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全球暢銷抗癌藥TOP10,有多少在我國已上市或在研?

2017年全球暢銷抗癌藥TOP10,有多少在我國已上市或在研?

2018年1月,GEN根據公開數據發布2017年前3季度全球暢銷抗癌藥TOP10榜單。讓人有些出乎意料的是Celgene的Revlimid(來那度胺)位居榜首,2017年前3季度銷售額接近60億美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16.1%;3款Roche抗癌明星產品,MabThera(利妥昔單抗)、Herceptin(曲妥珠單抗)、Avastin(貝伐珠單抗),則依次位列2至4位,但銷售額幾乎與去年同期持平;而銷售額增長較高的則是Merck的Keytruda(派姆單抗)、Pfizer的Ibrance(帕博西尼)、Bristol-Myers Squibb的Opdivo(納武單抗)、J&J和AbbVie (Pharmacyclics)的Imbruvica(伊布替尼),2017年增長率分別為173.3%、61.5%、45.6%和45.4%。TOP10榜單中,只有4個小分子化合物製劑,其餘6個均為生物製劑,共涉及11家製藥企業。

2017年前3季度全球暢銷抗癌藥TOP10品種銷售額共計接近400億美元,我們在感嘆這些藥物取得驕人業績的同時,不禁要問,其中有多少個藥物已經在我國上市?又有哪些藥物在研?

1

來那度胺

來那度胺是一種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套細胞淋巴瘤和有5q缺失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目前我國CFDA批准上市的來那度胺製劑只有原研Celgene的來那度胺膠囊(商品名瑞復美)以及雙鷺葯業生產的來那度胺膠囊。

近五年來我國來那度胺膠囊申報企業為數不多,截至2018年1月(CDE承辦時間,下同),只有齊魯製藥和正大天晴的產品進入上市申請待審階段,其他企業均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2

利妥昔單抗

利妥昔單抗是一種人鼠嵌合抗CD20單克隆抗體,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濾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瀰漫大B細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類風濕樣關節炎等疾病。我國CFDA批准上市的利妥昔單抗及其生物類似物製劑只有原研Roche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商品名美羅華),尚無國產生物類似物製劑上市。

上海復宏漢霖生物製藥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目前已處於上市申請待審階段,預計將會是第一個上市的國產品種。另外,信達生物、神州細胞工程的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物製劑均已進入臨床Ⅲ期,緊隨上海復宏漢霖生物製藥之後;而其餘數十家企業均處於臨床早期階段。

3

曲妥珠單抗

曲妥珠單抗是一種抗HER2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臨床主要用於治療HER2過表達的乳腺癌、轉移性胃癌或食管胃交界腺癌。我國CFDA批准上市的曲妥珠單抗及其生物類似物製劑只有原研Roche的注射用曲妥珠單抗(商品名赫賽汀),尚無國產生物類似物製劑上市。

目前國內曲妥珠單抗及其生物類似物的研發均處於臨床階段,尚無上市申請。嘉和生物葯業和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的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物已進入臨床Ⅲ期階段,其餘企業均處於臨床早期階段。

4

貝伐珠單抗

貝伐珠單抗是一種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臨床上用於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非小細胞肺癌等癌症。與曲妥珠單抗類似,目前我國CFDA批准上市的貝伐珠單抗及其生物類似物製劑只有原研Roche的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安維汀),尚無國產生物類似物製劑上市。

國內數十家企業的貝伐珠單抗及其生物類似物的研發目前均處於臨床階段,其中嘉和生物葯業、百奧泰生物科技、齊魯製藥、信達生物製藥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物均已進入臨床Ⅲ期階段,處於國內研發前列。

5

培非格司亭/非格司亭

非格司亭即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而培非格司亭是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是非格司亭的長效製劑。培非格司亭/非格司亭臨床上主要用於骨髓移植、癌症化療等各種原因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截至2018年1月,CFDA批准的國產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品規較多,共有批文69個;同時也有兩個進口品種,分別是Kyowa Hakko Kirin的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商品名惠爾血)以及Chugai Pharmaceutical的注射用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CHO細胞)(商品名格拉諾賽特)。而對於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製劑,目前也有兩個國產品種上市,分別為石葯集團百克生物製藥的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商品名津優力)和齊魯製藥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商品名新瑞白)。由於目前國內已上市品種已能基本滿足臨床用藥需求,所以目前我國培非格司亭/非格司亭在研品種較少。

