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古人的年終獎到底有多大手筆?

古人的年終獎到底有多大手筆?

古人的年終獎到底有多大手筆?

你知道嗎?年終獎可不是我們現代人的專屬。

漢代官員靠年終獎發家致富,明清京官沒有年終獎,而乾隆皇帝就在過年時玩了個大手筆!

下面,青松君就帶大家來一場「穿越」,看看古人的年終獎是怎麼發的!

- 01 -

東漢:「最豪氣」的年終獎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東漢,皇帝給官員發放年終獎已經有了定例,稱為「臘賜」。

顧名思義,就是在臘月賞賜錢物,以備過年之需。依照官員等級的不同,「臘賜」的數量多寡不一。

古人的年終獎到底有多大手筆?

那和我們現在相比,東漢時期發放給官員的獎金購買力如何呢?

以相當於現在副國級的「三公」為例,東漢後期,一枚五銖錢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人民幣的4角,一斗大米重16公斤,由此估算,大將軍和三公每人所能領到的年終獎,摺合人民幣大概在10萬元左右。

而當時三公和大將軍的月薪只有17500枚五銖錢,摺合人民幣7000元,領這一回「年終獎」,要超過他們一年的工資。

拿一次年終獎,感覺好幾年的工資都有了,羨慕嫉妒恨啊!

- 02 -

宋朝:「最小氣」的年終獎

那是不是古代所有時期官員的「年終獎」都如此豐厚呢?

顯然不是的。比如宋朝,文武百官的工資很高,「年終獎」就很少,有點象徵性的味道。

宋朝實行高薪養廉政策,平日里官員的工資就很高,像我們熟知的包拯包青天在任職開封府時,他的工資就包括了月料(月薪)、餐錢(飯補)、茶湯錢(飲料補貼)、薪炭錢(取暖費)、公使錢(招待費)、添支錢(崗位津貼)等,一年下來差不多已有萬貫,相當於現在人民幣五六百萬元之多。

而每年冬至,皇帝給高級官員們發的「年終獎」,宰相、樞密使以及曾經封王的大臣,每人只有5隻羊、5石面、兩石米、兩罈子黃酒而已。

古人的年終獎到底有多大手筆?

宋代一石是66公升,大概能裝米55公斤,裝面30公斤,兩石米無非100公斤,5石面無非150公斤,再加上5隻羊,撐死了值幾千塊錢。

那點「年終獎」跟他們的年薪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 03 -

明清:「沒有」年終獎

明清時期,京官沒有年終獎,地方官則常為京官們的年終獎買單。

每當冬日降臨時,地方官員便會以為京官購置取暖木炭為名,向六部司官孝敬錢財,此謂「炭敬」。為顯儒雅,他們所附信上一般不直接說數目,以梅花詩八韻、十韻或數十韻來代替;「四十賢人」為四十兩銀子;三百兩就說「毛詩一部」。

古人的年終獎到底有多大手筆?

這種來源的年終獎,其實就是變相的賄賂。曾有個笑話:有人給貝勒載濤送「炭敬」,信封上書「千佛名經」四個字,可這位花花公子看不懂,拿去問別人,拆開才發現裡面是一千兩銀票。

- 04 -

清朝:「最神秘」的年終獎

清朝皇帝年底多用荷包賞賜大臣。據《嘯亭續錄》記載:乾嘉時期「歲暮時諸王公大臣皆有賜予;御前大臣皆賜『歲歲平安』荷包一」。

這賞賜的荷包里究竟會裝著多少錢呢?

古人的年終獎到底有多大手筆?

歲末皇帝賜給蒙古親王的那對大荷包里,一般裝有各色玉石八寶一份;小荷包四對,內裝金銀八寶各一份;又小荷包一個,內裝金銀錢四枚,金銀錁四枚。

看來清朝的官員不僅可以收到豐厚的「年終獎」,還可以享受拆「包裹」的喜悅呀。

看完這麼多的年終獎,不知道你的發了沒有呢?

新的一年裡,祝大家賺得盆滿缽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國學無用?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這一隻與眾不同的蛙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