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疆:《詩經》八采

無疆:《詩經》八采

夜讀《詩經》之八采,即采蘋、采蘩、采葛、采苓、采綠、采菽、採薇、采芑。

五律?詩經夜讀之《國風?召南?采蘋》

小序:據文獻記載,古代貴族之女出嫁前須到宗廟去祭祀祖先,同時學習婚後的有關禮節。這首《召南?采蘋》是描寫女奴們為其主人採辦祭品以奉祭祀過程的詩篇。

采蘋南水澗,擷藻淺潦邊。

筐簍集品肅,釜錡含意虔。

隨年敬宗廟,勝日重先賢。

季女恭且穆,出閣請紫煙。

《國風?召南?采蘋》原文:

於以采蘋?南澗之濱。於以采藻?於彼行潦。

於以盛之?維筐及筥。於以湘之?維錡及釜。

於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屍之?有齊季女。

注釋:

蘋:多年生水草,可食。 藻:水生植物。一說水豆。 行潦(háng lǎo杭老):溝中積水。行,水溝;潦,路上的流水、積水。 筥(jǔ舉):圓形的筐。方稱筐,圓稱筥。 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 錡(qí奇):有足鍋。釜:無足鍋。 奠:放置。 宗室:宗廟、祠堂。牖(yǒu有):天窗。 屍: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當神,稱屍。 有:語首助詞,無義。齊(zhāi齋):美好而恭敬,「齋」之省借。季:少、小。

七絕?詩經夜讀之《國風?召南?采蘩》

小序:《召南?采蘩》穿行於詩中的,實是夙夜勞瘁的女宮人為貴族祭祀采蘩的苦辛;髮飾的變化也記錄著她們「夙夜在公」的悲涼和酸澀。

澤生蘩草稱白蒿,搖曳華華與日嬌。

宗廟王公差侍女,伴作祭禮列夕朝。

《國風?召南?采蘩》原文:

於以采蘩?於沼於沚。於以用之?公侯之事。

於以采蘩?於澗之中。於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注釋:

於以:到哪裡去。蘩:水草名,即白蒿。 沼:沼澤。氵止:小洲。 被(bi):用作「皮」,意思是女子戴的首飾。僮僮(tong):童童,意思是首飾繁多。 夙夜:早晨和晚上。 祁祁:首飾繁多的樣子。

五律?詩經夜讀之《國風?王風?采葛》

小序:此詩表達的是一種急切的相思情緒,歷來眾說紛紜,有淫奔說、懼讒說、懷友說、戍卒思婦說多種觀點,今多解為思念戀人的詩。後人並將這一情感濃縮為「一日三秋」的成語。

植蔓發田岫,葛藤待采揪。

蕭蒿供祭祀,艾草灸疾瘳。

有女飄忽影,添君戀慕愁。

思人隔幾度,一日似三秋。

《國風?王風?采葛》原文: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注釋:

蕭:蘆荻,用火燒有香氣,古時用來祭祀。三秋:這裡指三季。

七律?詩經夜讀之《國風?唐風?采苓》

小序:此詩的寫作目的是勸誡不可聽信讒言。關於此詩的本意,歷代一般論家都說是諷刺晉獻公的。《毛詩序》稱:「《采苓》,刺晉獻公也。獻公好聽讒焉。」近人吳闓生《詩義會通》進一步申述其旨說:「獻公聽讒之事,莫過於殺太子申生,詩必為是而發。《序》不言者,人所共喻,無待更言也。」吳氏這一推斷,雖無信史可征,但不為無據,姑錄以備考。

首陽山上采茯苓,心系郎君顧念情。

常越嶺峰摘苦菜,或攀丘坳覓蕪菁。

逐祛蠱惑生閑亂,除卻流言見綺清。

眾口爍金何辨偽,莫從莫信有犀靈。

《國風?唐風?采苓》原文:

采苓采苓,首陽之巔。人之為言,苟亦無信。舍旃舍旃,苟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陽之下。人之為言,苟亦無與。舍旃舍旃,苟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陽之東。人之為言,苟亦無從。舍旃舍旃,苟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注釋

苓:通「蘦」,一種藥草,即大苦。毛傳:「苓,大苦也。」沈括《夢溪筆談》:「此乃黃葯也。其味極苦,謂之大苦。」俞樾《群經評議》:「人蓋托物以見意,苓之言憐也,苦之言苦也。」舊注或謂此苓為甘草,非。首陽:山名,在今山西永濟縣南,即雷首山。為(音wei3偽)言:即「偽言」,謊話。為,通「偽」。苟亦無信:不要輕信。舍旃(音zhan1瞻):放棄它吧。舍,放棄;旃,「之焉」的合聲。無然:不要以為然。胡:何,什麼。苦:苦菜,野生可食。無與:勿用也。指不要理會。葑:蕪菁,大頭菜之類的蔬菜。

