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虛竹先生:老北京的買水賣水和送水

虛竹先生:老北京的買水賣水和送水

老北京

老北京的買水賣水和送水關

——老北京的記憶系列

作者:虛竹先生

說起北京城飲用水,還是真的有點故事。老北京人都知道玉泉山的水是明清兩代宮廷用水。一般老百姓只能是看著運水的車從西直門進來,但是要想嘗嘗那可是不太容易的事兒。

有人說了,那當時京城市民用水怎麼辦呢?當然主要還是取用城內的井水。大多數的井是公井,打的淺,所以多數是不好喝。水苦,鹼味重,水雖不太好喝但卻可以隨意用。另外,殷實一些的人家也可以自己打井。一則使用方便,再則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清潔。

聽老人講,我家剛到北京時在南長街附近租房。那套極小的四合院、南房三間中的兩間租給我家住,最西邊的一間就是廢棄了的井房。房東自己存放一些東西。聽大人講,我小時很不聽話,就喜歡到那間房門口玩,扒著門縫往裡看。後來媽媽請房東在門上安了一把鎖。不過,那時我並不記事兒,對於我為什麼對那口井那麼感興趣,我自己一點也都不記得了。只記得後來隨父母去探望老房東時,那口井已經被填平了,和我們曾居住過的兩間房一併出租給了另一戶人家。

當年,北京有自備井的人家並不算少,但擁有真正水質好的所謂「甜水井」可並不多。估計是有的打的不夠深,有的是沒趕上好地段。據說當年整個京城也只有五口甜水井。

但這五口甜水井都是私井,井主當然不會讓老百姓自己隨便汲取,井主或坐地收錢取水,或雇水夫給送,反正是把這當成了賺錢的營生。這類井俗稱「井窩子」或「水窩子」,說白了也就是賣水的水鋪。

這賣水的行當是由何時興起,怕是無從考證了。但是京劇中有一齣戲叫「賣水」涉及到了這個行當。這齣戲說的是宋朝兵部尚書李綬被奸臣誣陷入獄,次子李彥貴因與黃璋之女黃桂英訂婚,投奔未婚妻黃桂英家。其父黃璋見李家遭難,不但不幫忙還意圖退婚。無奈李彥貴淪落街頭,只好以賣水為生。黃桂英不滿其父趨炎附勢,在丫鬟梅英幫助下,於花園與李彥貴相見,並誓結百年之好。女主人公對愛情忠貞的故事已經成為了千古佳話。同時也給這賣水的行當,留下一點歷史佐證,戲文可否是史實,我不敢妄言,但至少可以證明這個行當的歷史十分久遠。

經營井水沒有確切記載,但是北京建立自來水公司這可是有案可查的。據文獻記載,十九世紀初,北京就有了自來水公司。當時的自來水公司在街頭巷尾安裝自來水龍頭,居民憑水票取水,需要送水上門的再加些費用。這一套運作方式基本沿用了老「井窩子」的經營形式。

開始時還不可能每個院里都有自來水管道,有些居民吃水還是要靠人送。記得當年給我們院送水的是一位老大爺,據他自己說在北京干這個行當已經幾十年了。他拉著一輛雙輪車,車上是一隻很大橢圓形木製水灌。一副水桶就靠在大灌放到車子的兩個把手上,扁擔則順著車子掛到大水灌的一側。等把車拉到院子的大門外,他先取下扁擔,用上面的鉤子勾起一隻水桶,放在地下,打開大水罐一個小機關,水就嘩嘩的流到水桶里。然後他用同樣的方法再向另一隻桶放水。等第一隻桶滿了,他用手推回水罐上的小機關,堵住水流,等第二隻水桶滿了之後關了水,伏下身子擔起擔子走進院子。整套動作嫻熟利落,一氣呵成,這倒不像是送水,卻很像是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

後來院里安裝了自來水龍頭,可是姥姥依然賣水,鄰居們都說您這是何苦呢,姥姥總是笑而不答。直到後來的一天那位送水的老人,送過水之後,對姥姥說:「今天咱們就把賬結了吧!整條街都沒幾家生意了。」

姥姥說:「也沒幾個錢,就算了吧!」

「哎!可沒那個規矩!」

「不幹送水了,那以後你可怎麼辦?」

「好在兒子也都起來了,我遲早也有真幹不了的那一天,不如趁早弄個小攤,賣點針頭線腦的,也行吧。」

姥姥拿出剩餘的幾塊水牌,交到老人手上,隨後又取回一塊,說:「這個我留個念想吧。」當年賣水是要先賣「水牌」,送一挑水交給送水人一個牌子以此方法結算。老人數了數牌子,退給姥姥一些錢,然後鞠了一個躬,說:「謝謝你老這麼多年的關照,特別是院里有了水管還賣我的水,這份情——我領了!領了!」我忽然發現今天老人穿的特別乾淨整齊,或許是想鄭重與老主顧道別,或許希望為自己的幾十年送水生涯畫上個完美句號。姥姥把老人送出房門,又目送老人的背影在大門口的消失,才返回屋裡。

我不知道這位老人可否是北京最後一位送水工,只是隱隱地感到這個「行當」有了大變數,而今天回憶起來,我或許無意間見證了這個行當的最後消亡。

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隨時都會有許多東西被歷史淘汰,同時又會有許多新的東西產生,歷史就是在這新舊交替的不斷循環中發展,從而推動歷史的車輪前進。

虛竹先生

作者簡介

祖籍楊柳青,1950年生,原民主黨派機關宣傳處處長、東城區第九屆政協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北京東方書畫研究社理事,北京市西城作協、東城書畫協會等會會員。早年師從著名書法篆刻家劉博琴先生,學習書法篆刻,在六十年代書法作品曾獲北京少年書法比賽一等獎,此後先後在各種書畫比賽中獲優秀獎、一等獎、銀獎、特等獎等;在中央電視台、中國書協舉辦的「第三、四屆中國書法篆刻電視大賽」獲優秀獎。作品和個人簡介入選十餘部書畫集和名人錄;還在中國美術館等處展出;《市場報》《中國工商報》等刊物還刊載過介紹文章。

最好的讚賞是您的悅讀時間

空白

浩瀚銀河,歡悅匯聚,

每個人都是一顆璀璨的星。

寫作、閱讀、樂活、創造、交友、尋夢

……共同譜寫你我的光芒。」

輸入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銀河悅讀 的精彩文章:

雪:知己一人誰是——西嶺雪《一閃燈花墮》讀後記
魚石散人:雪落蒼茫

TAG:銀河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