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7年全球小衛星發展回顧

2017年全球小衛星發展回顧

2017年,全球共發射500kg以下的小衛星310顆,占同期入軌航天器總數的70.5%。其中,0~10kg衛星276顆,10~50kg衛星17顆,50~100kg衛星4顆,100~500kg衛星13顆。從衛星發射數量上看,繼2015年和2016年連續2年回落後,2017年小衛星發射數量翻倍增長,處於歷史最高發射水平。美國行星公司(Planet)2017年通過3次發射部署了140顆「鴿群」(Flock)立方體衛星,貢獻了10kg以下衛星數量的過半,小衛星已成為航天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5年全球成功入軌小衛星數量

1. 低軌移動通信星座建設加速,

IOT/M2M應用火熱

近年來,國外低軌通信衛星星座領域發展如火如荼,目前提出的星座計劃已超過30個,且仍在逐年快速增加,吸引大規模產業內外融資,系統建設穩步開展,且在衛星批量研製、快速部署、應用服務等方面顯示出諸多具備顛覆性的特點與趨勢,將極大革新、甚至重塑衛星通信行業的整體格局,對各航天大國來說存在巨大機遇與風險。

「一網」(OneWeb)衛星系統進展順利。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於2017年6月22日投票批准OneWeb星座進入美國市場,一網公司(OneWeb)將通過720顆低地球軌道(LEO)衛星為美國提供Ku和Ka頻段寬頻互聯網服務。在衛星研製方面,一網公司與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ADS)達成合作意向,在圖盧茲衛星工廠建設了首條批量生產線,將生產10顆OneWeb衛星,驗證批量生產技術,並計劃2018年年初,將美國佛羅里達州新建的衛星工廠投入使用,生產其餘衛星。目前,圖盧茲衛星工廠研製已完成相關衛星部件生產。

美國開普勒通信公司(Kepler)正在發展全球立方體衛星星座,通過建立「太空中的基站信號塔」,提供窄帶通信服務,實現地面及空間中所有物體的互聯。Kepler公司向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了申請材料,計劃在LEO軌道部署140顆Ku頻段納衛星,為天基資產構建空間通信網路。目前,Kepler公司從蘇格蘭小衛星製造商克萊德航天公司(ClydeSpace)訂購了2顆演示驗證衛星,計劃1年內發射入軌,並於2022年前完成星座的部署。

阿聯酋瑟拉亞電信公司(Thuraya)與瑞士宇宙廣播公司(Astrocast)於2017年4月簽署備忘錄,擴展了各自的產品和服務類型,擴大市場進入通道。瑞士宇宙投射公司正在構建「宇宙廣播」(Astrocast)低軌小衛星星座,可以為全球化企業提供成本較低的物聯網(IoT)和機器對機器(M2M)服務,此項計劃也得到歐洲航天局(ESA)「通信系統預先研究」(ARTES)計劃的支持。該星座由64顆小衛星組成,首顆技術演示衛星計劃於2018年發射,並計劃在2021年完成星座組網,提供遠程監測、定位服務、預防性維護保養和智能數據採集等服務。

「宇宙廣播」低軌小衛星星座

2. 對地觀測能力持續提升,

產業格局大幅調整

(1)對地觀測產業格局劇烈演變,通過併購提升能力

2017年,對地觀測領域發生了多起重要的企業併購,展示了對地觀測產業的整合和演變,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現階段,對地觀測產業一方面快速發展,既有星座加速部署,新型小衛星星座繼續湧現;另一方面逐步開始整合,通過併購穩固自身市場地位。

2017年2月3日,美國行星公司收購谷歌公司(Google)旗下的特拉貝拉公司(TerraBella)的業務,包括7顆「天空衛星」(SkySat)組成的衛星星座,實現互補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谷歌公司也將與行星公司簽署一份為期多年的圖像數據採購合同。這次的收購費少於2014年谷歌公司收購天空盒子成像公司(SkyboxImaging)花費的5億美元,但多於3億美元。

2017年2月24日,加拿大麥德公司(MDA)宣布收購美國數字地球公司(DigitalGlobe),並於10月完成這筆交易,合併後的公司更名為麥克薩技術公司(MaxarTechnologies)。數字地球公司在全球衛星遙感市場排行第一,麥德公司排行第三,此次收購行為將重塑全球衛星遙感產業市場格局。