七律?詩經夜讀之《小雅?采綠》

小序:《小雅?采綠》一詩,《毛詩序》以為「刺怨曠也。幽王之時多怨曠者也」。「征役頻興,室家暌隔,民生愁困,誰實使然?」 詩將婦人幽怨深思之情,倡隨之樂表現得淋漓盡致,栩栩如在目前。被認為是《小雅》中「西周民風」之一。

征役別君思分離,無心采綠盼歸期。

簍籃幾空理妝束,緒怨難平弄嬌姿。

狩獵回休依水釣,備弓還得捋綸絲。

誰人塵間趨魚餌,願者上鉤蛾撲之。

《小雅?采綠》原文: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

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之子於狩,言韔其弓。之子於釣,言綸之繩。

其釣維何?維魴及鱮。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注釋:

綠(lù):通「菉」,草名,即藎草,又名王芻(chú),一年生草本,汁可以染黃。終朝(zhāo):終日。一說整個早晨。匊(jū):同「掬」,兩手合捧。曲局:彎曲,指頭髮彎曲蓬亂。薄言:語助詞。歸沐:回家洗頭髮。藍:草名。此指蓼藍,可作染青藍色的染料。襜(chān):護裙,田間採集時可用以兜物。《毛傳》:「衣蔽前謂之襜」,即今俗稱之圍裙。五日:五天,並非確指。《鄭箋》解為「五月之日」。期:約定的時間。六日:六天,並非確指。《鄭箋》解為「六月之日」。詹:至,來到。之子:此子。狩:打獵。韔(chànɡ):弓袋,此處用作動詞,是說將弓裝入弓袋。綸:釣絲。此處作動詞,即整理絲繩的意思。維何:是什麼。維,是。魴(fáng):鯿魚。鱮(xù):鰱魚。觀者:此指釣的魚眾多。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此引申之義,物多而後可觀,故曰:觀,多也。」

七律?詩經夜讀之《小雅?采菽》

小序:從中所述禮命之隆、職掌之重可以看出這是一首諸侯來朝之詩,《毛詩序》所謂「刺幽王也,侮慢諸侯。諸侯來朝,不能錫命以禮數征會之,而無信義,君子見微而思古焉」,是「反經為義」,「於經無所當」(孔疏)。至於以為此詩成於康王即位抑或宣王中興之時,雖可備一說,亦皆無實證。

豆菽無主盛籃簍,天下歸一統大周。

乘馬路車封厚祿,衣冠禽獸賜諸侯。

鸞鈴驂駟旗沸涌,蓬葉賢能德郁攸。

君子四方來覲見,鎮邦撫遠竟千秋。

《小雅?采菽》原文: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來朝,何錫予之?雖無予之?路車乘馬。又何予之?玄袞及黼。

觱沸檻泉,言采其芹。君子來朝,言觀其旂。其旂淠淠,鸞聲嘒嘒。載驂載駟,君子所屆。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紓,天子所予。樂只君子,天子命之。樂只君子,福祿申之。

維柞之枝,其葉蓬蓬。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樂只君子,萬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從。

汎汎楊舟,紼纚維之。樂只君子,天子葵之。樂只君子,福祿膍之。優哉游哉,亦是戾矣。

注釋:

菽(shǔ):大豆。筥(jǔ):亦筐也,方者為筐,圓者為筥。路車:即輅車,古時天子或諸侯所乘。玄袞(ɡǔn):古代上公禮服,毛傳:「玄袞,卷龍也。」黼(fǔ):黑白相間的花紋。觱(bì)沸:泉水湧出的樣子。檻泉:正向上湧出之泉。淠(pèi)淠:旗幟飄動。鸞:一種鈴。嚖(huì)嚖:鈴聲有節奏。屆:到。芾(fú):蔽膝。邪幅:裹腿。

彼交:不急不躁。彼,通「匪」。交,通「絞」,急。紓:怠慢。只:語助詞。申:重複。殿:鎮撫。平平:治理。紼(fú):粗大的繩索。纚(lí):系。葵:借為「揆」,度量。膍(pí):厚賜。優哉游哉:悠閑自得的樣子。戾(lì):安定。

七律?詩經夜讀之《詩經?小雅?採薇》

小序:《採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歷代注者關於它的寫作年代說法不一。但據它的內容和其它歷史記載的考訂大約是周宣王時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獫狁(即後來的匈奴)已十分強悍,經常入侵中原,給當時北方人民生活帶來不少災難。歷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邊外和命將士出兵打敗獫狁的記載。從《採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憶是塞邊生野薇,遠征疆場幾時回。

