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回家第一天是國寶第三天是害蟲?

為什麼回家第一天是國寶第三天是害蟲?

盼星星盼月亮,我們和父母終於盼來回家團聚,大家終於可以其樂融融相親相愛一家人了,可是「花無百日紅」,不出三天就會事與願違產生小摩擦。父母嘮叨我們整天就知道玩手機、連自己的房間都不整理、早上叫了300遍都不起床,我們埋怨父母跟不上潮流不理解年輕人的世界。你,躺槍了嗎?

在家庭內部矛盾鬥爭這方面,瓜姐作為一個老實巴交又倔強的孩子,可是有一大把辛酸淚。

小時候瓜姐和姐姐同為農村留守兒童住在阿婆家,每次肚子餓了,瓜姐總是直男癌地對阿婆說:我餓了,阿婆快給我做飯!農村農活多,阿婆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我不會次次都得到耐心的關愛。而姐姐則聰明的多,她總是會撒嬌賣萌:阿婆~我想吃你做的飯了~阿婆聽了總會樂的屁顛顛地給姐姐做好吃的。像我姐姐這樣的孩子,誰見了不想親親抱抱舉高高呢?

同樣的話語,用別人樂於接受的方式傳達自己訴求,簡直應該被列為一種生存技能。

前天瓜姐的爸爸下班後頂著滴水成冰的寒冷,騎摩托車去菜市場買回了幾條大魚。回家後就抱怨為什麼我媽有空也不去買,他下班時間太近了…瓜姐愛母心切,趕緊替我媽回:我媽買了你又不放心嫌不好!(我爸控制欲特彆強,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兒他都喜歡做主)我爸聽了滿臉黑線怪我瞎說。事後瓜姐越想越不對啊,透過現象看本質,爸比作為勤勞的小蜜蜂只是想被表揚一下的!哎!我這張臭嘴呀,當時應該得了便宜還賣個乖:我爸眼光好口才強,會挑魚能砍價,爸爸買最放心了!

就像芒果宓說的那樣,理解他人的話語要結合前因後果換位思考,而不是氣急敗壞斷章取義,才能化干戈為玉帛,而不是火上澆油激化矛盾。

面對我們最親的親人,我們當然可以卸下防備,開門見山有話直說,但是人心都是肉長的,越是親近的人,越是值得我們溫柔以待。孔子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為孝乎?」對於孝子來說,難的是對親人一直保持和顏悅色的態度。有了,晚輩去出力完成了;有了酒食,就讓長輩吃喝,這難道就可以說是盡孝了嗎?孝順孝順,不僅在於孝,更在於順,順著長輩的意思來,避免正面衝突,是聰明又可愛星人的選擇~

作為大學生我們常會遇到父母抱怨我們亂花錢的情況,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呢?瓜姐的一個朋友生活費特別多,父母打電話說:問了別人家的情況,都沒這麼高的生活費。別人家的孩子簡直就是我們的天敵有沒有!朋友乖乖地回答:我餓呀,我吃飯花的多。兒行千里母擔憂,豈有讓寶貝孩子吃不飽的道理,這個理由太無敵了,父母表示無法反駁!!

父母始終與我們隔著一個時代,也許面對新潮與時尚他們落後了保守了,我們的很多想法他們不理解,然而自認為是、事實上也是的新時代新青年的我們,不是應該更加包容更加開闊么?哪怕是多說幾句好聽的話,多給幾個笑臉,父母就開心的不得了了。

再說遠一點,我們終有一天人在江湖,也需要鍛煉自己鬥智斗勇的經驗、有勇有謀的能力。

快過年了,祝大家都過個開開心心,所有的願望都實現!

快來分享你的精彩故事吧~

喜歡就點贊告訴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遵規,才能健康快樂
來用電飯鍋蒸個面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