6

納武單抗

納武單抗(Nivolumab)是Bristol-Myers Squibb研發的一種PD-1單抗抑製劑類藥物,商品名Opdivo。2014年7月,Opdivo率先在日本獲批用於治療晚期黑色素瘤,成為全球首個批准上市的PD-1抑製劑,2015年繼而在美國上市。Opdivo最初主要用於治療不能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以及轉移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但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腎細胞癌、霍奇金淋巴瘤、頭頸部鱗癌、膀胱癌等多種癌症。2017年11月,Bristol-Myers Squibb提交的Opdivo (Nivolumab注射液)的上市銷售申請獲得CDE承辦受理,是我國第一個提交上市申請的PD-1/PD-L1類藥物。

對於我國PD-1/PD-L1類藥物領域,企業研發較為活躍。信達生物製藥的信迪單抗IBI308上市申請正處於排隊待審階段;恆瑞、百濟神州已進入臨床後期階段;其他十餘家企業處於臨床早期階段。同時,除Bristol-Myers Squibb,外資企業如Merck、Roche、AZ等目前均有PD-1/PD-L1類藥物在我國開展臨床III期試驗。

7

伊布替尼

伊布替尼(Ibrutinib)是一種選擇性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製劑類藥物,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套細胞淋巴瘤等血液腫瘤。J&J和AbbVie (Pharmacyclics)共同開發的伊布替尼膠囊(商品名Imbruvica)於2013年在美國上市,2017年8月CFDA批准其在我國上市(商品名億珂),並由西安楊森製藥負責中國大陸的市場銷售。目前尚無國產伊布替尼製劑上市。

截至2018年1月底,我國約有十家企業的伊布替尼製劑進入臨床早期研究階段;對於其他BTK抑製劑類藥物,百濟神州的BGB-3111已經進展到臨床III期試驗階段,是目前國內研發進度最快的BTK抑製劑,導明醫藥、賽林泰、艾森生物、人福醫藥、恆瑞醫藥等企業的BTK抑製劑類產品均處於早期臨床階段。

8

派姆單抗

派姆單抗(Pembrolizumab)是Merck的人源化PD-1單抗抑製劑,商品名Keytruda,於2014年9月獲FDA批准,是FDA批准的第一個PD-1抗體藥物。與另一種PD-1抗體藥物納武單抗類似,派姆單抗最初主要用於治療黑色素瘤以及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目前也已廣泛應用於多種癌症的治療。目前Merck的Pembrolizumab注射液(MK-3475注射液)在我國正處於臨床III期試驗階段。

9

帕博西尼

帕博西尼(Palbociclib)是Pfizer研發的一種高度選擇性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6 (CDK4/6)抑製劑類藥物,商品名Ibrance。2015年FDA批准Ibrance在美國上市,臨床上主要用於與來曲唑聯合應用作為治療ER陽性/HER2陰性絕經後轉移性乳腺癌的一線治療,是FDA批准的首個CDK4/6抑製劑類藥物。

目前在我國範圍內,Pfizer的Palbociclib膠囊有一項國內臨床I期試驗和一項國際多中心臨床III期試驗正在進行中。而對於國內企業,則有包括恆瑞、康美葯業、正大天晴葯業等十幾家企業正在進行CDK4/6抑製劑類藥物的臨床試驗申報。

10

硼替佐米

硼替佐米是哺乳動物細胞中26S蛋白酶體糜蛋白酶樣活性的可逆抑製劑,臨床主要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和套細胞淋巴瘤,適應症與來那度胺相似。目前我國CFDA批准上市的硼替佐米製劑只有Janssen-Cilag (J&J子公司)的進口注射用硼替佐米(商品名萬珂)以及豪森葯業生產的注射用硼替佐米。

截至2018年1月底,我國已有包括正大天晴、海正葯業、奧賽康葯業、齊魯製藥等數十家企業正在進行注射用硼替佐米仿製葯的上市申請和臨床申請。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癌症已成為威脅全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全世界範圍內癌症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的態勢。與發達國家抗癌用藥以生物製劑為主存在較大不同的是,目前我國臨床使用的抗癌藥物是以紫杉醇和多西他賽為代表的化葯製劑為主,生物製劑佔比較少,當然這和我國患者支付能力、生物製劑藥品價格和藥物可及性等實際國情密切相關。

近年來我國癌症發病率上升速度較快,《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達429萬,佔全球新發病例的20%。巨大的市場容量吸引跨國葯企大舉進攻我國抗癌藥市場,國內製葯企業不甘示弱,也早已布局相關領域。另外還應注意到的是,隨著國產單抗類抗癌製劑研發進程的加快以及進口單抗類抗癌藥進入醫保藥品目錄後價格降低,未來我國臨床抗癌用藥中,以單抗類為代表的生物製劑比例將有可能進一步加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抗癌 的精彩文章:

周星馳的經典配角,因患癌選擇休妻,花百萬積蓄抗癌成功瘦成老頭
這四種抗癌食物你知道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

TAG:抗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