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上海蝸居一族:倉庫都要租不起了!

上海蝸居一族:倉庫都要租不起了!

今年1月份香港有人發明了一種面積在10到15平米大小,可供一二人居住,配備煮食和浴室設施,連裝修造價只有12萬港幣的「水管房屋」,這種房屋在任何空地都可使用,還可以疊加,缺點是沒有電力、排污、供水系統。

香港人發明這樣的房子實屬無奈,因為目前連只有5平米大小的籠房價格都要達到2000-4000元港幣。

然而,不僅僅港人大唱居不易。上海的蝸居者也在為居高不下的房屋租價,感嘆租房難。

此前丁祖昱對上海、深圳的出租住房市場進行過統計,發現需要3000元月租金以下房屋的人群占租房者總量的26.4%,但兩地能滿足這一價位需要的房子只有11.9%。

很多人因此不得不住到地下室,甚至廠房、倉庫里。但是,高力國際的一項統計,卻讓上海的「蟻族」在冰寒地冬的嚴寒下「透心涼」。

高力國際的報告稱,上海物流倉庫租金漲幅錄得歷史新高。全市平均租金環比上漲4.4%至人民幣1.37元每天每平方米。

以這個單價估算,一間20平米的倉庫,一個月至少得800元。按照去年上海人均不足5000元月收入的收入水平,即使是住倉庫,花費也要佔到月收入的1/5。

對那些在上海打工的外地人來說,真地是越來越住不起。

而如果快遞小哥、計程車司機、保姆、裁縫、鎖匠……都要離開上海,或者因此要求漲薪,也許上海明年的物價還會更高。

教授很想請長租公寓企業,能關注下這一些群體,推出針對他們的房子,讓他們能夠住得安心。

今年1月,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牽頭,上海中估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師範大學房地產經濟研究中心和上海房屋租賃專業委員會聯合組成的上海住房租賃價格指數監測辦公室2017年上海市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報告》,顯示申城去年租賃價格指數降去2%。

儘管如此,高昂的租金卻依然帶給租客很大的生活壓力。全市住房平均單位標準租金為62.5元/平方米/月,其中最高為內環內98元/平方米/月,最低是郊環外25元/平方米/月。

雖然,單位租金不算貴,但是每套房的套均租價卻不便宜。按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平均租金收入比達到36.8%。這代表一個月薪達到稅後1萬的白領,每個月至少要付3680元的房租才行,生活壓力之大顯而易見。

實際上,上海規劃在五年內供應70萬套租賃住房上市,並且允許去年禁售的酒店式公寓作為住宅對外出租。

但在供應量加大,且單位租金下滑的大背景下,在上海租房依然不容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上海加大了對群租房的整治,很多隔斷被拆除,減少了租客可以租到的低價出租房間數,也導致了在租的房間單間房價的上升。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品牌長租公寓企業批量湧現後,四處大規模搶房。那些比市場價略低的公寓一旦出現,就會被搶走。有這樣的大「食客」哄搶,普通個人自然難搶到低租金的房子,租房又怎會不難?

根據丁祖昱獲得的數據,上海單套租價3000元以下的租賃住房,實際上供應量是明顯不足的。這使得很多人不得不選擇通過合租的方式來滿足租房需要。

數據顯示,上海的小面積出租住房相當搶手。上海房屋租賃指數辦公室公布的數據說,即使在今年房租整體下跌的大環境下,那些小面積的出租房價格仍然在漲。軌交板塊如浦東金橋、浦東三林、閔行莘庄,一室戶租金分別上漲0.17%、0.15%、0.18%;在中心城區如陸家嘴、靜安大寧綠地、徐匯萬體館,一室戶租金分別上漲0.14%、0.08%、0.07%,人均租金水平大多在2500元以上。

大量數據顯示,上海和北京需要租房的人口比例非常高。

以上海為例,960萬外來常住人口,約80%租房居住。而根據鏈家董事長左暉所掌握的數據,北京2100萬人口中有35%是需要租房的。而未來這個比例可能會上升至50%。

以北京和上海的情況看,這些城市的租房人口都達到了600萬人以上。而按照上海「十三五」住房規劃,上海未來五年總共新增的租賃住宅總量也就70萬套。但這些至少要到2019年才能逐步上市的住房,單套面積在40平米以上。以目前上海的平均租價,月租金的平均要超過2400元。

但這一租金水平,對藍領崗位的上海租房人口卻是不小的壓力。

數據顯示,上海藍領的平均月薪也就六千多元,要承擔月租金超過2400元的人才公寓,難度不小。至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目前的平均薪酬也就在五六千左右,承受高租金的難度同樣不小。

以目前上海租賃住房供應集中的張江為例, 目前出租的單人間租賃住房, 月租金都在2000元/平米以上。

按照58同城,目前張江地區的企業招聘公開薪資標準,月租金大致相當於員工月收入的1/3-1/4左右。

上海之前曾通過抽樣調查,統計過外來人口的文化程度。在所有的外來人口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佔比14.1%,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佔比16.3%,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佔比52.7%,小學及以下化程度佔比16.9%。

根據這些人口的佔比,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在上海的大多數外來人口從事的是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業,如果他們難以承受較高的租金,因此離開上海,絕對會導致上海的生活成本持續增加。

實際上,上海很多家庭早就領教過藍領荒帶來的各種不方便。比如服務高齡老人的保姆,就在市場上非常不好找,月薪動軋8000,上萬;同樣,很多計時收費的服務,現在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讓開鎖公司上門開個鎖,服務費用要100以上,如果順便換個鎖芯,價格就要三四百;簡單刷牆,也要500元一工。而且,高昂的服務費用,並沒有帶來高質量的服務。

質高價次,在上海所有的服務行業都存在,而且讓幾乎每個老闆敢怒不敢言。

「說兩句,第二天就不來了,回頭到哪找人。」一家餐館的老闆說,現在只能哄著這批藍領工人,尤其是90後的工人。

也許這就是上海最近的樓市調控,一直在強調增加租賃住房的真實用意——吸引更多高素質的藍領,而不只是白領來上海,保證上海整個服務行業的水準。

不過,這個用意如果要最終實現,還需要長租公寓企業向90後、00後的藍領們也提供低總價的出租公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