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佳話細陽:飲中八仙,無酒不歡

佳話細陽:飲中八仙,無酒不歡

下圖:飲中八仙圖

看寫詩的人怎麼喝酒

先看杜甫先生的一首詩: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洒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綉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這首詩有講究,首先是人物排名,不是按姓氏筆畫,不是按首字母拼音,按的是身份地位,從王公貴族,到白身平民,這也是歷來我國酒局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

賀知章,大家的印象,估計能說出口的,只有兩首詩: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其他的,估計就不清楚了。建議大家可以去看一本書,馬親王的《長安十二時辰》,裡面有賀知章的部分描述,耐讀性不錯。

賀知章牛逼嗎?肯定牛逼,有些牛逼的人,不一定在紙面上留下太多的文字記錄,卻在背地裡影響力十足。賀知章的事迹,最起碼在新舊唐書里,占的地方就不多,而且還是十幾個人擠在一起。

舊唐書把賀知章放到了卷一百九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文苑系列人物之中,而新唐書把賀知章放到了第二百一十九卷列傳第一百二十一隱逸系列人物之中。

新唐書隱逸系列人物開頭這麼說的:

古之隱者,大抵有三概:上焉者,身藏而德不晦,故自放草野,而名往從之,雖萬乘之貴,猶尋軌而委聘也;其次,挈治世具弗得伸,或持峭行不可屈於俗,雖有所應,其於爵祿也,泛然受,悠然辭,使人君常有所慕企,怊然如不足,其可貴也;末焉者,資槁薄,樂山林,內審其才,終不可當世取捨,故逃丘園而不返,使人常高其風而不敢加訾焉。且世未嘗無隱,有之未嘗不旌賁而先焉者,以孔子所謂「舉逸民,天下之人歸焉」。

按照民間白話就是: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所以,賀知章,雖然三十七歲才中了進士,八十歲退休,但絕對很牛逼。

有的時候,你活的時間足夠長,也是牛的一部分。畢竟,唐代,大家的平均壽命還是很短的,能活到八十歲,國家都給你免費養老。想當年,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搞全國六十歲以上老年人聚餐,可就沒召集多少人。

而作為一個開放的朝代,唐朝對於人才的吸納程度最起碼在有文字可考的中國封建王朝里,還是值得肯定的。只要有本事,朝廷就會用。早先隋朝或者還被世家大族壟斷人才上升之路,但科舉興起早已撬開大門,至唐太宗之時,經科舉制度,難為李世民也發出天下人才都為我所用的感慨。還需一個說明,歷來對科舉八股之弊苛刻較多,但也是在明清之際,絕非唐宋兩代。而明清兩代文臣大佬,又全是科舉高手。

唐興,賢人在位眾多,其遁戢不出者,才班班可述,然皆下概者也。雖然,各保其素,非托默於語,足崖壑而志城闕也。然放利之徒,假隱自名,以詭祿仕,肩相摩於道,至號終南、嵩少為仕途捷徑,高尚之節喪焉。故裒可喜慕者類於篇。

亂世英雄出,各有風騷,故隋末唐初,政權興替之際,人才還是可以人盡其才的,所以留存民間的高手也就不多了,即便自稱高手,水平也不會太高。有時候,民間形象里的牛人,可能在二十四史里,就一句話,幾句話,或者一小段文字,一帶而過,甚至連獨立的篇幅都沒有。

再說李白,杜甫先生一生多次寫詩紀念李白先生,無數次提起對李白先生的懷念和嚮往。然而李白先生出道之初,也是費盡心機,到處找門路,畢竟,高手太多,長安居,大不易。

在《與韓荊州書》中,李白先生馬屁功夫一流,清新脫俗,自成一家,我曾反覆看過數遍,畢竟收進《古文觀止》的李白文章,還有一個《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這兩篇而已。

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

而真正為李白先生貴人的,自然是賀知章先生了。而李白最大的外號謫仙人,就是賀知章起的。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文藝系列人物李白:

天寶初···白亦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

賀知章跟皇帝關係好,好到什麼地步?

