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副本》:Netflix砸了2億美金,就拍出個骨科倫理劇?

《副本》:Netflix砸了2億美金,就拍出個骨科倫理劇?

Netflix的壞毛病在《副本》中暴露無遺:用看似獨特酷炫的美學,用力講了一個邏輯蒼白、內涵膚淺、收尾潦草的故事。

上個月,Netflix公布了2017財年第四季度財報。2017年Netflix在內容方面投入超過了60億美元,是HBO的3倍。2018年,Netflix預計將在內容投入方面繼續增加至70億美元。

2月2日,《副本(Altered Carbon)》播出,這也是Netflix第一季度播出的劇集中,投入最大、造勢最久的一部重量級科幻作品。

在上個月的CES上,Netflix為參觀者們奉上了一場非常前衛的展覽,為《副本》造勢。

據說《副本》的製作成本比《王冠》還要高,一季的預算抵得上前三季《權力的遊戲》預算的總和。考慮到《權游》前幾季每集的預算大約是450-600萬美元,粗略計算前三季的總預算為1.8億美元,也就是說《副本》一季的預算搞不好接近2億了!

Netflix對科幻題材一直十分執著,《副本》成為了蓄勢已久的一次噴發。從試播集就能看出Netflix這次的用力程度:《禁閉島》的編劇Laeta Kalogridis執筆劇本並擔任監製,《權力的遊戲》「私生子之戰」導演、艾美獎得主Miguel Sapochnik執導演筒。製作上也是下了血本,從第一版預告片來看,未來城市的迷幻感和濃郁的賽博朋克風……滿眼都是經費在燃燒。

但真金白銀砸出去,怎麼就拍出這麼個披著科幻皮的倫理劇呢?

左手賽朋,右手倫理,這大概就是這部劇想要表達的東西。

《副本》改編自Richard K. Morgan的同名科幻小說,講述了一個詭譎難辨的賽博朋客偵探故事。

25世紀,人類的意識可以脫離身體獨立存儲,這些數字化的意識能夠以針刺形式自由上傳下載到任意星球的任何「義體」當中。

主人公Takeshi Kovacs是一個起義失敗被封禁了250年的前星際戰士,為了調查世界首富Bancroft的離奇死亡,Kovacs被提前保釋,意識傳輸到一名服刑中的警察Ryker的義體里。他一邊調查Bancroft的死因,一邊逐步揭開了自己身世的秘密。

未來世界,意識可以在不同軀體里傳輸,從而實現了永生。

對於吃設定的觀眾來說,《副本》的設定初看驚艷,細嚼又覺得有種似曾相識的俗套之感。

首先,這種賽博朋克背景下階級分化的反烏托邦設定,實在是太太太太……太俗了。

在《副本》的世界裡,科技失控發展的背後,貧富差距依然鮮明。

上流社會(Meth)住在雲層之上的「天穹區」,幾乎從不涉足貧民區,以避免沾染上致命的病毒。他們著華服吃異獸,生活紙醉金迷。他們可以依據需要購買各種年輕俊美、能力超強的義體,甚至擁有能夠自動上傳DHF意識編碼的衛星。只要他們想,就能夠永生。

有錢人住這裡,目測房價20萬一平。

而大多數人則掙扎在地表「地層區」,因為無力從政府手中租用合適的義體,大多數人在身體損壞後,只能被迫接受政府提供的老舊殘破的免費義體,否則就只能讓意識漂浮在無盡的虛空,形同「數字流放」。

陰雨、霓虹......底層社會街景,濃濃的賽朋味道。

同樣是按照客戶需求提供定製服務,借「優質」的肉體為客戶延續生命,整個設定讓人不禁想起去年大熱的《逃出絕命鎮》。

冷不丁一看還以為是《黑鏡》的海報。

《副本》的故事伊始,男主的意識在一具陌生(但高級,甚至配備了軍用神經化學和戰鬥記憶)的義體內蘇醒,不情不願地接受了一位Meth給他的任務:調查他的死因。

在調查的過程中,Kovacs發現自己的前世是一個抵抗組織的成員,該組織的首領Quellcrist正是發明了意識傳輸這項技術的人。但這一技術在讓人類的壽命不受控地延長的同時,也讓人們失去了對死亡的敬畏。

「有太多條命的危險,是忘記懼怕死亡。」男主就這樣被女首領用一句話拉上了賊船。

於是Quellcrist憤而率領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開始反抗星際聯邦政府和Meth們。

