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八天-還好我認識的大字有一籮筐!

日本八天-還好我認識的大字有一籮筐!

這個寒假張老師和張老師去了日本關西一線,共八天。第一天和第八天都是在了路上和免稅店裡。

行程單:

第一天: 北京--大阪,大阪--京都。

Base京都

第二天:伏見大和神社,平等院,錦市場。

第三天:清水寺,二年坂一帶,鴨川,LOFT。

第四天:嵐山,前往奈良,泡溫泉。

Base奈良

第五天:奈良公園,奈良博物館,前往大阪。

Base大阪

第六天:環球影城

第七天:日本橋買手辦,逛逛買買。

第八天:回家

八天來最想分享的:

日本的交通~

隨手掏出列車時刻表

剛到關西機場的時候已經是晚上,我們按照提示來到辦理ICOCA卡的櫃檯,買了卡和通往京都的JR車票。另外一位張老師雖然提前在網上預約了,但看起來並沒什麼用。攤手。

走進車站大概看了一下提示牌,還有很多中文字,開心一下。我們問了一位老大爺乘車方向,他順手從手提包里拿出一張JR時刻表,驚呆了我了也是。確認後我們上了車,雖說這個字能認個大概齊,可是來到異地,心裡沒譜,導航也不靈光。顯示下站就到目的地,但旁邊的叔叔卻說還要兩站。聽人勸吃飽飯,我們成功到了京都。但是這一下已經讓我們十分慌亂,難道站牌提示和地鐵線路圖不是一一對應?

第十六出口

在北京習慣了追大流,走出車廂後發現人流迅速消失的我們站在站台上面面相覷。下一步是換乘地鐵,我機智的找到了便利店一個年輕的小哥問路,卻發現他不會說英語。當然,我也不會說日語。車站工作人員用蹩腳的日式英語告訴我們出站,往下走。但是,我們是不會相信換乘還要出站這件事兒的。於是我們找到了兩個漂亮的日本妹子繼續問路,對我的問題恍然大悟後的一分鐘,她倆都在琢磨怎麼回答我們的問題。。。最終我們放棄了站內的六條線路通道,出站了,其中還有一條線的名字和酒店老闆給的一模一樣。絕望之際,發現除了這些打扮漂亮和穿著體面的人群中有一個拎著大包小包的看上去就很善良的人。沒錯,這位中國同胞在黑夜中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可能是聽出了我們的chinglish,所以得以快速相認。擁抱。

地鐵站里沒有幾個人,安靜的可怕。酒店老闆在信上寫到只有兩條地鐵線,你們一定不會錯過。這是真的嗎?到了市政廳前站已經是半夜十點,導航告訴我們要從第16出口出。沒錯,第十六!我只見過ABCDEFGHIJ,這些出口啊!數下去是P出口。。。雖然我們沒有找到第十六出口,不過我們還是安全的到了酒店!

換乘,可能出站,可能在對面,可能原地等

幾天的坐車途中導航,顯示屏都不足以給我們安全感,因為總是坐錯。。。所以我們養成了上車之前先問人的好習慣。一次換乘要刷卡走出這個車站,走一段路去旁邊坐另一條線。一次換乘讓我們走到站台對面坐車。一次換乘,讓我們站在原地等下一趟車。更有一次把我直接弄蒙了,本來由左向右行駛的車道上幾分鐘後飛過一輛由右向左的車。真是厲害!

holiday station

這個厲害了~那天我們去嵐山,去程我們坐反了方向,詢問司機人家就倆字get out!返程我們在車站等車,發現這趟車顯示屏寫的和別的車不一樣。被坑太多次的我們學乖了,趕緊去問問老大爺。大爺說這是holiday station,只有節假日和周末才停站,平日不停站,不停站,不停站。讓我們去下一站等車。作為只聽說過節假日專線的我,第一次聽到節假日專站,迅速給腦子搭了一條新的迴路。

日本的吃吃吃

NO seats.

我和張老師此行沒用任何美食軟體,都是直接探店或者前台推薦,力圖嘗一嘗日本當地人的口味。幾乎每天晚上我們都會去搜羅居酒屋,門臉雖小,但是人氣很旺。進店後,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no seats。雖然, 明明還有很多空位,但是人家就是不想接待。尤其是歲數大的店家,幾乎都拒絕了我們,幾天下來六七次閉門羹是有的。一方面可能是語言原因,但是總體不友好。

居酒屋的規矩

連續去了幾天居酒屋,規矩就是每人必須點一杯酒。可以坐那干喝不吃菜~~在日本,喝酒文化真是深入人心。果酒,白酒,啤酒,大家都喝得不亦樂乎。果酒那大瓶子將近兩升。旁邊的一個老大爺自己喝了三大扎啤酒。

窮人就要閉上嘴

水果蔬菜貴到我不捨得吃,八天只吃了半個蘋果,半個橙子和一根香蕉。連白菜都要切開賣。特意通知袁先生帶一盒草莓去接機。

推薦一些好吃的

京都 進久堂

這家麵包店始於1913年,105歲的高齡足以見得它的品質。我們住的地方離這家蛋糕店很近,走到一半居然聞到了飄香,尋香而去居然是人家的工廠。哈哈哈。打聽之後才來到了蛋糕店,進去之後卻沒有那種香氣了。所以現在周邊蛋糕房裡持續不斷的香氣是如何來的???他家所有蛋糕都可以盲選,味道不會傷甜,卻有食物本來的香氣。盲選中還踩了咖喱牛肉餡的麵包,不過也還不錯。良心麵包店,推薦。

