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結婚後外地親戚常來家住?沒錢沒錢沒錢!不熟不熟不熟!

結婚後外地親戚常來家住?沒錢沒錢沒錢!不熟不熟不熟!

前些日子芭嫂看到一網友吐槽婚後老公家的親戚總來家裡小住,自己為此很苦惱:

(點擊查看大圖)

概括地說,親戚三天兩頭來小住,樓主覺得上火被打擾有些疲於應對;和老公抱怨、二人甚至因此鬧了矛盾,口不擇言。

沒想到的是,尋常的抱怨牢騷帖,一下子引起網友熱議,看來大家都有同樣的經歷啊!!!網友的態度主要分為3類,合力吐槽派、表示理解派和獻計獻策派。

★ 合力吐槽派 ★

1、爸媽講情義要面子,非要我招待,熟不熟都得好好招待。

2、親戚一來住就不走了,費心思花時間,十分影響個人生活。

3、生活習慣不一樣,好打聽、不敲門、大嗓門……常常「越界」。

4、吃我的、住我的、用我的、從不幹家務,回頭還不落好。

★ 表示理解派 ★

1、親戚來常住、小住都是暫時的,沒必要因為這個小時傷了你們夫妻的感情。

2、好好招待另一半的親人,也能側面展現你們夫妻感情,讓他在親戚面前更有面子,這和在伴侶朋友面前做一個「三從四德」的老公/老婆是一個道理。

3、站在親戚、長輩的角度思考、理解他們。

4、城鄉文化差異。

★ 獻計獻策派 ★

1、和老公/老婆統一戰線非常重要。

2、提前就此問題和伴侶及雙方父母達成一致。

3、除了主卧不放床,真是個機智的少女。

4、把親戚安排在酒店、賓館,娛於人於己都方便。

5、emmmm你也可以用shopping來解壓。

有這樣的矛盾,還是要歸結到「中國式親戚關係」這一概念,即在傳統觀念中,親戚關係是所有社會關係中最基礎的,你無法自主選擇且難以割捨。

它和朋友關係不同,不是建立在同一立場、共同愛好和「說同一個人壞話」的基礎上;也不同於夫妻關係,能靠無法拒絕的荷爾蒙和一致的三觀維繫。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招待親戚】無疑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招待得好是應該的,招待得不好就落足了話柄,還附帶一傳十的附加影響力,畢竟人言可畏。

GIF

社會關係學專業的老鐵曾經說過:親戚蹭住的問題,其實是一個界限感、分寸感的問題。

就像前文「表示理解派」中有網友指出,部分親戚,多數是老一輩,他們對「親戚關係」的認知還停留在農業社會的人情、禮俗和過度親密的階段。

具體表現在逢年過節一定要走動走動,你家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我都門兒清,作為交換,我的家長里短也主動說給你聽。

用這種「互相麻煩」來維繫關係的存續,甚至有時候為了「顯得親密」而故意跨國界限。

所以一些「過度」的表現就出現了:好打聽,甚至隨意翻看你的手機、電腦桌面和聊天記錄,因為他們不覺得這是【過界】的,甚至這還遠遠沒有達到他們的【界線】。

可惜,城市年輕人的意識已經升級了,我們現在在乎個性、自由和隱私。

這就導致兩代人或者兩種文化形態下的同齡人的一些表現,在我們看來不懂禮貌、沒有分寸感,老是麻煩別人。

本質上說,這就是傳統人情文化和現代經濟社會之間,產生了衝突,形成了兩代人的矛盾。也許未來傳統人情文化會有所改變甚至被取代,但眼下,就像這位網友說的:

希望每位親戚都懂得「分寸」和換位思考,

那麼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註: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疑問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婚芭莎 的精彩文章:

中式婚禮必須「一紅到底」嗎?不!你還有更好的選擇!
阿嬌要結婚啦!戴上鑽戒幸福發文,終於找到對的人……

TAG:婚芭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