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雲浮有一座名山,它的名字叫做……

雲浮有一座名山,它的名字叫做……

大金山,位於雲浮市雲城、高村、高峰等地交界處,高1000多米,是雲浮第二高峰(僅次於雲霧山)。對於大金山,我可謂是聞名仰慕久矣,一直都想登頂其上,但又一直都苦於沒有同行人,所以登頂大金山的行動只得一拖再拖。

關於對大金山的認識,我一直停留在書籍中和網路上。大金山又名大紺山,早在明清之際,大金山就成為邑人登臨賦詠之勝地,是古東安縣八景之一,關於大金山的文字敘述也是從來不減。如清初東安知縣庄大中就作《紺嶺層嵐》詠道:「嶔嶺高與上清齊,雲氣浮浮蓋嶺低。金橘露垂尋古井,碧桃霞泛近靈溪。岩邊坐隱逢春早,林外歸樵向晚迷。仙合丹砂如可覓,此來吾亦卜幽棲。」之後諸生林梃緝又作《紺嶺層嵐》詠道:「山氣空濛覆嶺齊,晴天未辯路高低。

芳池霧暗桃千樹,峭壁煙含水一溪。日斷殘紅無客到,竹鋪垂綠有樵迷。何時覓得丹爐處,結個茆亭傍石棲。」另外,清道光《東安縣誌》又記載道:「大紺山在縣西北三十里許,高七百餘丈,周百餘里,雲霞常覆其半。世傳神仙於此煉藥。樵採深入者,或見池邊茅屋,碧桃垂實,宛若人居,倏忽不知所在。上產金桔、籬筍。山之西有水,名龍頭灣。復西為大絳嶺,高二百餘丈。

「從古人筆下的文字可以看出,大金山是一座高聳入雲的高峰,在大山深處有桃林茅廬,那是神仙曾經煉丹的地方;所以,大金山給我的印象是四個字——峻、美、幽、秘。

但俗話說得好,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憑大金山再峻、再美、再幽、再秘,那終究是古人給我們的描述,要想真正領略到大金山的迷人風采,那非得親身登臨不可。

那麼真正讓我領略到大金山風采的,也只是昨天,這與一個人有著莫大的關聯,他就是雲浮戶外活動大咖——黃輝文先生。

黃兄是我在網上認識的一位本地網友,之前素未謀面,但與我幾乎在同一刻有著同一樣的追求,那便是登頂大金山。後來,我們為了同一個目標就在雲浮見面了,簡單寒暄幾句,我們就算認識了。

然後,黃兄駕車帶上我就向目的地——大金山半山腰出發了,是從城北大絳坑村出發的,一路上就領略了大金山山腳那雄渾的氣勢和悲壯的景象,這讓我對將要進行的行程十分嚮往、躊躇滿志,但這條山路迂迴曲折,險狀橫生,稍有不慎即無安全可言,由此不得不讚歎黃兄的車技了得。約30分鐘後,我們到達了半山腰的一個空地上,下了車,前方就是上大金山的路口,我們絲毫沒有停留,就向著山路出發了。

在這裡登攀大金山,可以選擇兩條路——白水坪和九曲嶺,對於我這種跟人走路看江山的路盲來說,這個選擇也只有留給黃兄了,黃兄稍看地圖,便選擇了從九曲嶺出發(事後我才知道,當時是黃兄為了尋求登山刺激,故意選擇了道路險峻的後者)。

閑話少說,九曲嶺的道路真的是太難走了,對於自小缺少運到的我來說,這絕對是人生中面臨的第一個大挑戰,在此前對1000米毫無概念的情況下,我唯有以堅韌之毅力面臨九曲嶺的重重險阻。黃兄不愧是行伍出身、體育健將,在這種常人看來險象橫生的道路上走起來飄飄然,實在令人甘拜下風,我唯有緩步其後塵,走走停停了。

九曲嶺實際上就是大金山余脈五指山的山嶺,分A、B、C線,是衝刺大金山最為艱難的一條路線,整條嶺都走完之後,實際上也就走完了五指山的A、B、C線了,再下一個路口,就出了大金山與五指山相連處的一個大坪,這裡的風光豁然開朗,能遙望金頂,但其實我們也就是走了一半的路程。