2017年4月26日,美國遙感數據分析公司鷹視技術公司(EagleView)宣布收購美國歐姆尼地球公司(OmniEarth),雙方期望通過此次收購實現圖像獲取和數據分析能力的互補。

(2)小衛星業務能力增強,時間和空間解析度持續提升

美國行星公司2017年共通過3次發射任務,將140顆「鴿群」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SSO)。此前,行星公司的大部分衛星發射到「國際空間站」進行釋放,全球覆蓋能力不足。隨著大批衛星部署到太陽同步軌道,該公司具備每天對全球覆蓋1次的能力,快速獲取全球最新圖像。此外,2017年10月,「米諾陶」(Minotaur)運載火箭將行星公司的6顆SkySat衛星發射入軌,進一步提升該公司的圖像獲取能力,實現高解析度成像能力翻倍,能夠1天內對特定地點多次重訪,向用戶提供更多信息,輔助用戶決策。SkySat衛星質量約100kg,尺寸為60cm×60cm×95cm,可獲取亞米級彩色圖像,拍攝時長90s、30幀/s的視頻。

美國宇航數據公司(AstroDigital)分2次共發射了4顆「烏鴉座-廣覆蓋」(Corvus-BC)衛星,其中2顆發射失敗。該公司的目標是要建設一個由多種遙感器組成的星座,計劃先發射10顆立方體衛星,提供中解析度成像能力,對全球提供每日覆蓋。之後將發射20顆具有能夠提供更高解析度圖像的較大型衛星,利用中解析度衛星識別出特點成像區域,由高解析度衛星進行成像,這兩批衛星將共同工作。

2017年8月,美國陸軍鷹眼-2M(KestrelEye-2M)偵察微衛星搭乘「龍」(Dragon)飛船運抵「國際空間站」。美國陸軍將利用該衛星驗證聯合作戰能力,衛星通過數據中繼網路直接向作戰部隊提供衛星圖像,實現近實時的天基戰術級情報和態勢感知,使任務-指揮決策同步實施,「防止敵方戰術奇襲」,並「在作戰班(Squad)層面實現信息壓制」,地面指揮官能夠更有效地獲得衛星情報,獲得快速響應能力。

(3)雷達、視頻成像能力增強,細分領域深入發展

薩瑞衛星技術公司(SSTL)加快雷達成像衛星建設步伐,新型合成孔徑雷達衛星-S(NovaSARS)計劃2018年發射,計劃運行在580km軌道,衛星採用SSTL-300衛星平台,質量430kg,並搭載空客防務與航天公司研製的創新型S頻段SAR載荷,具有4種成像模式:掃描模式幅寬100km,解析度20m;海事模式幅寬大於400km,穿軌方向解析度6m,沿軌方向解析度13.7m;條帶模式幅寬15~20km,解析度6m;寬幅掃描模式幅寬140km,解析度30m。

此外,薩瑞衛星技術公司還為地球成像公司(Earth-i)建設歐洲首個視頻和高解析度成像商業衛星星座。目前,薩瑞衛星技術公司已完成地球成像公司對地觀測星座的第二顆原型衛星EiX2的製造,計劃2018年發射,同時計劃2019年發射5顆衛星至500km極軌,提供全彩視頻能力。

2017年,英國SRT海事系統公司宣布將建設「海洋-掃描」(Ocean-Scan)海事監控星座,提供增強的全球船舶檢測和跟蹤服務。「海洋-掃描」系統最初由6顆低軌衛星組成,運行在赤道軌道和極軌道上,系統採用了SRT海事系統公司自主研發的「衛星跟蹤」(SAT-Trak)船舶收發器,利用包括自動識別系統(AIS)在內的一系列感測器技術提供全球海洋覆蓋,並在赤道和邊境等海域感知市場廣大的地區進行覆蓋增強。預計「海洋-掃描」星座將在2019年完全投入運行,後續還將擴大星座規模。

3. 小衛星成為空間科

活動的獨特平台

4. 態勢感知項目相繼提出,

碎片移除技術開展驗證

5. 上下游產業關鍵技術實現創新,

商業模式發生深刻變化

略,更多圖表詳見全文PDF(6頁)

後台回復「小衛星」即可獲得

來源:《國際太空》2018年第2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太空網 的精彩文章:

隱秘而偉大,航天員們的溫柔與浪漫
「進擊」的日本太空戰力:監視、通信、反衛星

TAG:中國太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