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物聯網+AI,豈止於能源

物聯網+AI,豈止於能源

【無所不能 文丨木兆】人工智慧(AI)與能源表面上看來關係不大,但實際上,AI影響的範圍極廣極深,每個產業都逃離不了AI化的趨勢。 能源也不甘落後,從能源互聯網、物聯網,一路走到智能物聯網。

2018年1月28日-30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新型科技峰會(EmTech)首次落地中國,無所不能到現場參與了這場科技盛會,聆聽來自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區塊鏈、新能源、醫療健康、自動駕駛等領域專家的巔峰碰撞。

技術賦能的時代

【人工智慧是新電能。

—— 前百度首席科學家 吳恩達】

「AI is the new electricity (人工智慧是新電能).」 斯坦福大學副教授、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的這句名言,在會上反覆被中外專家提到。似乎大家已經達成共識,相信就像電力在一個世紀前顛覆了世界,AI也將為所有行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能豆君不禁想起了能源圈一些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slogan:」把大數據變成新的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本質不是能源,是技術」……技術賦能的時代,AI和大數據對能源行業的滲透程度,遠比外界認為的要更深入。細數這幾年熱炒的能源互聯網、能源物聯網、能源區塊鏈……如果沒有以大數據做支撐的人工智慧輔助,都將會是空談的概念而已。

雖然AI在能源領域的應用仍處在早期,但其潛力巨大。國務院在2017年7月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 提出了「2025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的戰略目標,並明確指出要建設分散式高效能源互聯網,形成支撐多能源協調互補、及時有效接入的新型能源網路,推廣智能儲能設施、智能用電設施,實現能源供需信息的實時匹配和智能化響應。

那麼,AI在能源領域已經有了哪些探索和實踐?未來有哪些發展空間?請接著跟能豆君一起看看EmTech China峰會上能源人的發言。

機器社交的時代

作為會上唯一的新能源企業,遠景並沒有出現在能源圓桌——「新能源應對氣候變遷」,而是以遠景智能的身份,和微軟、騰訊、科大訊飛一起出現在了「企業級AI的高階打法「環節。遠景CEO張雷說:今天我來談談智能物聯網。

大家對「能源物聯網」已經耳熟能詳,「智能物聯網」這個概念卻是能豆君第一次聽說。張雷這樣定義它:

機器社交網路+人工智慧=智能物聯網

Machine Network + AI = Intelligent IoT

他的觀點,與同台發言的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不謀而合。王堅說:最大的智能硬體是城市。面對著這樣複雜的硬體,很難用傳統意義上的人工智慧這個詞來描述。城市今天面臨的交通和其他問題,都不是人的大腦可以解決的。唯一的解決方法,不是把人會做的事情教給機器做,而是需要讓機器去學會很多人都不能做的事情,來幫助人類解決今天面臨的問題。王堅認為這種智能技術叫機器智能更為貼切。從雲計算到城市大腦,機器智能時代已經到來

不論是從人的社交到機器的社交,還是從人工智慧到機器智能,都需要以物聯網作為基礎。「今天的人工智慧只是一個大腦,它需要海量的數據去學習和執行機構去實時地優化。而這一切如果不基於物聯網平台,就等於沒有感官無法學習,沒有四肢寸步難行。」張雷在以《智能物聯網重塑能源世界》為主題的演講中提到。

從能源物聯網到智能物聯網

當可再生能源正在成為主導這個世界的主要能源形態,當能源系統正越來越緊密地跟複雜系統相耦合、相嵌套,能源物聯網的邊界早已拓寬到了能源領域之外。

能源行業正在發生自下而上的革命。風能和太陽能使得未來能源系統具有間歇性、碎片化、不穩定的特性,難以進行預測和判斷,能源系統需要跟天氣系統相連接。同時,消費者的力量也開始釋放到能源行業,電動汽車正是能源和消費者結合得非常密切的領域。在電動汽車高速發展時,也將給整個能源系統帶來巨大的挑戰。張雷認為,解決這種碎片化、嵌入式的、多層疊加的網路能源系統,需要智能物聯網。

從「能源物聯網」到「智能物聯網「,一字之差,實際上已經擺脫了狹隘的能源管理,除了看到碎片化的能源形態和嵌入式的能源特徵,也看到了交通、樓宇等複雜系統跟能源的結合。

當新能源行業還在打度電成本價格戰的時候,遠景提出了能源互聯網;當能源互聯網開始爬上熱搜的時候,遠景開始落地能源物聯網;而如今,物聯網+AI的智能物聯網讓遠景再次跨界。從與德國Sonnen的「能源Facebook」項目,到香港CLP的智慧城市項目,到微軟的智慧樓宇項目,遠景一直在打破框架、拓寬邊界。

基於遠景提供的EnOS?智能物聯網平台,歐洲最大的儲能網路公司Sonnen讓每個家庭的智能儲能終端,根據天氣變化、電網潮流和家庭活動,統一、自動地進行優化,成為「能源Facebook」;每一塊儲能電池可以實現跟鄰居和社區的太陽能、電動汽車電池、用能設備相連接,共享在物聯網平台下得以實現;EnOS?平台幫助亞洲最大的電力公司之一香港中華電力CLP從電力運營商轉型成為智慧城市運營商,實現各垂直能源系統協同運作,為CLP拓展包括園區、家庭、樓宇能源管理、需求側相應、電動車和儲能等新的業務機會創造了可能性。

EmTech China峰會上,遠景首次公布了跟互聯網汽車公司威馬的合作。「在我們的幫助下,每一台威馬的電動汽車都可以成為一個移動的智能電站。而且,充電的過程將變得非常自如,不是讓你去找充電樁,而是讓充電機器人來找到你。」張雷興奮地說到。能源和出行將會在智能物聯網領域統一,這是很關鍵的,他強調。

會後張雷接受了無所不能的採訪,進一步闡述了「智能互聯網」這個概念: 能源互聯網是智能物聯網的一個應用場景,智能物聯網會涉及到更多領域,比如智能交通、智能樓宇,智能城市,智能車聯網。智能物聯網是一個更大的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結合,是一種新型的生產力,也是一種新型的賦能平台。未來企業可以通過智能物聯網來使用人工智慧,像用水和電一樣。

版權聲明 | 稿件為無所不能原創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所不能 的精彩文章:

TAG:無所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