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腳腫腿腫的低蛋白狀態怎麼破?

腳腫腿腫的低蛋白狀態怎麼破?

經常會在腫瘤病友交流群里看到病友詢問患者小腿、雙腳浮腫怎麼辦,細問之下,一般都是長期卧床、食欲不振、吃不下飯的患者多發生此類情況,也有因為抽取胸腹水、蛋白質丟失過快造成的。

此時的患者,很可能正處於低蛋白血症的狀態。那麼低蛋白血症是什麼?具體有什麼表現?是怎麼引起的,又能不能逆轉呢?

低蛋白血症是什麼?

低蛋白血症,顧名思義,是指血液中蛋白質減少至正常值以下。一般認為,通過血液檢測到血漿總蛋白<60g/L 或者血漿白蛋白<35g/L,就屬於低蛋白狀態。

低蛋白血症從何而來?

很多患者發現自己存在低蛋白血症,是因為出現了腳腫腿腫的癥狀。這種浮腫又稱營養不良性水腫,是一種營養缺乏的特殊表現。當血漿白蛋白減少時,有效滲透壓減低,使組織間瀦留過多的水分,而出現浮腫,浮腫嚴重時可出現胸水及腹水,發展到後期負氮平衡使皮下脂肪和骨骼肌顯著消耗,患者便會日益消瘦,嚴重者呈惡病質狀態。

低蛋白血症產生原因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個:

1、蛋白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各種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厭食,如嚴重的心、肺、肝、腎臟疾患,胃腸道淤血,腦部病變;消化道梗阻,攝食困難如食道癌、胃癌;慢性胰腺炎、膽道疾患、胃腸吻合術所致的吸收不良綜合征。

2、蛋白質合成障礙。各種原因的肝損害使肝臟蛋白合成能力減低,血漿蛋白質合成減少,典型表現是前蛋白指標明顯降低。

3、長期大量蛋白質丟失。消化道潰瘍、痔瘡、鉤蟲病、月經過多、大面積創傷滲液等均可導致大量血漿蛋白質丟失。反覆腹腔穿刺放液、終末期腎病腹膜透析治療時可經腹膜丟失蛋白質。腎病綜合征、狼瘡性腎炎、惡性高血壓、糖尿病性腎病等可有大量蛋白尿,蛋白質從尿中丟失。消化道惡性腫瘤及巨肥厚性胃炎、蛋白漏出性胃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等也可由消化道丟失大量蛋白質。

4、蛋白質分解加速。長期發熱、惡性腫瘤、皮質醇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使蛋白質分解超過合成,而導致低蛋白血症。

小身板、大價錢的白蛋白~

出現低蛋白血症怎麼破?

如果腫瘤患者在抗癌的道路上堅持得足夠久,就幾乎難以避免地出現低蛋白血症。這是因為,晚期腫瘤患者食慾下降,飲食攝入過少,腫瘤快速生長又消耗了大量的營養,導致合成白蛋白的原材料不足。惡性腫瘤複發轉移,使機體長期處於系統性炎症反應狀態中,血管通透性增強,白蛋白外移和分解增加。

另外,白蛋白主要在肝臟合成,一旦出現肝臟轉移瘤、肝硬化和肝功能下降等也會導致蛋白質合成能力下降。令人頭痛的惡性胸水、腹水的持續引流抽液也會導致白蛋白的迅速丟失。

再加之患者普遍存在營養不良狀況,與營養不良息息相關的低蛋白血症一不注意就會找上門來。所以對於低蛋白血症的發生,患者和家屬一定要引起重視。

低蛋白血症的處理,應該以治療病因調整營養同時進行:

1、危重患者的藥物治療

對於情況緊急的危重患者需要積極就醫治療,針對病因,臨床上一般採用輸注人體白蛋白或血漿等手段。人血白蛋白主要起到糾正低蛋白血症、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增加有效血容量的作用。但是由於其價格昂貴,再加之過多輸注白蛋白對人體無益,反而會使白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導致分解加速,所以,對於癥狀緩解了的患者來說,合理的腸內營養支持和鼻飼勻漿膳可作為後期的營養改善手段。