箭弓駕牡披堅甲,饑渴勞辛熬苦悲。

獫狁掠襲頻相顧,周天殲剿數崩摧。

往昔戍役依楊柳,今我來思雨雪霏。

《詩經?小雅?採薇》原文: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玁(xiǎn)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盬(gǔ)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注釋:

蔽:一種野菜。亦:語氣助詞,沒有實義。作:初生。止:語 氣助詞,沒有實義。莫:同「暮』,晚。 玁狁(xian yun):北方少數民族戎狄。遑:空閑。啟:坐下。居:住下。(6)柔:軟嫩。這裡指初生的菠菜。(7)聘:問候。(8)剛:堅硬。這裡指菠菜已長大。 (9)陽:指農曆十月。(10)盬(gu):止息。(11)疚:病。(12)爾:花 開茂盛的樣子。(13)路:輅,大車。(14)業業:強壯的樣子。(15)捷: 交戰,作戰。(16)騤騤(ku);馬強壯的樣子。(17)腓(fei):隱蔽,掩 護.(18)翼翼:排列整齊的樣子。(19)弭(mi):弓兩頭的彎曲處。魚服: 魚皮製的箭袋。(20)棘:危急。(21)依依:茂盛的樣子。(22)霏霏:紛紛下落的樣子。

七律?詩經夜讀之《小雅?采芑》

小序:《小雅?采芑》描繪的是周宣王卿士、大將方叔為威懾荊蠻而演軍振旅的畫面。此詩從頭至尾層層推進,專事渲染,純以氣勢勝,正如清方玉潤《詩經原始》所評:「振筆揮灑,詞色俱厲,有泰山壓卵之勢。」

薄言野芑采新田,周將習兵此際間。

佩玉鳴鸞騏色壯,陳師鞠旅鼓聲淵。

戎車命服謀方略,鷹隼棲翔向遠天。

勢比雷霆征獫狁,泰山壓卵懾荊蠻。

《小雅?采芑》原文:

薄言采芑,於彼新田,呈此菑畝。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干之試,方叔率止。乘其四騏,四騏翼翼。路車有奭,簟茀魚服,鉤膺鞗革。

薄言采芑,於彼新田,於此中鄉。方叔涖止,其車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約軧錯衡,八鸞瑲瑲。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瑲蔥珩。

鴥彼飛隼,其飛戾天,亦集爰止。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干之試,方叔率止。鉦人伐鼓,陳師鞠旅。顯允方叔,伐鼓淵淵,振旅闐闐。

蠢爾蠻荊,大邦為仇。方叔元老,克壯其猶。方叔率止,執訊獲丑。戎車嘽嘽,嘽嘽焞焞,如霆如雷。顯允方叔,征伐玁狁,蠻荊來威。

注釋:

(1)薄言:句首語氣詞。芑(qí):一種野菜。(2)新田:毛傳:「田一歲曰菑,二歲曰新田,三歲日畲(yú)。」(3)菑(zī)畝:見上注。(4)涖(lì):臨。止:語助詞。(5)干:盾。試:演習。(6)騏:青底黑紋的馬。(7)翼翼:整齊嚴謹的樣子。(8)路車:大車。路,通「輅」。奭(shī):紅色的塗飾。(9)簟茀(diàn fú):遮擋戰車後部的竹席子。魚服:鯊魚皮裝飾的車箱。(10)鉤膺:帶有銅製鉤飾的馬胸帶。鞗(tiáo)革:皮革製成的馬韁繩。(11)中鄉:鄉中。(12)旂旐(qí zhào):畫有龍和蛇圖案的旗幟。(13)約軝(qí):用皮革約束車軸露出車輪的部分。錯衡:在戰車扶手的橫木上飾以花紋。(14)瑲(qiāng)瑲:象聲詞,金玉撞擊聲。(15)服:穿起。命服:禮服。(16)芾(fú):通「韍」,皮製的蔽膝,類似圍裙。(17)有瑲:即「瑲瑲」。蔥珩(héng):翠綠色的佩玉。(18)鴥(yù):鳥飛迅疾的樣子。隼(sǔn):一類猛禽。(19)戾:到達。(20)止:止息。(21)鉦人:掌管擊鉦擊鼓的官員。(22)陳:陳列。鞠:訓告。(23)顯允:高貴英偉。(24)淵淵:象聲詞,擊鼓聲。(25)振旅:整頓隊伍,指收兵。闐(tián)闐:擊鼓聲。(26)克:能。壯:光大。猶:通「猷」,謀略。

(27)執訊:捉住審訊。獲丑:俘虜。(28)嘽(tān)嘽:兵車行走的聲音。(29)焞(tūn)焞:車馬眾多的樣子。(30)來:語助詞。威:威服。「蠻荊來威」即「來威蠻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疆詩文 的精彩文章:

TAG:無疆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