……反正怎麼說都是你有理。

《副本》的作者Richard Morgan曾坦陳,其對未來的看法十分悲觀。他認為人類社會現在是、過去是、將來也必然是以壓迫、剝削大眾為目的的存在。這種三觀反映到他的作品中,難免會呈現出鮮明的反烏托邦色彩。

但這種乍看之下好厲害,仔細一想又覺得顯失合理、純粹為了反烏托邦而反烏托邦的設定,從一開始就讓這部劇的主旋律有些走調。

除了基調的缺乏新意,整個故事從大的設定到細節的鋪陳,都有一種讓人尷尬的眼熟之感。

在《副本》的設定里,一小撮特權階層可以把自己的意識無限次注入到新的軀殼中,由此獲得永生。而底層人種有任何的反叛行為,都可能導致意識被毀滅,從而「真正死亡」。

這樣的設定,不就是Roger Zelazny的《光明王》?所謂的「Meth」,不就是「原祖」?連「real death」的設定都與《光明王》異曲同工。(延伸閱讀:這部神作讓喬治·馬丁沉默,尼爾·蓋曼流淚)

不僅公然「致敬」Zelazny和《光明王》,原作者Richard K. Morgan似乎還是Philip K. Dick的腦殘粉。

除了最近大熱的賽博朋克設定,《副本》中黑色偵探的情節、外星殖民的背景、人造人、記憶轉移……幾乎是全方位「致敬」《全面回憶》和《銀翼殺手》。

這一幕致敬了《銀翼殺手》中Deckard走上陽台看街道的構圖。

而專制統治下的社會、名人效應、基因改造、藥物泛濫等等內容,又處處流露出《流吧!我的眼淚》的既視感。

具體到人物,男主角Kovacs的長款風衣和臉上消褪不去的傷疤,也是讓人分分鐘聯想到2020的Deckard和2049的K。

坐在雨中的車上,霓虹的光影流動……熟悉至極的場面。

更不要說一些無關情節的設定,也要無一例外地向PKD看齊。

為什麼賽博朋克就一定要在雨天的街邊攤吃面?!

除此之外,《副本》中致敬《攻殼機動隊》《銃夢》甚至錢德勒的地方也比比皆是。

《攻殼機動隊》的動畫和漫畫中都出現過更換義體的概念。

也正因為如此,這部劇的信息量龐雜到讓人眼花繚亂,不僅包括意識的上傳下載,還有對宗教觀、性交易泛濫、黑市違禁藥品交易、黑幫火拚、黑警、克隆、化學藥劑濫用等等諸多問題的探討,元素堆砌和雜糅感強烈。

更糟糕的是,《副本》每一兩集就會換一個導演,不同導演的水平差距也使得劇集的連貫性遭到破壞:前兩集無論畫面還是敘事都很驚艷,從第3集開始劇情變得泥濘不堪,而到第7集真·BOSS登場,儼然已經是另一個故事:前7集還勉強算是娓娓道來,後3集則像是趕著下班,急頭白臉地就把Rei(妹妹)的一條線推出並快速斬斷了。

也就是從第7集開始,最大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整個故事開始變得中二狗血。

《副本》的前半部分,雖然有諸多不足,總體還是一個硬漢派偵探故事,只是放在了科幻的殼子下面。

前半部分氣質就像這張劇照,硬朗而迷幻。

從Takeshi的妹妹Rei上線,這部劇就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狂奔而去,賽博朋克和黑暗偵探氣氛遭到了這位兄控BOSS的一波猛烈衝擊,日漫風突然來襲,劇情也開始大把撒狗血。

其中第7集一整集,完全被男主的記憶閃回填充了。

Takeshi與妹妹Rei年幼時曾飽受父親虐待,甚至親眼目擊父親殺死母親並陳屍冷卻劑池裡溶掉屍體。在父親想要搶奪母親留給Rei的銜尾龍項鏈時,Takeshi在Rei的面前爆掉了父親的皮質盤。

GIF

皮質盤被損壞就意味著「real death」,無法再進行意識傳輸。

也許正是這件事給Rei造成了巨大的刺激,使她逐漸對哥哥產生了偏執的佔有慾。出於嫉妒,Rei殺死了哥哥的愛人、義軍首領Quellcrist,連同所有的星際戰士。此舉也直接導致起義失敗,Takeshi被俘。

在全新的義體里蘇醒後,Takeshi與Rei重逢,也發現了她隱藏250年的秘密。

一盆狗血當頭潑下。

這層真相被揭開無疑對觀眾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原本以為Bancroft之死會牽扯出一個事關政府、星際、甚至全人類的重大陰謀,結果卻只是引出了妹妹對哥哥畸形的愛。

