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媽媽要注意!音樂胎教的誤區
為了讓寶寶出生後更聰明,許多年輕
的孕媽都會對寶寶進行胎教。理論
上來說,適當的胎教的確可以發掘
寶寶的素質潛能,讓胎寶寶的先天
遺傳素質獲得最優秀的發展
不過,需要提醒准媽媽的是
如果胎教過度也可能給腹中的胎兒
造成困擾,這些胎教常見誤區
准媽媽們中槍的嗎?
現在,胎教受到越來越多的准爸媽的推崇,有些准媽媽甚至希望藉助胎教孕育天才寶寶,其實,胎教是在優孕受孕和優升養胎的基礎上,通過母親對胎兒身心發展提供的良好影響,而對胎兒的成長發育起促進作用。
當寶寶還在肚子里的時候,孕媽咪從聽覺、視覺、觸覺方面對胎兒進行刺激,然後試圖讓寶寶作出反應的行為。這些刺激,有些是對寶寶發育有利的,也有一些是無用功,對寶寶的發育並無益處。
孕媽要以端正的態度看待胎教,在進行胎教的過程中,一定要首先保證胎教方法的正確性,千萬要避開以下這幾個胎教誤區。
誤區1:胎兒沒有意識,胎教也不會有作用
有些人根本不相信胎教,認為胎兒不可能接受教育,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也不了解胎兒的能力。事實上5個月的胎兒不僅具備了全方位的感知覺能力,而且還具備了受教育的「能力」。但這裡所說的「教育」不同於幼兒園和學校的「教育」,俠義地講,主要是指對胎兒實施感官刺激,即對皮膚觸覺、運動覺、視覺和聽覺進行良性刺激,使胎兒建立起條件反射,進而促進其大腦功能、感覺功能,為寶寶出生後的早期教育奠定基礎。
誤區2:胎教就是教胎兒唱歌、說話、算算術
胎教的目的不是教胎寶寶唱歌、識字、算算術,而是通過各種適當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進胎寶寶各種感覺功能的發育,為出生後的早期教育(感覺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誤區3:胎教做好了,寶寶長大一定是神童
經過胎教的孩子,也不一定個個都是神童。我們提倡胎教,並不是因為胎教可以培養神童,而是因為胎教可以發掘個體的潛質潛能,讓每一個胎寶寶的先天性遺傳素質獲得最優秀的發展。如果把合適正確的胎教和出生後的早期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我們相信,每位出生正常的寶寶都能成為「天才」。
誤區4:胎教就是給胎兒聽音樂
許多年輕的爸爸媽媽認為胎教就是讓孕婦和胎兒一起聽音樂,有的說聽古典音樂,有的說要培養孩子開朗的個性就要聽搖滾樂,甚至還有的說要聽流行歌曲、京劇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孕期要適當聽音樂,但要講求內容、方法、時間和音樂種類的選擇,並根據胎動的類型進行調整等。此外,胎教還包含其他方面的內容,如父母的撫摸。與胎兒的對話,母親的情緒。睡眠的姿勢等。各大醫院婦產科開辦的准媽媽課堂會對孕期胎教的細節問題進行指導和操作演練,教會准父母正確的胎教方法。
誤區5:胎教從懷孕後開始
許多年輕的父母一旦得知懷孕,就會非常高興地開始多方面的準備工作,例如:加強營養、定時檢查、適量運動等,應該說這些都是有益的。但真正的胎教應該從懷孕前甚至是婚前就開始,包括進行婚前檢查,了解生育的生理功能;在計劃懷孕前選擇理想的受孕季節和時間,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不良因素的影響;考慮職業、工作環境對受孕和胚胎髮育的影響等。可向專業醫生進行諮詢。
其實,胎兒90~95%的時間都處於睡眠的狀態,隨時隨地地進行胎教很可能打擾到胎寶寶的睡眠,讓胎寶寶產生不安的情緒。因此,孕媽媽實行胎教時要遵循胎兒生理和心裡的發展規律,不能隨便隨時給寶寶做胎教。


TAG:小艾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