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華人學者最新Nature!駱利群團隊發現促神經環路形成關鍵分子

華人學者最新Nature!駱利群團隊發現促神經環路形成關鍵分子

本文轉載自「學術經緯」,原標題:今日Nature:駱利群教授團隊發現促神經環路形成關鍵分子。

華人學者最新Nature!駱利群團隊發現促神經環路形成關鍵分子

本研究的通訊作者駱利群教授(圖片來源:HHMI)

我們知道,大腦中的海馬體對於短期、長期、乃至空間記憶的形成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為了了解這塊關鍵的腦區,關於海馬體的研究在近年來也絡繹不絕。研究人員們發現,沿著背-腹軸與遠-近軸,海馬體的各個區域與鄰近的皮層在空間上形成了一定的關係。譬如沿著遠-近軸,我們就有proximal CA1(近CA1) - distal subiculum(遠腦下腳) - medial entorhinal cortex(MEC)與distal CA1(遠CA1) - proximal subiculum(近腦下腳) - lateral entorhinal cortex(LEC)兩條神經環路。科學家們認為,這兩條環路分別在處理空間和物體相關的信息中起作用。但這兩條環路背後形成的機制,目前還未得到闡明。

隨著「化學親和假說」的提出,人們發現許多細胞表面蛋白和分泌蛋白能指導軸突前往特定的區域,識別相匹配的突觸。其中,一類叫做teneurin的跨膜蛋白家族吸引了研究人員的注意。Teneurin蛋白在進化上相當保守,在大腦的發育過程中,有著非常活躍的表達。在哺乳動物的4個Teneurin蛋白家族成員里,teneurin-3(Ten3)被認為有著促進突觸配對的作用,但這一假設一直沒有得到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上的驗證。

華人學者最新Nature!駱利群團隊發現促神經環路形成關鍵分子

Ten3的表達情況(圖片來源:《自然》)

駱利群教授團隊改寫了這一現狀。首先,他們確認了Ten3蛋白及其mRNA在大腦中的表達情況。這些研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上文提到的近CA1 – 遠腦下腳 – MEC環路的各個區域,Ten3都有著很高的表達;而與之平行的遠CA1 – 近腦下腳 – LEC環路卻缺乏Ten3的表達。這讓研究人員們感到非常振奮:這兩條環路之所以不同,是否是由於Ten3在背後起到了調控的作用?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們進一步敲除了Ten3,以觀察突變體腦中的這些環路是否依舊保持正常,而事實也的確如同他們的預料一般——與對照小鼠相比,敲除了Ten3的小鼠腦中,從近CA1到遠腦下腳的神經投射變得不那麼精確了。這也支持了Ten3在這條環路的神經精準投射過程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那麼,Ten3究竟是在近CA1與遠腦下腳之一起作用,還是在兩者之間都起作用呢?研究人員們又進一步開發了一套可調控的表達系統,能夠限定區域地敲除Ten3。相應的研究表明,對於CA1神經元來說,Ten3能影響它們的軸突對於腦下腳的精準定位;而對於腦下腳而言,缺乏Ten3則會影響到來自CA1的軸突對其的定位。這個設計精妙的實驗也證明了,Ten3對於CA1和腦下腳都有重要的作用,是精準定位所不可或缺的。

華人學者最新Nature!駱利群團隊發現促神經環路形成關鍵分子

該研究的圖解(圖片來源:《自然》)

在後續的細胞實驗中,研究人員們發現,儘管Ten3基因有著多種不同的剪接模式,但大部分誕生的蛋白亞型都足以讓表達這些蛋白的細胞發生積聚。這也表明Ten3的嗜同性相互作用特性(homophilic interaction)能促進高表達Ten3的CA1神經元與腦下腳細胞體之間形成神經環路。

這項研究用清晰的思路與精妙的實驗設計,從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的角度,闡明了Ten3在海馬體神經環路的形成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地位。考慮到腦中仍有不少區域同樣高表達Ten3,這項研究表明,Ten3介導的環路形成,或許是哺乳動物大腦發育的一大關鍵。

參考資料:

[1] Teneurin-3 controls topographic circuit assembly in the hippocampus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PNAS主編黯然離職……四大刊主編近期均將迎來新掌門
血小板新用途!Nature子刊:找到幹細胞靶向修復損傷心臟的新方法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