讓皇帝李憲····凡十子:璡、嗣庄、琳、璹、珣、瑀、玢、珽、琯、璀等十人,歷官封襲。璡,封汝陽郡王,歷太僕卿,與賀知章、褚庭誨為詩酒之交。

肅宗··開元四年,為安西大都護。性仁孝,好學,玄宗尤愛之,遣賀知章、潘肅、呂向、皇甫彬、邢等侍讀左右。

賀知章平時玩的,也不是一般人。

包佶字幼正,潤州延陵人。父融,集賢院學士,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有名當時,號「吳中四士」。

所以,喝酒可以,最好喝出一定的高度。

至於李白,能喝酒寫詩上升到一定高度的,也肯定不是凡人。而大唐高手無數,又為何李白獨佔鰲頭,引領唐詩風騷,一是自我努力,一是盛唐平台,一是貴人提攜。

李白自稱:

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

雖有謙虛成分,但大抵不差多少,古時文人,謙虛的少,自誇的多。

自由賀知章引薦,唐玄宗封翰林待詔,李白自有發揮空間,但其態度有待質疑。

俱待詔翰林。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於酒肆。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卧於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餘章,帝頗嘉之。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乃浪跡江湖,終日沉飲。

關於高力士這個典故,多少年來被無數人反覆演繹和表演,話說回來,一個大男人欺負一個身體有缺陷的人,有意思嗎?高力士的權力來源於唐玄宗和楊貴妃,兩位大佬不發火,高力士只能接受被侮辱。

李先生初入朝堂,盛名在外,又有賀知章推薦,皇帝還處於新鮮階段,不會在乎一些旁枝末節,而李白也的確有所依賴,畢竟文采仍在。

有的說,是李白視富貴為糞土,不懼權貴的邪惡勢力,不肯低頭,所以放浪形骸,浪跡江湖。

說這話的,估計腦袋都不大好使。視富貴為糞土,只能說與富貴無緣,而發憤慨。按唐書說法,李白先生父親為山東濟寧任城尉,屬於城市安全管理與警備防衛一類的,身價不會太高。李白千辛萬苦到長安,托關係,找門路,自然不會視富貴為糞土。至於權貴勢力,李白心裡有譜,以開元盛世的開放心態,自己不會有性命之憂,只會落下更好的清名。

所以,有時候,放浪形骸,不僅是一個態度,也可能是一場作秀。作秀多了,也就習慣了。

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為江淮兵馬都督、揚州節度大使,白在宣州謁見,遂闢為從事。永王謀亂,兵敗,白坐長流夜郎。後遇赦得還,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

永王謀亂的事情不多說,安史之亂,玄宗多子,太多變故,誰都可能上位,為身邊人帶來無盡富貴。如果一開始就視富貴與浮雲糞土,怎麼可能過去參和呢。

當然了,我對李白先生並無任何不敬之處,兒時上學就不停的背誦考試他的詩歌,其文章也拜讀很多,對於先賢們,我歷來是敬畏的。

飲中八仙,為普通人如我們所知的,目前僅有賀知章,李白,張旭。張旭跟賀知章是老相識,乃男團「」吳中四士「中的出類拔萃人才,而李白在山東濟寧任城期間,還跟其他幾個人組團過:

李白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歷史湮滅人和事,唯有詩仙留其名。

所以,所謂喝酒比較牛的人,倒不是自己能有多大酒量,喝倒過多少人,跟誰喝過酒,而是其核心競爭力到底多牛。

說幾句題外話,尤其是開始學習和背誦唐詩的孩子們,而且我也曾經中過這樣的毒,不久前才稍微回過味來。那就是李白和賀知章兩位先生的形象問題。

先說賀知章。如下圖:

或者這幅圖,無一例外,都是一個糟老頭形象。所謂詩人,寫作的時候,往往寄託的是一種莫名情緒的表達,未必是真實境遇的客觀寫照。

新唐書:

天寶初···還鄉里,詔許之,以宅為千秋觀而居。又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有詔賜鏡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賜詩,皇太子百官餞送。擢其子僧子為會稽郡司馬,賜緋魚,使侍養,···卒,年八十六。肅宗乾元初,以雅舊,贈禮部尚書。

賀知章先生是典型的富貴終身,衣錦還鄉,皇帝送禮,太子送行,給地,給湖,給豪宅,給孩子官爵,沿途。怎麼可能是一頭瘦驢,單身獨行的糟老頭呢?

再說李白,在多數人的印象里,李白一直是白衣飄飄欲飛仙,青衫磊落仗劍走,一天到晚醉醺醺,抬手落筆詩篇成。

但其在其自敘里就說了他自己,長不滿7尺。按照舊時慣例,8尺的諸葛亮184,那麼7尺的李白161應該差不多少了。有一本書,叫《月唐演義》,寫的就是李白仗義救人,牽紅線的故事,而李先生的形象,就是一個糟老頭騎著一頭驢,跟張果老差不多了。

過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苗木與劉迪 的精彩文章:

TAG:苗木與劉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