京都 大文字居酒屋

在京都的每天晚上我們都來,老闆也還挺熱情的。三文魚特別新鮮,而且還便宜。炸雞,梅子酒,薯條都不錯,啤酒就是一樣的味兒。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吃不了的東西也不允許打包帶走,所以吃一樣點一樣。

奈良 雞·田村

關於雞肉的一切,有我吃過最好吃的炸雞,以及超愛喝的奈良梅子酒。先來誇一誇炸雞。日本的炸雞都是雞肉有多大,雞塊有多大。外面的面很薄,製作過程注重保持食物本來的味道,不會有太多濃重的腌制。嫩雞肉真的很嫩,汁水豐富,不油膩。這家店基本是all about chicken 。包括重口味的雞皮雞心等等。到店客人都會送一份沾汁吃的生菜和一小碟毛豆。要知道日本的水果蔬菜可是價格不菲的。如果去奈良一定要去吃,離JR車站非常近,店裡只有日英菜單,相信這根本難不倒吃貨。

目之所及

日本到底冷不冷?

幾天來,經歷了下雨,下雪,整體溫度大約三度左右吧。但是日本滿大街的年輕女人都光著腿,春遊的孩子都穿著薄薄的西服外套和短褲,當然也是光腿。我是個怕冷的人,穿著打底褲,褲子,毛衣和長款羽絨服。反正我覺得冷。可能他們都習慣了吧……但是路邊有很多家整骨醫院,很多人走路都是O型腿,我不知道兩者有沒有關係。在環球影城那天,整整下了一天的雨。我們站在室外排隊,很冷。但是好多日本女孩子已久光著腿,但是上半身都穿得很厚的大衣和圍脖,手裡一手一個暖寶寶。不知道冷不冷。

那天下小雪,走了很遠的路買了一杯奶茶,卻不知裡面有三塊大冰坨。後來發現,所有的梅子酒里都有大冰坨,服務員遞來的水永遠是冰的。練就了我們那天想試吃一下日本冰激凌的膽識。

學生

觀察學生是老師的臭毛病。很多次乘車都趕上學生放學,加上春遊,所以看到了很多日本學生。校服跟漫畫里長得一樣美。從京都去奈良的路上遇到一位小學生,看樣子應該是一二年級。小姑娘背著一個很大的書包,左右書包背帶上都有機關,可能是定位,也可能是緊急呼救器。斜挎一個水壺,帶著小帽子。面前還有一個布袋子,手裡拿本書在看。當然,並非網傳所有的日本人都不看手機,都看書。起初我還以為旁邊的是孩子家人,因為路程很遠就一直觀察。漸漸的發現孩子是一個人,一個人在上下學,一個小姑娘,而且路途非常遠絕不是三兩站的問題。可能在國內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背著書包的場景太多了,終點下車時,我都想伸手去幫孩子拎東西。怕她以為我是壞人就出站了。

丟人的我倆找不到下一趟車的入口,站台上只剩下我們三個,我們又去問路了。孩子英語非常好,而且毫不膽怯,條理清晰的回答了我們的問題。試想我們一個一二年級的孩子能做成什麼樣?處處都是差距。

穿衣打扮

那天在地鐵上聽一個中國人總結,穿羽絨服的都是遊客,穿大衣的都是日本人。不能再精確。不論男女老少,黑、藍黑、灰這三種顏色基本上概括了所有日本人的穿衣顏色。一天我穿了一件紅白的毛衣,感覺很違規。每個人都是西裝筆挺手持公文包,黑皮鞋鋥亮,表情嚴肅,默不作聲。大聲說句話都感覺像犯罪。

小姑娘們的妝都化的很美,絕對不是瞎化化那種,當然人家本身也很白。跟吃的相比,葯妝店的東西簡直不要錢。

關於買買買

各種攻略很多,並非此行的目的,一句話概括。葯妝店彷彿有一種氣場,叫做不買不是中國人。雖然一路上在我們急需幫助的時候也碰到了很多中國親人,但是這裡的中國人多到讓你有回家的感覺。去了京都的LOFT,精美到都想抱回家。

隨談

感覺環球影城已經過時了。

買到了一個口角炎和口唇炎的葯,感覺受到了關愛,找到了組織。

開始是想抱一個電動馬桶回家,後來是想把日本的衛生間都抱回家。感應出洗手液這件事兒真是拯救了一大批人,感動。

奈良博物館裡你會知道佛像是如何製造的以及佛的具體的分類。

小小的關西就有三個世界文化遺產,被看重的是寶貴的文化。

老齡化特別嚴重,感覺那些人都該退休了,卻還在一線。

氛圍很緊繃。

冬天去關西一線看風景主要靠想像力。

日式英語考驗的是誰的聽力更好一些。

安全回京,主要是靠我們認識的漢字夠多!

喝了清水寺的水,希望新的一年能擁有智慧、健康和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haretheRoad 的精彩文章:

TAG:SharetheR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