,他們才能長成情商正常,情緒穩定的人。這才是孩子一生最無價的財富。

我們可能不是最正確的父母,但有一點必須肯定,我們一直在努力做「好父母」。

我們會在孩子難過、傷心、沒有安全感的時候,給他們鼓勵和安慰,希望他們不要那麼害怕。

孩子不害怕了,他們就幸福了。 作者簡介:石榴薔薇,富書籤約作者,發表過《取消生育限制對女人來說是一場災難》等近40篇優質好文。熱愛寫作,有持久寫作的能力。一個孩子的媽媽,一個高中語文老師,有著敏感而又細膩的心,喜歡寫生活感受。常常在生活中發現美與丑,卻堅信美好長存人間。本文首發爸媽內參(ID:shenduwenhu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內參 的精彩文章:

孩子考了好成績,究竟要不要用物質獎勵?
媽媽懂得適當懲戒,是一個家庭的福氣

TAG:爸媽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