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他有多努力嗎?」——最強表哥慕容復
俠世界微信公眾號,中國最好武俠自媒體
「俠世界」之世說新語
《今古傳奇·武俠版》郵局訂閱代號:38-370
最強表哥慕容復
【文/禾心水】
喜歡看武俠小說的人,總繞不開金庸大師的巨作。喜歡金庸作品的讀者,總繞不開大師的兩大八卦和角色組成——女神和表哥。前者是金庸心尖上的肉,她是求而不得的夢,美麗聰慧、純真善良,在作品中化身王語嫣、小龍女和黃蓉;後者是金庸心窩裡的針,他是女神栽進去的坑,卑鄙狡詐、薄情寡幸,在作品中分身為慕容復、汪嘯風和衛璧。
女神,明確無疑指向夏夢——民國時香港影壇的絕代佳人,表哥則往往被附會為查良鏞先生的真表哥——徐志摩,民國文壇風流雅士。附會者言之鑿鑿,說徐志摩筆名「雲中鶴」,同《天龍八部》中四大惡人云中鶴;又說徐志摩高富帥的身份,同金庸小說中各位表哥,特別是慕容復的人物設定;再說徐志摩「渣男」往事,會同墜機而亡的際遇,暗符作品裡表哥的結局。
但一來,金庸先生生於大家庭,瓊瑤、錢學森、穆旦等亦是親戚,表哥人數眾多,單指徐志摩太過牽強;二來,「雲中鶴」一名,近代小說中多有使用,也只是徐志摩曾用筆名之一;三來,如果細究,金庸小說中特別喜歡diss的標靶,其實並不單有表哥,還有師哥。所以徐志摩是表哥原型的說法未免站不住腳,卻因花邊新聞的特質,廣為流傳。
真要細究,倒是很值得分析一下大師為什麼熱衷以年輕主角的同輩榜樣為反面角色,鍾愛於描寫各類渣表哥之餘,還創造了很多渣師哥,比如鄭克爽、宋青書、岳不群、楊康之流。也許金庸大師的過往中,真的隱藏著什麼被優秀的師兄表哥——這種「別人家的孩子」,全面碾壓的童年陰影。
咳咳,走遠了。單從女神與表哥這樣的角色設定來看,即使大師的傑作,也無外食色性也,脫不開「屌絲逆襲」的套路。升級打怪拿裝備,功成名就娶女神,深深刻在雄性基因里。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少了情敵——表哥的存在,往往不能凸顯人性之複雜,故事之磅礴,江湖之弔詭。
在這一群表哥里,貢獻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天龍八部 》里的慕容復。甫一出場,他便是「二十七八歲年紀,身穿淡黃輕衫,腰懸長劍,飄然而來,面目俊美,瀟洒閑雅。」光是相貌傑出不算,慕容復還在崔百泉、黃梅僧、甚至神仙姐姐等各路角色嘴裡誇了個遍,又是「北喬峰,南慕容」,又是家學淵博,有著神乎其神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更是風雅無雙且多金,以致於連婢女都住在參合庄的「聽香水榭」和「琴韻小築」,最妙的是膝下四大家臣、府中天下藏書、身邊痴守著神仙姐姐……這樣的設定,慕容復真可謂是高富帥之光、傑克蘇本蘇了。
無怪同為高富帥的段譽,「一見之下,身上冷了半截,眼圈一紅,險些便要流下淚來,心道:『人道慕容公子是人中龍鳳,果然名不虛傳。王姑娘對他如此傾慕,也真難怪。唉,我一生一世,命中是註定要受苦受難了。』」
然而帥到這種地步的慕容復,也並非完美。《天龍八部》里的慕容復住在姑蘇城外燕子塢,也就是今天的蘇州,但歷史上的慕容一族卻是不折不扣的東北鮮卑族人。沒錯,翩翩佳公子慕容復,如果真的如書里描寫一般對大燕的傳統和復興有超強執念,那極有可能一口大碴子味兒的東北話,也會被作為帝國的一項光榮傳統被他繼承下來。於是風流倜儻的慕容復,初次在珍瓏棋局正式登場,搖著摺扇,瞪了一眼段譽:「你瞅啥?」
請不要因為口音接地氣,就反過來質疑慕容復不夠fashion。如果不是三國時期東北鮮卑族的酋長莫護跋,酷愛時尚,總是戴著一頂時興的「步搖帽」,世人也不會將「步搖」的古音誤傳為「慕容」,慕容一族也不會因此得名。由此可見,改變歷史的不光是英雄,還有英雄超高的時尚品味。莫護跋,這個司馬懿伐東北時的助拳小弟,這個魏廷封賜的率義王,如果早想通此關節,說不定早就改行當時尚博主,發表10W+熱點文章《致loser:沒有大貂金鏈步搖帽的人生,不配稱霸天下》。
如果只有對時尚的敏感度,還不過是得了風雅的皮毛。偏偏慕容一族還能將這個姓氏演繹出「慕二儀之德,繼三光之容」的深刻含義。這其中,「二儀」為「天地」,「三光」指「日月星」,都是代指中原,含蓄地表達自己雖地處偏隅,但是仰慕並繼承中原文化,是為「慕容」。
就這樣,從莫護跋誕生的公元238年到《天龍八部》發生的公元1094年前後,歷經八百多年的歲月,慕容一族終於沉澱出一位內外兼修的濁世佳公子——慕容復。這可不是一位甘願混跡於風月場的冠玉公子,也不是一位博出名望就會滿足的英雄,他的隱藏身份是大燕國皇室的單傳後裔,肩負於大燕滅亡近700年後復興大統的重任。
那麼,慕容復這樣的完美設定,為什麼放著大好的言情路線不發展,非要挑戰地獄模式的復國副本呢?
