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中國人被困國外19年,期間受盡折磨,他唯不忘一件事:回中國

一個中國人被困國外19年,期間受盡折磨,他唯不忘一件事:回中國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劉徹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位漢朝的皇帝,擊潰匈奴這個其一生的夢想雖未得到完全實現,但是,也讓漢的國力走向強盛,奠定今日中國疆域的基礎。七十歲在古人中算是長壽的了,而放在君王中更是如此。當漢武帝駕崩的消息傳入到當時蘇武的耳朵里時,不知蘇武又是怎樣一番複雜的心理呢?

蘇武放羊地,為貝加爾湖。匈奴人故意刁難蘇武,唯待公羊能夠誕下小羊時,便放他歸去。蘇武當然明白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可是,回家卻一直是他心中最為堅定的理想與信念,即便是身處在苦寒之地,他也不曾有絲毫改變。

匈奴,可以稱得上是對中原王朝影響較大的少數民族了,每逢冬天都會南下掠奪物資。這個「非我族類」,其實,可以算的是與漢民族同宗,司馬遷認為匈奴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夏的王室。漢武帝之前,匈奴可謂是囂張跋扈慣了,什麼東西缺只要中原王朝有的就來搶,而遇到劉徹這麼一個強勢的君主,再加上吃了幾個大敗仗,自己也就學乖了——時常會來漢上貢,以表示和好的意思。

匈奴自己也認為自己是「華夏」分出去的一部分,只不過,是相對野蠻了一些罷了。漢與匈奴的戰爭,從某方面來講算得上是兄弟鬩牆,一方總是會搶奪另一方的東西,剛開始種地的一直忍讓放牧的。終於,有一天實在是忍不下去了,種地的開始反擊,把放牧的全給趕到了偏遠之地。

漢王朝的國力逐漸強盛,而匈奴在多年的打壓之下已經無力再形成大的風浪。劉徹看到匈奴前來試好,當然明白其不是真心的歸服,而是靜待時機準備反撲,但是,這又怎樣呢?

在漢武帝的心中,匈奴已經構不成威脅,其往後的境遇只會更加的艱難,想要完全滅了這個「兄弟」,漢朝現在也沒有這等實力。不過,準備工作還是要做的,蘇武於是便被派往了匈奴。

蘇武派往匈奴的目的其實有兩個:

漢武帝需要知道匈奴究竟藏在漠北的哪個位置,畢竟。漠北的範圍實在是有點廣;另外,還希望蘇武此去能夠帶回一批投降漢朝的匈奴部隊,因為,此時匈奴人和漢人已經有了融合的跡象,雜居已經形成,這其中還有原來的大小頭目。

蘇武的使團就背負著這樣的任務前往匈奴,出使時號稱是帶來回贈匈奴的禮物以示雙方交好。按理說,這趟行程除了路上走得較為艱難應該沒什麼危險,但是,誰曾想到,匈奴的上層發生動亂,意見分歧統統爆發,所以,漢朝的使團也受到了牽連。

匈奴人對蘇武說,如果願意叛出漢,他的安全將得到保障,最終,這個要求被蘇武一口回絕了。

為了招降蘇武,匈奴人決定採用酷刑,但是,這還是沒有讓他改變心思。接下來就是發生著名的「神跡」事件了,蘇武被丟到一個冰窟之內,外界沒有食物的供應。匈奴人心想這下怎麼也扛不住了吧,或許是老天爺也被蘇武的這種精神感動,一直下雪,這就成為了他的水源,身上穿的羊皮襖則成為了食物來源,實在是餓的不行就嚼兩口。

就這樣,蘇武頑強的活了下來。

這可就吧匈奴人給嚇壞了,他們認為蘇武是有了神靈的庇佑。

匈奴人向來迷信,一看這有神靈在庇佑,也不敢對蘇武太狠了,便讓他換個地。蘇武后面就被派到北海去放羊了,並且,告訴他倘若公羊能下崽便放他回去。這當然是不可能的,蘇武也明白這完全就是匈奴人故意來刁難自己,不想讓自己回大漢,但是,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蘇武唯一能做的就是堅守自己那顆本心罷了,誰曾想,這一堅守就是十幾年的漫長時間。

當時,蘇武放牧的北海,也就是現在的貝加爾湖,這是蓋棺定論的了。然而,現在有些人不知道是為何,非得說當年的北海是在甘肅張掖某處,其理由是以當時的條件,蘇武根本就去不了那麼遠的地方。這個解釋聽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稍加考證便知道這是假的,因為,當時的張掖已經是漢朝領土的一部分了。

貝加爾湖如今被開發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因前幾年火了一首《貝加爾湖畔》,其知名度更是逐年上升,遊客數每年都在增加。

