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槍聲29:戰術對路卻丟了氣勢,多半要懸

槍聲29:戰術對路卻丟了氣勢,多半要懸

喜歡作者並希望關注TA請點作者主頁一、開心一下

開頭先給大家講個笑話,在遙遠的阿森納,中場那疙瘩有棵樹,它不會過人,沒有突破,既不會進球,也不能送上助攻。在過去的這場北倫敦德比中好像啥都沒幹,但是呢它又無處不在。這棵樹好像還會動,不然它沒法完成中場最多的觸球,也沒法送出最多的成功傳球,平時這棵樹還得能比別人看的遠,因為平均傳球距離比其他所有中場都多出四米以上,它還得足夠高,因為它包辦了中場幾乎所有的高空爭頂。進攻的鍋能甩給它,防守的鍋也能甩給它。這棵樹能提供的東西比較稀缺,看見它的時候還嫌不夠,但當你看不到它的時候又會罵人,這棵樹就叫「敬業福」

二、說下丟球

好了,不開玩笑,正兒八經說說阿森納的丟球。

槍手目前陣地防守的模式是很典型的區域防守,當對手皮球打向禁區前沿附近,模式向人盯人防守切換。基本除了前鋒之外的每個球員基本都會劃定一個模糊意義上的「區域」,它比單純的人盯人先進在於釐清了各自職責,在保證正面防守深度的同時,又減少了防守人失位帶來風險,減少體能消耗。

當然,實際比賽中不會如此教條的「丁是丁,卯是卯」,因為區域防守當中有處關鍵問題,就是當被防守球員C行將脫離上個區域A馬上要進去下個防守區域B時,由誰來招呼他?

兩種方案均可行:防守球員A跟住人嘗試干擾,以免C輕鬆出球,防守球員B保持間距,迎面卡住C向縱深的地面傳球路線。防守球員A直接放棄防守,防守球員B立即上前實施搶斷,B身後區域的隊友去卡住傳球路線。此之謂「防守層次」。

吹毛求疵的講,當熱刺左後衛本-戴維斯向內切時,要麼厄齊爾跟住人實施干擾,讓身後的扎卡來卡傳球路線;要麼扎卡看到厄齊爾根本不在位置上,就乾脆早點上前過來施壓,但是他腦子裡第一念頭是要攔截地面傳球,可當發現對手是要實施長傳而不是要嘗試直傳的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

只說這次防本-戴維斯的傳球,在兩個防守區域的結合部,兩人的默契沒經得起考驗。當然我上面也說了,如果非要吹毛求疵,這樣甩鍋也不是不可以。

因為話說回來,本場唯一丟球的「主要責任」還是凱恩,因為平胸而論這並不是一個絕對機會,因為防守球員不可能限制住對手所有的進攻起點,但是凱恩就是能在進攻終端,把不是機會的機會轉會為機會。再倒退一步看,中後衛科斯切爾尼被壓住沒能起跳,是在預判上出了偏差。而且模式與上一場如出一轍,那就是當球打到禁區,區域防守轉化為人盯人,人壓根沒盯住,個體對抗完敗。

而波切蒂諾現在的進攻招法其實就三招:1、埃里克森-登貝萊-特里皮爾在右翼展開行進間的傳遞配合,這是他們的強側;2、孫球王跑空位等待身後直長傳嘗試一對一強突小禁區,這是他們的弱側;3、當上述兩項都打不穿防線的時候,長球找凱恩,這是他們的殺手鐧。

阿森納本場基本上限制了1和2,最後問題出在了3上。

三、溫格的策略

解讀比賽的時候,總喜歡說一句話,足球是在區域爭奪中開始,在個體對抗中終結。影響區域爭奪效果的,是戰術,決定個體對抗質量的,是球星。所以經常有人把戰術的成敗直接對等比賽的勝敗,或者是拿比賽的勝敗反推戰術的成敗,我就不能理解。

打比方說,首回合踢熱刺雖然2-0,但我在槍聲中給出的結論是:阿森納並不贏在天賦,不贏在基本盤,甚至都沒贏在比賽內容。

首回合熱刺的戰術更對路,槍手的高位逼搶看似主動,實則身後漏洞百出,所以溫格在第20分鐘左右發現搶開局不成功之後,就授意整體陣型縮回去了。那一場勝利的關鍵在於穆斯塔菲通過定位球先拔頭籌,此後槍手才逐漸滾起了心理優勢的雪球,熱刺想要壓上但是又不能兼顧身後的空檔,而阿森納中前場極富有侵略性防守也讓對面的反攻缺乏足夠的流暢度。

熱刺上一場的輸法,一如本場的阿森納。

本場,溫格上半時的戰術是相對成功的。三後腰、姆希塔良和蒙雷亞爾在左翼對埃里克森-登貝萊-特里皮爾這條強側通道的限制比較到位,姆希塔良這場上去比較狼狽,其實就跟在曼聯時是一樣的,需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本方半場的防守,不停地去限制別人的進攻,而不是打出自己的節奏,那麼他雖能執行到位,但是非常狼狽,而且體能消耗太大了。

上輪姆希塔良的防守態度很積極,防守數據也很好看,這也許給了溫格勇氣,讓他選擇用亞美尼亞人去限制一下特里皮爾。所以溫格這是個很具備針對性的調整,起到了一定效果。

這部分能解釋為什麼把姆希塔良放左路,另外一個影響因素恐怕是奧巴梅揚,本場踢得更像是一個左邊鋒,他集中衝擊的是熱刺小將右中衛桑切斯的身後。溫格既想壓制熱刺的右翼通道,又想讓多特雙子星組合在對面右中衛桑切斯的身上做點文章。