要知道以古人的早婚早育,20年一代人,近700年可以繁衍至少35代。歲月已經走過了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來到北宋。這35代人卻始終以一種堪比「愚公移山」的執念,將全部心思都集中在復國大業而未能成功。這個復國副本的難度,簡直就是驚天地泣鬼神。但慕容氏好像一群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二傻子,不知放棄。慕容博甚至還給自己兒子取名 「復」字,寄託對於他能復國成功的殷切厚望。連慕容家親戚,王語嫣老媽李青蘿都看不下去,譏諷道:「她慕容家幾百年來,就做的是『興復燕國』的大夢。」
這裡面除了作者大大嚴苛的設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歷史上真實的慕容復,或者說慕容一族真的是這樣一群超級執念的集合。
慕容一族在時尚率義王莫護跋之後,自其重孫起一分為二,成為兩大板塊:吐谷渾與「燕」政權。「燕」政權又按照政權建立和顛覆時間分作前燕、後燕、西燕、東燕,以及慕容家養子高雲(漢人馮跋擁立)建立的北燕。
前燕被同為五胡之一的氐人所建立的前秦滅亡後,慕容貴族紛紛投降為前秦的將領。所謂良禽折木而棲,國破投降也屬稀疏常見。但慕容們不是常人,對前秦輝煌的追憶成了這代人的共同記憶。兵法有云:「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兩軍對壘,還講究打鐵趁熱,慕容家復辟皇權之心卻永不褪潮流。他們抓住機會,等待前秦在淝水之戰中落敗後,揭竿而起,有了後燕和西燕。後燕和西燕亡後,又立南燕。南燕被東晉滅掉,又由慕容家養子再建北燕。
這已經不是一般意義的執念了,這簡直就是中二。可怕的是這些政權可不是拉虎皮扯大旗的佔山為王,尤其其中的前燕後燕,都是當時中國極有實力稱霸北方的強勢王朝。能夠在東晉十六國——史稱五胡亂華的大亂世,屢次殺出重圍,在一百年的時間裡反覆建立四次皇權,連自己的養子都沿襲了對皇朝復辟的野心,慕容家不可謂不厲害,簡直是中二中的中二。
無怪東晉權臣劉裕在滅掉南燕之後,想起慕容家永不墜落的野心就頭大,索性把活捉的三千慕容家族成員全部斬首。從此,斗天斗地的慕容氏才徹底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小說中慕容博吐槽慕容復:「你高祖有兒子,你曾祖、祖父、父親都有兒子, 便是你沒有兒子!嘿嘿,大燕國當年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何等英雄,卻不料都變成了絕種絕代的無後之人!」,以此激他不在少室山自盡,以免斷了皇族血脈。慕容家人丁單薄不是一個刁難配角的設定,正是金庸大師對史料劉裕屠三千慕容的合理演繹。
今天我們常說:「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但對於講求血統純正的皇權,子孫不旺,只會增加後繼無人的風險。如果你有一天,穿越成了慕容復,一定要謹記廣開後宮,生上一打孩子,就是對復興大業最大的功績。善哉,善哉。
解決了繼承人問題,你難免要教育小朋友們繼續為復興大燕奮鬥終生。那麼究竟慕容復要復興的是哪個政權呢?