只能說我們社會主義看不懂你們資本主義的朋克兄控。

在哥哥被封禁的整整250年間,徹底黑化的Rei一面四處尋找解救哥哥的機會,一面積累自己的勢力。用她的話說,她建立了一個足以覆蓋整個殖民世界的帝國:她不僅擁有專門用於刑求的高科技實驗室,甚至找到了偽造宗教編碼的方法,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連手眼通天的Bancroft都被她當成棋子。

這樣一個狠角色,最後卻那麼草率地就死掉,這樣的處理也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這句狠話學起來,總會用得上的。

不僅妹妹死得倉促,前面苦心孤詣塑造起來的配角們(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其遭遇和心境在第一季最後基本都是一筆帶過,再也沒有試圖填補細節。

GIF

前半部分塑造得最有魅力的形象:萌萌噠酒店AI:Poe。

到此時,故事儼然已經跑到了一條岔路上,賽朋氣質所剩無幾。

更不要提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叫人哭笑不得的熱血中二劇情,像是男主故作冷酷無情把親友團全部趕走,實則想一個人單挑妹妹的黑暗勢力,而包括Elliot夫婦和Mickey在內的小夥伴們則一身正氣地表示:你不要自作主張啦,我們是不會讓你一個人去送死噠。

然後險些遭到團滅。

Netflix大概是拖欠了編劇工資,才會搞出這種與整部作品風格毫不兼容的情節。

劇情和氣質崩壞的背後,內核的蒼白也是《副本》的一大槽點。

當第一集一上來就用醫保矛盾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糊觀眾一臉時,我們以為這部劇不可避免地要談到「即使軀殼不再重要,即使性別、種族、年齡的歧視消弭,但貧富差距永遠不會消除」,這種老套但總有得可聊的話題。

7歲的女孩因車禍導致義體損毀,因為無力購買適齡義體,意識只能依附在一個老婦人的身體里。

當Goya的畫作數度出現時,我們以為這部劇最終要聊到造物、人類、神性和人性——就像《普羅米修斯》。

可當看到最後我們發現,華麗麗的賽博朋克美學,服務的只是傳統而空洞的追兇套路,科幻內核完美閃避了複製人個體意識與生命意義(《銀翼殺手》)以及種群自主性(《銀翼殺手2049》)的科幻永恆命題,僅僅是膚淺地短暫停留於靈肉二元和人類壽命,整部劇重心下沉到「我的妹妹不可能那麼不可愛」這種無厘頭的位面。

對比一下《銀翼殺手》的影史一瞬。

到此為止,這部劇徹底淪為一部噱頭和形式感很強,但缺乏思辨,劇情也混亂無主的倫理劇。

但歸根結底,鍋是原著的鍋。

劇中舉凡涉及到視覺化的部分都沒得黑,賽朋氣氛到位,細節精良,特別是銜尾龍、無限符號、亡靈節等彩蛋的接入非常圓融,AI酒店和AI工會令人著迷。

這個形象、名字,乃至這間「烏鴉酒店」——沒問題,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國偵探小說家Edgar Allan Poe。

同時,劇中的各種大尺度場面也是Netflix此前罕有,想要拿此劇對標HBO的野心可見一斑。

由於rate R,本劇在尺度上很慷慨,男主更是動輒奉上服務鏡頭。

但元素堆砌,劇情狗血,內核缺失,加之閃回太多導致劇情支離破碎,成為了《副本》的原罪。而過分拘泥於親情倫理,更是導致故事的結尾很不賽博朋克,在CGI上投入一億美元的努力也因此化為泡影。

感謝男主的扮演者Joel Kinnaman,感謝他始終在線的顏值和肉體,在一定程度上搶救了這部劇的可看度。遺憾的是,隨著第一季最後男主Takeshi Kovacs放棄了這具義體,我們在已經續訂的第二季中,很可能見不到這位北歐帥哥的身影了。

真正的帥比,即使背著粉紅色獨角獸小包包大開殺戒也是既賽又朋,各種頹廢美。

有鑒於本劇極度的高開低走,我們不妨把《副本》的前幾集當做某科幻系列電影的第一部來看。畢竟Netflix砸重金堆出來的迷幻賽朋氣質,在這一季的前半部分當中表現得可稱淋漓盡致。

所以假如你不是重度劇情強迫症患者,那麼《副本》(的前半季)你不容錯過。

熱文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架空 的精彩文章:

《新勇敢者的遊戲》:美國版《羞羞的鐵拳》?它可成人多了

TAG: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