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中的十天干來源傳說
運勢
02-12
(文章來源:弘易文化/作者:林石玉)十大天干起源於十干記日法!?書中說:羲和「生十日」。創立了十干紀日法,也叫天干紀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個古代農曆用數詞紀日。
我們知道,伏羲時已經「首設元日」,也就是明確了每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知道了一年有多少天。
炎帝時已經有了回歸年的概念。測得一個回歸年是366天。並且也測立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也就是有了四季,每個季節91天,或92天不等。
堯帝時的節氣更多了,除了立春、立夏、立秋、立春四個節氣之外,還測有中春(春分)、中夏(夏至)、中秋、中冬(冬至)四個節氣。但那時還沒有每年12個月的紀日方法,容易把日子記錯。
羲和就是在這個時候創立了十干紀日法。十天一個周期的記日子,就像現在一月一個周期記日子一個道理。


TAG:弘易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