按照史料記載,真實的慕容復是吐谷渾的第十八位君主,亦名吐谷渾復,記載於《新唐書·西域上》——「貞元十四年,以朔方節度副使、左金吾衛大將軍慕容復為長樂都督、青海國王,襲可汗號。復死,停襲。吐谷渾自晉永嘉時有國,至龍朔三年吐蕃取其地,凡三百五十年,及此封嗣絕矣。」
吐谷渾這個政權,在林林總總的「燕」政權粉墨登場時,一直巋然不動,跨越兩晉、南北朝和隋朝,橫亘300年時間,據說最後化身為今天的土族。它可以說是更為恆長穩固的存在,但始終缺少「燕」政權們,對於復辟的一根筋。
小說中,慕容復一脈是後燕最後一位皇帝慕容寶的後裔。連姑蘇慕容所居住的參合庄,修鍊的參合指,都指向後燕轉衰的參合坡之戰。所以,慕容父子圖謀的應當是恢復輝煌鼎盛的前燕後燕,但鼓舞他們的是一群不知疲憊的慕容中二老中青們。
僅以文中出現的慕容家族成員示意。
由此推知,慕容復的原型正是這群中二老中青們的集合。譬如他的英俊外貌,在其祖身上並不鮮見。慕容一族慣出美男,有位美貌到逆天的西燕皇帝慕容沖,生生將前秦帝苻堅掰成半彎。慕容沖12歲時前燕國破被俘,和姐姐一併侍奉前秦帝苻堅長達13年,盛寵不衰。時有長安童謠唱道:「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 後因王猛勸諫,慕容沖被苻堅就送到阿房宮。長安人又傳唱:「鳳凰鳳凰停在阿房。」而慕容沖的小字正是鳳皇,苻堅的寵愛便演變為在阿房宮種下的數十萬株梧桐和竹子以匹配他鳳凰的高潔身份。
慕容復繼承自血脈里的外貌,自然毋庸置疑,要不怎麼引得神仙姐姐心心念念、寸步不離。但是他真的帥得強過段譽許多嗎?其實在全書後期,金庸借慕容家臣公冶乾之口對王語嫣說:「說到相貌英俊,兩人倒差不多。」但慕容復輸在整日憂心復國,缺少男人最重要的瀟洒大方的氣度。而段譽心思單純,「胸襟寬廣,風度閑雅,人中罕見」。
即便段譽年幼慕容復八九歲稍顯稚嫩,在自己面前又總是「手足無措,魂不附體,成了個傻不里幾的大傻瓜」,但在身處三角關係中心的王語嫣還是認可公冶乾看法的,忍不住在心裡吐槽「表哥最近有了一兩根白頭髮,我必須假裝瞧不見,免得他不高興。」
說得形象點,段譽是個心思純澈的陽光小鮮肉,慕容復則是苦大仇深的中年人。好看是好看,但這種中年人的戲份最難拿捏,發展得好是人見人愛的大叔,發展不好是略顯油膩的師傅。
彼時慕容復站在這個分水嶺上尚不自覺。他雖然自我安慰「要我覺得真正快樂,那是將來,不是過去。」但他的目光從未放在未來,而是終日憂心如何步步為營,以小博大,趕忙把自己的每一個資源充分變現。
這其中的一個重要資源就是「南慕容」的響亮名號。「北喬峰,南慕容」是《天龍八部》給慕容復定下的調子,看起來是贊他和喬峰「中原人傑」,其實贊的是慕容世家,而非慕容複本人。這其中值得大書特書的有兩位,一個是遼東戰神慕容恪,另一個是後燕開國皇帝慕容垂。
慕容恪是猛將,不但領兵雄踞東北,也讓前燕的勢力深入中原,逆轉了中原戰局。更難得他亦是忠臣,終其一生侍奉三帝,為前燕由弱到強立下汗馬功勞。連他臨終時,還能為國遠慮,拋除成見,認真推薦繼位人選——當時飽受白眼的五弟慕容垂。這等功績和完美人品,連李鴻章忍不住雙擊666,點贊道「晉人喜慕容儁之沒,豈知慕容恪之更勝耶。」,嘲笑當時西晉聽說慕容儁死了高興壞了,心想這麼厲害的人都沒了,這局穩了,沒想到又來了個更牛逼的慕容恪。
但在慕容復和慕容博的心中,完美的慕容恪還不能算作夢想導師,靈魂idol。真正能讓他們奉為黑暗人生中的長明燈,指引方向的,應當屬其直系先祖慕容寶的父親,亦是慕容恪眼中的君王之選——慕容垂。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少有功勛,因為深得父親喜愛,前半生為親族嫉妒排擠。這種來自至親的擠兌,也許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慕容一家都是資格的顏控。慕容霸雖然厲害,但年幼時騎馬摔缺了門牙,因而損了面相,連名字都被兄長從慕容霸改為「


※「人海之中,找到了你,一切變得有情義。」——《江南七怪的情與義》
TAG:俠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