上半場阿森納通過深度防守,防線主動收縮,讓渡了控球率和進攻的主導權,是想要抓住熱刺身後的大片空檔,打出快速進攻,姆希塔良-厄齊爾-奧巴梅揚上半場形成過經典的3打2快速進攻機會,可惜最後球沒能傳出來。

看一下解圍區域圖示,基本上可以判斷雙方的防線深度。

阿森納幾乎所有解圍都在禁區之內,而熱刺的大部分解圍都在禁區之外。熱刺槍手讓渡球權之後,確實有能力在對方防線身後的空檔做文章,但也要看到,上半場球隊浪費了決定性的機會。

也正是這些關鍵機會未能把握住,讓阿森納在這場德比當中沒能儘早建立起心理優勢。

這就是深度防守猥瑣戰術的一體兩面,當你沒能在對方半場利用好這些機會的同時,你在本方半場就需要不停地接受對手的施壓和轟炸。

比方說,熱刺與阿森納成功爭頂次數16-13其實相差不大,但是為什麼大家看球時的印象,都覺得熱刺的轟炸這麼有威脅,那就是因為大部分的高空爭頂都在阿森納的半場:

雙方成功爭頂、爭頂成功率、對方本場和本方半場爭頂次數。發生在破廠半場的爭頂是對方半場的三倍。

雙方爭頂次數分布

你的心理要不停地承受這些蹂躪,對方每一次有威脅的進攻可能都會是一次心理上的打擊,讓你變得更緊張、更急躁,乃至於喪失信心。

所以,我能理解溫格本場的(特別是客場作戰)戰術思路,但是內心深處並不認同溫格這樣放棄以我為主,拾起猥瑣防守的策略(2015年也是這個時間輸給熱刺,我寫了這篇《強強對話中,讓渡球權猥瑣反擊並非萬能葯》)

德比戰打的是雞血,打的是氣勢,戰術再正確,士氣被壓下去了,多半要懸。

四、這個策略有什麼問題?

前面說了,波切蒂諾的三板斧:1、埃里克森-登貝萊-特里皮爾在右翼展開行進間的傳遞配合,這是他們的強側;2、孫球王跑空位等待直長傳嘗試一對一強突小禁區,這是他們的弱側;3、當上述兩項都打不穿防線的時候,長球找凱恩,這是他們最後的殺手鐧。

阿森納本場的戰術策略,在左翼基本做到了對1的限制,貝萊林雖然狼狽,但是基本上也遏制了2孫球王的無腦突破。

與賽後很多批評貝萊林的聲音不同,我認為大頭本場是遏制熱刺弱側攻勢的關鍵,三次搶斷全部成功,基本上沒給孫球王像樣的機會。

所以最後問題出在了3上。

腸哥在之前解析利物浦限制熱刺時,也強調了這一點,范戴克空霸一般的存在,基本上掐斷熱刺其他球員找凱恩的聯繫。而且因為克洛普是主場作戰的關係,所以策略是積極的高位壓迫,熱刺獲得的機會就不多。

而阿森納這邊沒能防住,還險些讓凱恩再次得手。

這體現了兩個差距:1、主教練策略(高位或深度防守)的不同,影響了了對方進攻機會數的多少;2、防守球員個體質量的不同,決定了對方進攻機會質量的高低。

阿森納的DNA是進攻,放低身段、猥瑣防守的姿態,擺出有針對性的防守或許有時湊效,比如當年2-0擊敗藍月亮,但總體來看,還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一方面是你主教練更擅長的不是這套,一方面是現在阿森納(兩個上搶型)中衛體系有缺失。

本賽季阿森納客場成績始終欠佳,跟這個DNA很有關係。客場比賽溫格很少授意球隊像主場那樣積極主動搶開局,即便搶下開局,也往往試圖先收縮一波,結果一縮就出問題,特別是在下半場前半段這個時間點,基本上也是槍手的一個體能和注意力的節點。

反過來說,熱刺在主客場的策略也不同,連續三場比賽,曼聯客場,紅軍主場,槍手也是客場,穆里尼奧是兩場都收縮,克洛普是兩場都主動,溫格是主場主動(但實際上戰術沒起啥作用)客場收縮,雙方之間策略的博弈也很值得大家玩味。

拉回到本場,溫格首個換人時間其實已經比較積極了,但採用的卻是逐次增兵的套路。事後諸葛亮的來看,這缺乏破釜沉舟的決心,因為雙前鋒其實還不足以讓阿森納能以更直接的打法去威脅熱刺的防線,等到你看85分鐘再上一個前鋒黑貝的時候,三前鋒反插雙中衛的身後,這個空檔就顯而易見了,中場球員不再過多參與地面滲透,而是直接採用直傳長傳打防線身後,進攻節奏就一下子變快了。

但很可惜拉克澤特錯失了一個絕對的單刀機會,而留給黑貝時間也不多了。

其實波切蒂諾上萬亞馬基本上就意味著他要穩守一球的果實了,溫格看到這個換人才決定把第三個前鋒換上去,還是太謹慎了。

五、大過年的給大家添堵了

輸了總歸是輸了,還是一場北倫敦德比。所以也沒啥好說的,給大家拜個早年吧。

以上就是本期「槍聲」的全部,再次感謝@塞斯克諾蘭 精彩的內容分享!也感謝區友們的支持與厚愛。

* 槍聲開放投稿,非常歡迎已投過稿的作者主動向「槍聲」投稿* 本文收到的全部投幣讚賞將平均支付給文章作者* 槍聲所載文章均系作者原創發表,謝絕轉載

勳章獎勵已啟動,摸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撲 的精彩文章:

熱身:謝維軍破門,泰達1-1匈牙利球隊
斯帕爾vs國米首發:伊卡爾迪和布羅佐維奇領銜

TAG:虎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