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衚衕,大飯館

小衚衕,大飯館

北京的東城區,有許多很有名的衚衕。從北二環沿著安定門內大街一直往南,過了「交道口」路口,有一個「大路口」,因為那裡雖是南北主幹道,只有一條往東去的衚衕,卻也設了紅綠燈。那西東向的街道,叫做府學衚衕。

府學衚衕名聲在外,喜歡獵奇的人走進去卻要失望——灰牆青瓦,實在看不出什麼特別來。不過那一片灰色之間,可分辨出兩個不同尋常的建築:府學小學,文天祥祠。這兩個所在就是讓府學衚衕聲名顯赫的原因。

被北京人昵稱為「南鑼」的「南鑼鼓巷」,其實曾經也一樣青瓦灰牆。住在衚衕里的老百姓,每天要生活於斯,「口碑」從來都是「在外」,身在其中,早已見怪不怪,再說那口碑當不了飯吃。

直到後來許多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開始「開牆打洞」。自那以後,「南鑼」火了起來,成了外地導遊非常樂於帶著鄉親們開展「首都旅遊」的景點。

現在北京在大力整治「開牆打洞」,特別是二環內,「南鑼」沒有失去往日的嘈雜,也再見不到摩肩接踵。

府學衚衕少有破牆開洞,因為政府管得很嚴、不允許,得以保存下一份安寧。四九城裡的百姓過得是日子,不是「北京人」的虛名。現在日子好了,不能用粗茶淡飯形容平日里的生活,隔三岔五解解嘴饞,也是平日里的過活。

府學衚衕里,與中、北剪子巷的交叉路口,有一家餐館,就是我經常光顧的去處,京漂二十載有餘,吃了這家餐館十幾年,現在也一樣。

好吃的菜如同街頭偶遇的美女,眼睛受用、心裡很難留下痕迹。這家餐館自稱是雲南風味,被其吸引,一是的確味道很好,而且有幾道頗具地方風格的菜品;其次是在這裡看了很多故事,好幾次自己也成了故事中的角色。

餐館的老闆之一是位嬌小的北京女子,每次去,只要她在,總能聽到她熱情的招呼——很多外省到京的朋友都說過,聽北京人說話,很悅耳。

一次,風刮進耳朵里她與一位食客的閑聊,顯然是街坊,才知道她竟與我同歲,只是大我小一年。驚喜之餘,自此心裡常常稱她為姐,時間長了,這心裡的稱呼就叫了出來,惹來妻的一通揶揄,「你以為真是你姐了……」

一個周末的午間,與親戚一起進餐。嘴裡的愉悅總是不能到位,卻又找不出飯菜的毛病。恍然明白:旁邊一頭矮胖的婦人,沒完沒了絮絮叨叨——原來她等著拿走點的飯菜。抱怨首當其衝的自然是普適的理由——做菜太慢。這女人便把自己的焦慮往外轉移——開始埋怨起那天代班的店長、一個真有些雲南面貌的女服務員來。

她沒有膽量直接面對,便通過與一位食客對話的方式對這名女服務員指指點點、罵罵咧咧。一會兒是已盛進餐盒的菜比往日里少,一會兒是為了節省時間女服務員提前給她盛出的米飯量太少,「平時人家那個小夥子人盛飯總是多加一點,正好夠我們兩口子吃,這倒好……」

那姑娘滿是委屈,又給這女人盛了些米飯。沒想到這被廣東話稱為「肥婆」的得寸進尺,直接罵起來為何不拿筷子。女孩兒忍住了淚,嘟囔出北京罵人的代表作:「傻……」這可算捅了馬蜂窩,那女人聲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有餘,嗷嗷地,要找老闆評理:你是怎麼對待「上帝」的……

這麼一鬧,店裡所有的服務員都上來勸,一個廚師,口音聽起來也應該是「西南亞方言」,從後廚跑到大堂里來也跟著勸那婦人。不過,他說的話是盡量站到中間立場上明顯偏向那女孩子。

旁邊一桌,一位年輕人與一對外國面孔的男女進餐。也許如我一樣,享用飯菜的愉快被無端攪和,實在看不下去,便禮貌地說道:「您能否注意一點兒,您看,這兒有外賓……」

這下,給那肥婆找到了「出氣口」,轉過臉來沖著這小夥子嚷嚷了起來。顯然是得了大雜院兒里的真傳,不帶髒字,卻把人損得感覺自己若不殘缺不全、體無完膚就當不了這女人家祖宗一樣。

那婦人不知是明白了惹來眾怒、還是要做「戰術迂迴」,突然竄出餐館,沒了蹤影,買好的飯菜也沒拿。食客們正待恢復被攪得支離破碎的進食樂趣,又開始了焦慮——原來,那女人跳了進來,拽著應該是餐館的另一位老闆。

那店主是一位中年男人,高大結實。圓臉上毫無表情,卻掩不住忠厚——不知為何,讓我很是詫異,彷彿看到一個民工模樣的人滿口蘇格拉底、柏拉圖。

沒聽那女人絮叨幾句,他便回到:我認為這件事,如果不是你先罵她,她肯定不會罵你。我的店員我知道,沒人平白無故罵客人……

婦人得不著便宜,便耍起賴來,演一出「舌戰群儒」——其實別人都是勸她趕緊拿了東西走人,包括店裡眾多食客。

那女人拿了東西,罵罵咧咧往外走,沒忘了回過頭再損一下那位帶外賓進餐的小夥子:「好好吃您的,啊?!要不我再給您買瓶啤酒?」「酒」的尾音拉得很長,還變了聲調……

鬧騰了幾乎整個中午,店裡終於平靜,這讓食客們陡然對這頓午餐倍加珍視,飯菜好像更加香甜起來。

被捎帶上挨損的小夥子感慨了半天:「簡直是胡攪蠻纏、無理取鬧……」忽然轉臉沖著我說道:「您說是吧?我看您剛才臉色很不好看,也一直沒動筷子」

的確,憋悶了一中午,心裡早已火冒三丈,衝口而出:「她不是跟我,她要跟我鬧,早一腳給鴨踹出門去了……」我彷彿看到店裡的人紛紛點頭。

過了一周,同樣是周末,正好一位以前跟我吃過這家餐館的舊友到北京,點名要到這裡。也是中午前往。剛坐下,突然看到上周大鬧餐館的矮胖女人在店裡,甚至還站在同樣的位置——她又是等著拿走買來的飯菜。

我詫異之極,竟愣在椅子上,好久沒搭理朋友。不知怎的,自己心裡邊陡然生出極大的不好意思,覺得對不住店家,局促不安起來。

見過臉皮厚的——說錯了,「見過不要臉的,可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我鼻子里粗氣外涌,死命咬著下唇,腦海里反覆著那句地道的北京話:「瞧你那點兒出息……哼!」

本文圖片,使用了「百度圖片」中的一些。鑒於讀者的不確定性,如有異見,請有關方面與本文作者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漂二十年 的精彩文章:

TAG:京漂二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