經過大坪後拐個彎,就真真正正開始登大金山主峰了,雲浮電視台發射塔就在目視之間。這裡的山路基本上都是水泥路,比較好走,而山下那深邃宏遠的城景,也漸入眼帘,最後一覽無遺。一路上的風景也是挺不少的,牛群、魚塘、山居、古木、亂石等等,都是大金山上獨有的風景,就連那大路上散落著的牛糞,都散發著大自然的馨香,令人直有返璞歸真之感。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在衝刺金頂的路程雖然十分艱辛,但有此無邊無際的勝景作為大自然對我輩的酬答,這也是不枉此行了。我不知道自己的勇氣是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自己的毅力因何而頑強,那時的我只知道,越近金頂之時,我越能體會1000米的真正概念,才知道古人所云並非虛妄。

最終,我以更出色的自己戰勝了原來的自己,以無比沉重的步伐順利登頂大金山,走到了大金山綠道終點地標前,看著腳下連綿起伏的群峰,享受著眼前這一勝利成果,想想令許多人曾經畏服的大金山,也不過如此啊!

後來,我們更上一層,到達大金山巔峰——發射塔處,這裡是海拔1040米的金山之巔,算高嗎?對於這個問題,我搖了搖頭,因為此刻有比其更高的,那就是我自己啊!立足金山之巔,俯瞰一望無際的雲浮城野,視野廣闊、心胸弘遠,那種自豪感、征服感、君臨感,頓時湧上心頭,之前的一切愁緒憂思,瞬間化為烏有。

大金山的雲海是出了名的,但此刻已是下午,雖無雲海霧浪之境,然有和風麗日之屬,不亦美哉?這裡沒有古人筆下的碧桃林、煉丹灶、青水溪,卻有一覽無遺的蒼木嶺、凌天峰、深水川,此情此景,大有」四大名山皆拱極,五方仙岳共朝宗「和」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的氣勢和靈魂!

漫山的黃草亂石,滿眼的螻峰蟻廈,是大自然對勇敢者的恩賜,我不敢自詡勇敢者,但我接受了這份恩賜,這是我的弱冠之禮,也是我的終生之禮,我的人生將銘記這輝煌的一刻,至永方休。經黃兄建議,我們在山頂上坐下來休憩了約半個小時,這也是一上一下兩次行程中唯一的一次休息。一陣休息之後,我便和黃兄作別大金山頂,一路徑行下山了。

我們是原路往返下山的,經過大金山主峰道路的彎彎拐拐,又經過了五指山九曲嶺的上上下下,以十分疲勞的身軀,終於回到了半山腰處。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此言果然不虛,上山時雖苦累,然而並無多大阻滯,下山時雖不太苦累,但是雙腿不由自主地發軟,縱使欲走難走,拖慢行程。

所以,如果要我用幾句古詩來形容整個登攀大金山的過程,我會這樣形容——登九曲嶺時,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出九曲嶺後,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登大金山主峰時,是」信步上鳥道,不知身忽高「;登上大金山頂時,是」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最後下山時,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最後,我和黃兄作別了大金山腳,回到山下各自歸家。在此,我還是要由衷感謝黃兄,讓我有了一個遊覽大金山的經歷和回憶,這是我永志難忘的。我會好好銘記大自然對於我的恩賜,將在金頂上看到的所有美好東西統統帶回家,包括見聞、故事、遭遇,都會寫在我的人生字典里,作為必不可少的人生閱歷,閑時翻出來回味一下。

最後

我以一篇《漫行金山》作為本文結尾

以抒發我對大金山的無比熱愛之情:

初春晚歲遇輝文,趣涉名峰俯大坤。

古木盡頭還數嶺,頑石指處又一村。

曲川回壑揖足下,重曜浮雲過眼門。

莫道此中無快意,下山猶笑上山人。

作者:周業鋒,編輯:小最妹

90%的雲浮人都關注了呢個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浮最前線 的精彩文章:

雲浮:上盆山梅花綻放,美到心花怒放!

TAG:雲浮最前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