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將生活過好,也需要持續的刻意練習

如何將生活過好,也需要持續的刻意練習

NO°

/55

Sunday, 11st Feb 2018

小11 說

任正非說:

在大機會時代,

千萬不要機會主義。

想避免機會主義,

就要把每一次意外都當做一次機會,

去規避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種投機行為。

昨天發生了一件小事。

早晨起床,我習慣性打開手機,一邊自動播放著音頻,一邊自顧自的去刷牙洗臉。

沒一會兒突然聽不見任何聲響,於是我從桌上拿起手機,連按了幾次開關鍵都毫無反應,我猜想可能是手機沒電了,並按順序做了以下幾步操作:

1)馬上接了外部充電器,大概等了10分鐘,屏幕上卻沒有任何顯示。

因為按照常理來說,手機自動關機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充電後,無論是否開機屏幕上都會有一個電池節正在充電的提示。我隱隱覺得手機可能出了問題。

2)再次嘗試開關機,手機依然黑屏絲毫無反應。

3)上網詢問度娘,按照開關機鍵+home鍵同時長按20s的方法進行操作,但手機照舊紋絲不動。

這個時候的我,內心開始泛起抵抗情緒。心存一絲僥倖,找了兩名從業互聯網的男性朋友求助,期望獲得一鍵直達的解決良方。

但好運未發生。方法還是那個方法,而黑屏也依然是那個黑屏。

到此為止,我不得不接受手機徹底當機的事實。而在上述的整個過程中,手機一直沒有斷充。

4)接著我憑頭腦中的第一感覺,沒有思考匆忙去了最近的蘋果體驗店。臨走前,和原定好見面的朋友草草交代了一下,取消了約會。

到店後,和店員經過一番溝通,被告知需要提前預約,再到指定維修點進行技術檢測(體驗店做不了),確定問題,最後再看情況進行修理。至於修不修得好,不一定。

幸運的是,恰逢當天下午有個空擋,店員幫我成功預約,我可以直接過去維修。

5)在經過路程、等候、檢測、維修等近5個小時的一整套標準化流程之後,換下了損壞的電控片和屏幕,我的手機終於恢復正常。

當時聽完我對事情的大致描述,工程師推斷問題可能是這樣發生的:

控制屏幕的電路首先出了故障,使得任何手動操作都無效,屏幕一直處於黑屏;接著,由於我的錯誤充電,使得電流太大直接燒毀屏幕。

最後,工程師對我在這方面常識的匱乏表達了充分的驚訝,也同時誇讚我夠好運,因為最壞的結果是手機的主板都徹底被燒毀。

所以,更準確的說,這個故事的結果一半是意外災害,另一半則是人為傷害。

不知道大家在看完我對整件事的還原有什麼想法?

或者有沒有注意到一些可以改變事情發展結果走向的細節?

1)如果我具備一定的相關生活知識,那麼屏幕燒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為手機出現異常狀況後通電,只會增大故障後的受災面積。

2)即使出於無知,無法完全避免,但在我做完第2步的操作,也就是確認了手機不是因沒電而黑屏這個事實之後,應該斷電。

這個時候屏幕保持完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儘管具體概率沒辦法精確計算。

3)如果我沒有憑感覺直奔體驗店,而是預先在網上查詢售後維修方法,那麼我可以避免往返體驗店以及奔赴維修點所耗費的額外3個多小時路程時間。

因為事後店員告訴我,預約維修可以自行在網上操作,從進入頁面到點擊成功,僅需2分鐘。

所以,完善了部分細節,你會發現這個故事會有發展出一個可能的新腳本:

一覺醒來,天降意外,我發現手機黑屏,在多次死戳開關,呼救度娘,重啟無果後,我無奈的接受了現實。

痛定思痛,趕緊上網搜索,預約了最早的維修時段,在等候出門的這段時間裡,聯繫朋友說清緣由,查詢路線,順帶看了其他品牌的新手機(若是黑屏需要返廠或手機徹底掛了),免去後顧之憂。

在剩餘時間裡,對於手機的事情我已經盡人事,也就可以安心,聽天命,去專心做其他事。

而結果是:我免去了擔心、路途折返等消耗注意力的無謂時間和心理損耗,節省了1000多元的換屏費,最大程度降低了爽約給自己帶來的信用違約成本。

這,是一個最優假設下的完美情景。

當然,現實並不可能按我的所想所願去發展,就算是在新假設下的情景之中,也可能會因任何一個現在無法預料未知因素的加入,又會走出一個全新的分叉。

如同蝴蝶震動的翅膀,初始條件的一個微小的更改,都會推動事件軌跡的重新規劃。

很多人都會說何必那麼苛求,那麼精細?

不可預測的意外和看似隨機的偶然,在每個人的生活里都在變著花樣的發生,你又能如何,有選擇么?

有。

在下次遇到同類事件時,我可以調用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啟動思考,而不是一股腦的任由情緒牽制大腦;

可以模擬行動路徑把上述正常流程走一遍,而不是憑感覺和理所應當的「我以為」而錯判,並為此買單;

可以把所有能想到的嘗試都做完之後淡定的聽天命,而不是每一次都被意外搞得措不及防,落荒而逃。

就算手機最後完蛋,我也是在此時的短暫心疼,和下一次重複錯誤路徑的可怕後果中,選擇了損失較小的那一項。

如果生活如《阿甘正傳》里說的那樣,是隨機口味的巧克力組成,那麼我想我還是可以選擇。

可以選擇承接巧克力時的姿勢,可以重新定義每一種顆的口味,可以把難吃的想辦法吐回去......

人往往不是沒有選擇,而是不願為自主選擇的後果而負責。

因為後果和意外一樣,誰都無從知曉究竟哪一個對「追求確定性」生活目標的破壞力更大。

只是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意外的鍋可以丟給天,而選擇之後的鍋需要我們自己背。

但一旦鍋由自己背了,也就意味著你有了可以把鍋改造為灶,給自己煮頓美味佳肴的可能。

單單是這一份可能的存在,也就要比不可能更改的意外平添了幾分對生活的掌控感,不是么?

所以,關於生活有無選擇之爭,如果始終是盤踞在類似各種意外的發源地上,那將永遠會是個無解方程。

我想,要是人一直在不可改變的事情上拚命較勁,那永遠不可能看見自己的潛能有多大。永遠不會知道那些打擊過自己的「徒勞努力」,其實可以在能夠改變的地方,讓我們不斷逼近自己想要的人生。

而能夠正確區分出兩者邊界的人,靠的正是對意外不眷戀、在當下不困擾於繁雜、對未來不期迎,在生活事件中一次次刻意練習,不斷褪去自身企圖從生活中投機獲利的韭菜本能。

生活有太多東西可以學,

送上這首歌。

謝謝你們一直都在,

周末愉快。

? end ?

1加1是11

我是生活,生活也是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加1是11 的精彩文章:

有沒有一件事,讓你能樂此不疲的一直做下去?

TAG:1加1是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