雖說是處於俄羅斯境內,可是,其氣溫並不算太低,即便放在兩千多年前也不應該冷到哪裡去。而史料中將這裡的氣候記載的十分可怕,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為了凸顯蘇武不易節的高尚情操吧。

史料中記載,因為蘇武一直拿著那根漢朝的符節,基本不離身,致使一開始系在上面的耗牛毛都脫落了。這根符節,或許到了後面也成為了他心中的一個寄託吧,晚上睡覺枕著,白天放羊用著,走路也拄著,就怕哪天忘了這根符節,自己也忘了漢人的身份。

其實,匈奴對蘇武還算不錯,在那裡,他還娶了一個老婆生下了孩子,當然,這可以理解為是匈奴人想要勸降他的另外一種手段,希望能把他的心拴在匈奴。在蘇武生下的幾個孩子里,還有一個和他一起回到了漢朝,所以,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匈奴人對待蘇武的態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嚴格。

但是,無論怎樣,在異國十多年面對各種誘惑,蘇武仍然能保持自己的一顆愛國之心,這都算的上是偉大的。他忠心的永遠是——大漢!劉徹死的消息被他得知後,據說,每天早晚都會對著南方嚎啕大哭,竟然把血都哭出來了。

漢武帝對於在異國的蘇武來講,無疑是一個心理支柱,他還有一個為之忠心的君主,而這個君主死了,他心中的一個信仰也崩塌了,怎能不哀痛?

後來,蘇武還是被放回了漢朝,當然,不是他所放的公羊生下了羊羔。

匈奴的政權在那時已經處於崩塌的邊緣,壺衍單于即位害怕漢軍再來攻打,便想繼續示好。漢朝的使者這時向匈奴提出要其把蘇武放回,匈奴人可能自己也忘了還有這一號人,便說此人已死。後來,漢朝使者聽到蘇武還活著並在北海放牧的消息,便告訴匈奴單于,單于眼看無法狡辯,最終,只好放蘇武回去了。

美麗的貝加爾湖在蘇武的眼裡恐怕遠比不得漢朝的一草一木,但是,這可能是中原王朝關於貝加爾湖的最早記憶了。蘇武回朝後,舉朝上下都產生了巨大轟動,當時出使帶出去的那根符節早成為了一根光禿禿的木棍。之後,蘇武被加官進爵以示嘉獎,嘉獎其忠心不二的氣節。

不知在漢蘇武后來的夢中,貝加爾湖有沒有再出現過呢?

時代變遷,如今的貝加爾湖相較於兩千年前肯定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如今的資料上顯示,它已是世界上第七大湖,同時也是世界上的湖泊中存儲淡水量最大的那一個,整體上呈現新月的形狀。因為其中有豐富的資源,這塊地區曾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重要的活動區域,而漢蘇武牧羊之地赫然也在資料的詞條之中,這也是中國人最早知道此地的緣由。

考古專家還在這裡發現了七千多年前先民生活的痕迹,後來,入主中原的滿人祖先就曾在此地生活過,他們在這裡衍生出來了自己的文化。貝加爾湖其實就是一部史書,其記載的內容就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生活的歷史。

兩千五百多年前,庫雷坎人便從東方遷徙到此處,而其又與在這生活的土著相遇,兩個民族之間又發生了許多故事,這些似乎都能從這裡找到相應的記載。而在漢朝時期,這塊土地又歸為匈奴,其後,各方勢力角逐中,關於貝加爾湖的統治權也一直在發生變動。

不同的時期,我們如今叫做「貝加爾湖」的這個湖泊的名字一直發生著變動,然而,它還是它,從蘇武牧羊那個時期開始,便一直在中國人的記憶之中,沒有被淡忘。

終於在唐朝,中原王朝的版圖上出現了「小海」的字眼,這個小海其實就是指的是貝加爾湖。而到了宋朝,這裡又被蒙古控制最終成為元朝版圖一部分。

歷史就這樣一直發展到今天,如今它還是那樣安靜的躺在那裡,給動物和人類奉獻自己的資源,人類的歷史變遷對於它來說還是太過微不足道了,甚至,有資料顯示,它的存水量可供整個世界的人類喝五十年。

自然的湖泊是自然的饋贈,現在,已經有許多湖泊因為人類活動而消失。貝加爾湖這個美麗動人的地方,既保存著諸多民族的記憶,又是地球生態圈中重要的一環,所以,我們更應該去努力的保護它。

參考資料:

『《貝加爾湖的記憶》、《蘇武牧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這支部隊不管走到哪裡,都會養上一群羊,其目的並不是為了吃它
百年前,從中國一小鎮走出了三位女性,聞名中國比很多男人都厲害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