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永慶:我眼中的作家閻安

馬永慶:我眼中的作家閻安

黔春酒,曾經的人民大會堂特供酒,上世紀80年代產的我有,贈酒者閻安。閻安,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延河》雜誌執行主編。在當今的文學圈裡,閻安算得上眾所周知。我不能說《延河》沒有過輝煌,我只能說《延河》曾經出現過低潮,我高興地看到《延河》在閻安的精心打造下正在走向新的輝煌。我誇閻安是因為他的為人和我是《延河》的忠實讀者,而並不因我倆是老鄉,更不因閻安曾經照顧我在《延河》上發表過文章。

初見閻安,話不多,面部表情也少。聊幾句,鄉音在,鄉情長,於是親切感來了,話頭也多了。趁熱打鐵,趕忙送上拙作《酒趣禪緣》,閻安接受了,並急忙翻看了。共同的經歷、相似的感悟讓他產生共鳴,遂當即表示為我寫一篇評論文章。真誠、真話是作家的良心,閻安可謂言必信、行必果,他很快寫了一篇近萬言的評論文章,並在《美文》上發表。儘管他誇我有點言過其實,但總體上體現的是一個真實的我,客觀的我。我的新書《醉廬淘禪》出版,為了增加分量,我就把閻安誇我的文章《閱讀馬永慶》收入書中。就這樣一來二去,我和閻安的交往越來越多,感情越來越深,稱得上是長相知的老友了。

我看閻安,與其說他是作家,不如說他是詩人,更不如說他是有創新、有創意、有個性的文化人。我讀閻安的散文,易懂、隨性;我讀閻安的詩詞,難懂、深沉;我品閻安這人,個性鮮明、愛憎分明。總而言之,閻安既像守舊的傳統人,又像創新的現代人,更像跨時代的未來人。在他身上體現著文人的卓爾不群、體現著商人的與時俱進、體現著智者的開拓創新。一本雜誌雖小,法眼裡看的是天下眾生,心裏面裝的是黎民百姓。從古至今,官員風光、商賈富有,而文化人卻是大多數有良知者的嚮往並受到普遍尊敬。

我從過政,經過商,也寫過幾篇小文章,算得上亦官亦商亦「文人」,可骨子裡的我非常崇拜文化與文人。當官我不行,心太善;經商我不行,心太軟;作文我不行,才太淺。高不成低不就,最終一事無成。也因此我無比嚮往文化人,努力攀比文化人,虛心結交文化人,用盡心思把自己塑造成類似文化人的人。這不,閻安就成了我要虛心學習的人。

該曬酒了。

本文摘自馬永慶《千酒百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穆濤:由史官而史館
黑心食品千萬吃不得,盤點那些常見的黑心食品添加劑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