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耳驗配的好處

雙耳驗配的好處

聲音,作為人們了解客觀世界、獲取有用信息的重要載體,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產生聽到聲音感覺的部位在大腦聽覺中樞。聲音在從耳朵傳入到大腦的過程是要被不斷加工處理的,這個加工處理系統經過通常被分為聽覺外周系統和聽覺中樞系統。

聽覺外周系統主要由外耳、中耳、耳蝸以及聽神經組成。聽覺中樞系統主要由耳蝸核、上橄欖複合體、下丘、內側膝狀體以及聽覺皮層組成。內側膝狀體和外側上橄欖被認為與雙耳間聲信號的加工和聲音的空間定位有關。

臨床聽力學工作中大量的測試是單耳的聽力測試,而在現實生活中主要依靠的是雙耳聽覺。雙耳聽覺的優勢在於聲源定位、抑制雜訊、雙耳整合作用、雙耳融合作用、避免頭影效應以及聽覺剝奪。

一、聲源定位

人耳聲源定位幾乎全部依賴於雙耳聽覺,它包含水平聲源定位和垂直聲源定位以及與聽者距離的識別。聲音的空間定位主要依靠聲源的時間差(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ITD)、強度差(interaural level difference,ILD)確定。上橄欖核複合體對以上兩項指標進行綜合判斷和分析,在傳入下丘或聽覺皮質進行更高級整合,從而完成聲源空間定位。

時間差由聲速決定,標準大氣壓下聲速340m/s,如果90°方向傳過來的聲源信號,到達近側耳會比到達遠側耳的時間提前6-7ms。

時間差:到達左右耳的時間不一樣

強度差由頭影效應決定,隨著頻率的增加,聲波波長越來越短,頭部對聲波產生的阻礙越來越大,雙耳聲信號間的強度差越來越明顯。

強度差:到達左右耳的強度不一樣

通常情況下,當聲音發生於左右兩側時,聲音會先到達較近的一側耳,較近側耳的聲音強度也比遠側耳的強度大。

在1500Hz以下低頻時,聲音波長大於人頭尺寸,聲波可以繞過頭顱,雙耳信號沒有很明顯的強度差,人耳主要利用時相差來辨別聲音來源;在1500Hz-4000Hz之間的頻率範圍時,時間差和強度差是聲源空間定位的共同因素;在4000Hz以上則主要利用強度差來辨別聲源信號。

水平定位:前後(>4000Hz)依靠聲源信息的頻率特性和耳廓的生理結構;左右依靠雙耳的時間差和強度差

聲源垂直定位主要依靠耳廓效應。

耳廓特殊的生理結構,形似一個共振腔,當聲波到達耳廓時,一部分聲波直接進入耳道,另一部分經反射後才進入耳道。由於聲音到達的方向不同,反射波和直達波之間強度比不僅發生變化,而且反射波與直達波之間在不同頻率上產生不同的時間差和相位差,使反射波與直達波在鼓膜處形成一種與聲源方向位置有關的頻譜特性,聽神經由此判斷聲音的空間方向。

垂直定位:耳廓效應

對於雙耳聽覺障礙的患者而言,如果只對一側耳朵進行助聽,無論來自什麼方向的聲音大多數都會被聽力閾值較好的一側聽到,這樣就無法進行聲源定位。

二、抑制雜訊

聽覺系統是一個很好的降噪系統。

如果雙耳接受信號的信噪比有大小,中樞會偏向分析信噪比高的耳朵,這樣可以減小雜訊對言語理解的影響,同時聽覺系統整合來自兩側耳蝸的波形後,會產生一個內在的信號,該信號的信噪比高於單側耳。

也就是說雙耳比單耳能更有效地減少雜訊,在雜訊中聽得更清楚:兩隻耳朵在接收同一信號時,會有微小的時間差及相位差,大腦可以利用這些差異,辨別出想聽到的聲音而忽略雜訊。

三、雙耳整合作用

傳入雙耳的聲音信號會經過兩側聽神經傳至聽覺中樞,雙側大腦皮層將信號整合後做出相應反應。

與單耳聽聲相比,雙耳同時聽聲響度可增加6-10dB。雙耳的聽閾也比單耳測聽時改善3dB左右。

由於雙耳佩戴能夠提高整合效果,特別是對低頻聲音的能量整合減小,同時可以降低助聽器的整體輸出增益。對於雙耳重度、極重度聽力障礙患者來說,這種整合、累加效應則更加重要。

四、雙耳融合作用

自然界中成千上萬個聲源發出的聲音縈繞在人們周圍,各種聲音擁有不同的頻率和強度,這些混亂的聲響從不同方向傳至雙耳,每隻耳朵聽到的聲音頻率、強度都不相同。

通過聽覺融合效應,能有效地綜合傳至雙耳的不同聲響,使之融合成為一個聲音,提高聲音的立體感和音質。

五、頭影效應

雙耳因為聲源位置的不同而聽到的聲音強度不同,當聲音從右側發出時,則右耳聽到的聲音要明顯比左耳大,這一現象即為頭影效應。

如果一個人的雙耳聽力損失不對稱,當聲音來自聽力較差一側耳的方向時,就會將聽力較好的一側耳朝向聲源。同樣,如果雙耳都有聽力損失(對稱或不對稱),而在選配助聽器時只選擇單耳佩戴的話同樣存在這種現象。

因為,當聲源來自另一側耳朵時,頭顱對聲波的傳送起到阻礙和衰減作用,尤其是對高於2000Hz的高頻率的聲音,其衰減可達到10~17dB。由此,會大大降低助聽器的清晰度。

有相當多單側選配的患者在聽來自對側耳的聲音時,會表現得非常困難,往往會將助聽器的佩戴耳朝向另一側。如果是雙耳佩戴的話,就會解決頭影效應現象。

六、聽覺剝奪

聽覺剝奪是指雙側對稱性聽力下降患者長期獲得一側耳的補償聽力,則未補償耳的言語識別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進行性下降。

這一現象的發生與雙耳長期接受不對稱的聲音刺激、不等量的信息輸入有關。當患者一側耳接受助聽後,可以獲得相對較多的聲音信息,而未助聽耳不能受到充分的聲刺激,其耳蝸傳至中樞聽系統的信號較弱,因此受到助聽耳傳出信號的壓制,久而久之大腦似乎放棄了處理未助聽耳傳來的信息,以致產生聽覺剝奪。

聽覺剝奪現象在未助聽耳通過一段時間適當的聽力補償後,言語識別率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有些甚至可以恢復到初始水平。

雙耳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聆聽,聽到最為精彩的花花世界。但是一旦發生聽力損失,世界將會失去它的多彩之姿,變得暗淡無光。

佩戴助聽設備宛如鳳凰涅槃,重獲新生,帶給你不一樣的有聲世界。此時不要忘記,也要雙耳助聽。雙耳助聽就如雙耳聆聽一樣,可獲得無與倫比的聆聽效果。

聽力學研究和教育是西萬拓聽力集團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西萬拓聽力學院不僅擁有一支從全國著名醫學院校畢業的、具有醫學和聽力學背景的培訓隊伍,還從國外引進聽力學專業人士充實師資力量。

西萬拓聽力學院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向聽力學行業輸送專業型人才,且藉助新科技向大眾傳遞聽力學科普知識。

本刊編輯:田嵐博士

責任編輯:陳 紅

文字提供:申 可 旺 / 陳 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萬拓聽力學院 的精彩文章:

TAG:西萬拓聽力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