2、及時的營養支持治療

延遲營養支持將導致危重患者迅速出現營養不良,且難以被之後的營養支持糾正[1]。所以對於連續五到七天無法通過經口攝食達到營養需求的危重患者,應當及時給予營養支持治療

外源性營養支持治療可選擇腸內營養液(之所以稱之為「治療」,是因為專門的腸內營養液屬於「特殊醫療用途的食品」,按照處方葯管理),其優點是營養配比均衡、熱量便於計量。外源性營養支持的劑量在危重病的初期為每日83.68~104.60kJ/kg,在合成代謝的恢復期為每日104.60~125.52kJ/kg。嚴重營養不良的患者應接受每日104.60~125.52kJ/kg的腸內營養,如未達到這個熱量供給的水平,就應再通過腸外營養補充。對於病程較長、合併感染和創傷的危重患者,在應激與代謝狀態穩定後營養支持的量需要適當的增加,熱量供給控制在每日125.52~146.44kJ/kg,否則將難以糾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

富含高蛋白的各類食物~

3、飲食調節

對於尚有自主經口進食能力的腫瘤患者,可以供給高白質食品或營養品,依年齡、食慾與併發症的性質決定其用量。如沒有合併胃腸疾患,可迅速加量,於數日內達到蛋白質每日2~4g/kg;如兼患痢疾或腹瀉,則應緩慢增加蛋白質含量,使消化能力逐漸適應。對於嚴重的營養不良患者,切忌驟添加大量蛋白質,以免引起消化不良。飲食的總熱量要高,還需各種維生素及鐵質,預防或緩解其他營養缺乏的併發症。對嚴重水腫病例,應暫時限制食鹽,待水腫消退後,應及時恢復食鹽量,以免食慾減退而不能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1] 石俊,靜如.危重患者腸外腸內營養支持應注意的若干問題[N].中國醫學論壇報,2007-01-11(08).

四、低蛋白血症能逆轉嗎?

如果營養支持治療得當,低蛋白血症是可以逆轉的。在這裡分享一個令人振奮的逆轉案例:

張阿姨是一位晚期卵巢癌患者,由於腫瘤壓迫升結腸造成完全腸梗阻後送醫,進行了外科急腹症手術,截取部分腸道後在回盲部實施了造瘺。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病情的迅速發展,張阿姨幽門部位又因腫瘤壓迫完全梗阻。

由於短期內完全禁食、營養攝入不足,加之腫瘤消耗、手術創傷、定期抽取胸腔積液等原因,張阿姨迅速消瘦、浮腫嚴重。

在醫生的建議下,張阿姨在造瘺處插管,進行管飼餵養,每天將腸內營養液瑞能(葯監局批准的唯一一種專用於腫瘤患者的營養液)經泵注入腸內。同時,其家人每天將牛肉、蔬菜等食物打碎後使用注射器注入管內。

腸內營養液瑞能和它的兄弟瑞代(適合糖尿病患者服用)。

經過一個月精細照顧後,張阿姨的體重得到了回升,浮腫狀況也明顯好轉。由於不能有效解決幽門梗阻情況,六個月來張阿姨一直使用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加膳食輔助,不僅體重恢復到正常水平,各種檢測指標也都合格。

腫瘤的進展令人無可奈何,但通過精心護理恢復良好的營養狀況卻是切實可行的。願患者朋友們吃得好一點,讓抗癌的道路輕鬆一點~

參考文獻:

周國超.低蛋白血症的研究進展,貴州醫藥,2015年3月,第39卷第3期.

陳猛,周月紅.綜合性醫院在低蛋白血症患者中合理性使用人血白蛋白的回顧性調查,中華全科醫學,2016年11月,第14卷第11期.

郭銀燕.谷氨醯胺對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的臨床研究,臨床肝膽病雜誌,2007年第23卷第6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與癌共舞 的精彩文章:

TAG:與癌共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