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獵鷹上天,美國落地

獵鷹上天,美國落地

馬斯克實際上是美國的一個縮影。作為個人來說,馬斯克是個傳奇,可是:

獵鷹重型火箭,運載能力只有50多年前美國用於登月的土星5號火箭的一半出頭,然而要撐起的卻是移民火星的目標:這明顯是眼高手低、力不從心的大忽悠。

史上最強悍火箭土星5號,運載能力近地軌道118噸、月球軌道45噸

美國的登月工程,是為了應對蘇聯的競爭,採用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完成的一個奇蹟。因登月工程而誕生的大量技術創新,流入了美國民間,撐起了美國後來幾十年的技術優勢,大批後來如雷貫耳的美國私人企業集團,無不受益於登月工程。

時至今日,土星5號火箭、阿波羅飛船仍然是美國航天業不可逾越的高峰。由於技術的斷層,現在的美國企業反而無法造出土星5號火箭、阿波羅飛船了。

這是因為美國人錯誤的追求高大上、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結果一共造了5架太空梭,在30年間執行了133次飛行任務,卻有2架在空中爆炸,犧牲14名宇航員,最後以悲劇形式黯然收場。

1986年挑戰者太空梭升空時爆炸

美國已經造不出先進的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不得不從俄羅斯購買RD180發動機,用於洛克希德馬丁與波音公司聯合研製的宇宙神5號(Atlas V)運載火箭,總數超過100台。宇宙神5號運載火箭之前是美國現役最大的液氧煤油火箭,可以把29噸的載荷送入太空。

使用俄羅斯RD180發動機的Atlas V成功率100%

獵鷹火箭並沒有突破性的技術創新。它的技術來源於美國NASA過去的技術積累,和主要技術人員從其他公司帶來的遺產,進行了部分改進。俄羅斯的RD180發動機推力400噸,相比之下獵鷹火箭用的最新型梅林1D發動機推力只有67噸,靠27台梅林1D發動機捆綁在一起,才使得獵鷹火箭擁有理論上63.8噸的低軌道運載能力。

獵鷹3米多的殼體內可以塞入9台梅林發動機,獵鷹重型由3個捆綁,共27台。

土星5號只用了5台主發動機,起飛推力3408噸

由於首要目標是降低成本和加快進度,獵鷹的可靠性是個很大的疑問。27台發動機捆綁在一起,假如單台發動機的可靠性是99%,那麼27台都不出問題的概率就只有76%。有人說27台發動機冗餘度高,壞了一兩台不影響發射;是啊,可前提條件得保證出的故障不是爆炸。

宇宙神5號70多次發射的成功率是100%。而獵鷹火箭呢?

2015年,獵鷹火箭進行了7次發射,有一次獵鷹9號空中爆炸。

2016年獵鷹火箭進行了8次發射,有一次獵鷹9號在發射台上直接爆炸。

GIF

2018年2月首次發射的獵鷹重型火箭,是由3個獵鷹9號芯級共27台發動機捆綁在一起製造的,已經比原計劃推遲了5年。獵鷹重型火箭發射的目標是把特斯拉汽車送入火星軌道,但因為一個助推器點火時間過長偏離了軌道,火星肯定是到不了了。

成本1億美元的太空垃圾

這次獵鷹重型火箭兩側的助推器回收成功,而中央助推器的3個發動機只有1個啟動,最後以480公里的時速在水面撞成碎片。

所謂火箭回收降低成本的說法,是另一個大騙局。修復一台使用過的火箭並保證它的安全可靠,成本大於使用一台全新的火箭。為重複使用火箭而省下一點小錢,對比發射失敗的巨大損失,根本不值一提。

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返回大氣層時爆炸解體

當年美國的太空梭重複使用帶來的就是數倍的成本和急劇降低的可靠性,最後5架太空梭炸毀2架而不得不完全放棄。

獵鷹重型火箭遠遠沒有成熟,要用於載人更是遙遙無期。在可預見的時間內,美國的火箭能否把人送到月球還是一個問題,更不要說美國現在連飛船都沒有,新建一個近地軌道的空間站都沒有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吹噓移民火星?

航天是規模超級巨大的系統工程,也只有中國這種體制才能進行長遠規劃,穩步實施。美國航天沒有靠譜的長遠規劃,歐洲起步比中國早的伽利略導航衛星扯皮不斷。而中國從載人飛船、太空空間站、月球和火星探測、對地觀測、空間科學、北斗衛星導航等多個方面全面推進,並即將建設載人空間站。中國航天的特點就是進步巨大,進度靠譜,經濟效益顯著。

而移民火星有什麼現實意義和經濟收益呢?就連賈躍亭的生態化反、造車夢都比移民火星現實多了。

為什麼賈躍亭要不停的為夢想窒息呢?因為他的每一項生意都在虧錢,必須要不斷造夢吸引新錢進來填補窟窿,一旦這個過程停止,泡沫就破滅了。

為什麼馬斯克要不停的忽悠移民火星呢?就不能好好把獵鷹做好,早點讓SpaceX穩定盈利嗎?

因為SpaceX沒有突破性的領先技術,產品還不成熟,靠低價競爭的策略盈利小,抗風險的能力又很差。而面對高風險高投入的航天事業,對資金持續投入的要求很高。一旦停止造夢,根本無法支撐起不斷提高估值的要求,吸引新資金加入。一旦這個吸金的過程中斷,下場就和賈躍亭一樣了。

無論是馬斯克的特斯拉,太陽能solarCity還是Space X,共同的特徵都是沒有突破性的領先技術,和不斷的虧損。特斯拉沒有能力突破電池的問題,只能靠堆疊7000個鋰電池解決續航的問題。正是電池的安全隱患和可靠製造的瓶頸,導致特斯拉不斷推遲交付,遲遲無法盈利。獵鷹重型火箭也是如此,靠堆疊27個發動機,可靠性和成熟度也將遙遙無期。

Elon Musk wants to colonize Mars 殖民火星,從2022年開始在火星建立定居點

沒有突破性的領先技術,和不斷虧損,那就只能不斷造夢了。因為普通的生意利潤無法支撐起它們的高估值,而一旦沒有高估值和具有誘惑力的前景,就無法吸引新的資金進入。所以說,馬斯克就是美國的賈躍亭,名副其實。

馬克斯實際上是美國的一個縮影:技術上已經沒有突破性的領先優勢,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急功近利,而為了維持泡沫又不得不靠虛無縹緲的遠景搞詐騙。

而美國既無法維持技術優勢,又無法維持經濟優勢,在軍事力量上又即將被中國超越,想依靠金融收割全世界的夢想就快破產了。

化繁為簡,去偽存真,撥開迷霧看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撥開迷霧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撥開迷霧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