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都知道血糖高可怕,低血糖就沒危害了?

都知道血糖高可怕,低血糖就沒危害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非常關注血糖,非要嚴格控制在正常範圍,要知道高血糖危害大,低血糖就不可怕了嗎?低血糖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引起不可逆的神經功能損傷,臨床上多見於低血糖危象,其臨床表現多樣,與血糖下降速度、程度和持續 時間等相關。持續嚴重的低血糖可以導致病人腦細胞產生不可逆損害,甚至死亡,因此 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低血糖危象均需緊急處理。

低血糖症的臨床表現是非特異的,個體間差異也較大,並與低血糖的程度、病人的年齡、血糖下降的速度及持續的時間有關。臨床表現多分為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與腦功能 障礙兩個階段。若無第 1 階段即進入第 2 階段且很快昏迷者,多為糖尿病病人注入過多的胰島素所致。低血糖時先發生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反應的稱之為急性神經性低血 糖,主要見於血糖迅速降到域值時。該值在健康人為 2.8mmol/L,新生兒為 1.70mmol/L,接受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 就屬低血糖範疇。繼發於慢性器質 性或代謝疾患的低血糖癥狀,常在不知不覺中出現,稱為亞急性或慢性低血糖,表現為 以大腦損害為主的中樞神經系統病症,這類病人的前驅癥狀不明顯。總的來說,低血糖危象臨床癥狀表現在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和腦功能障礙兩個階段:

1.交感神經興奮的表現 低血糖發生後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出現周身乏力、出 冷汗、皮膚蒼白、心悸、飢餓感、四肢發涼、手顫動,此時神志尚清,若不能及時補充 糖分,則進一步發展為第二階段的腦功能障礙的表現。

2.腦功能障礙的表現 低血糖若未得到及時糾正,可進一步出現意識障礙、精神神 經癥狀、癲癇樣表現。

1)大腦皮質功能受抑制:病人意識模糊,定向力及識別力明顯減 退,嗜睡、多汗、震顫、神志不清及語言障礙。

2)皮層下中樞受抑制:病人神志不清, 躁動不安,痛覺過敏、陣攣性舞蹈動作、瞳孔散大,強制性抽搐及錐體束征陽性,神志 昏迷。

3)大腦、中腦受累:病人肌張力下降,出現癲癇樣抽搐。

4)腦幹受損:表現為去 大腦強直於心動過緩,體溫不升及各種反射消失。嚴重而持久的低血糖也可成為永久的 腦功能損害,如:偏癱、截癱、失語、共濟失調、面神經麻痹、視野缺損等。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發生低血糖癥狀多不典型,經常容易誤診,尤其是昏迷、抽 搐伴偏癱為首發癥狀的低血糖現象,是一種暫時性偏癱,常伴有意識不清,與中風很相似。

作者:馬帥 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 住院醫

審稿人:郭樹彬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導

中國科協中華醫學會醫學科普傳播專家團團長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副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分會 醫學媒體聯盟主任委員

北京醫學會科普分會會長

北京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副會長

本期編輯:老馬識途

: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系微信公眾號「中華醫學科普聯盟」獨家用稿,

轉載前請先與我們取得聯繫,

歡迎您給中華醫學科普平台投稿:

並轉發我們的作品

您可以直接留言與我們取得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醫學科普平台 的精彩文章:

腦栓塞是怎麼一回事兒?

TAG:中華醫學科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