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14 銘記紅色基因的力量

114 銘記紅色基因的力量

【2674字,您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2月5日上午11時,由中衛市委宣傳部和中衛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共同主辦,中衛市收藏家協會紅色收藏委員會和中衛市文化旅遊市場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中衛市首屆紅色收藏展覽會」在沙坡頭水鎮中衛市奇石博物館正式開展。

我很有幸參觀了這次紅色文化展覽。展覽共展出了革命戰爭時期、建國初期、文革時期三個主要時期的文物近千件,內容豐富,門類眾多,形式多樣。駐足展品前,一件件帶著歷史煙雲的展品,讓參觀者的步履又重回了那些個艱苦的歲月。

這次展出藏品以文革期間的為主,兼顧各歷史時期,主要展出毛澤東同志繡像、像章、塑像、著作以及紅色書籍、雜誌,如《紅旗》、《解放軍畫報》、《人民畫報》等為最多。這些經歷歷史風雨的物件,似乎把我這個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帶到了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那是一個熱情學習雷鋒,農業學大寨,工業學習大慶,向焦裕祿學習,為人民服務的年代;是一個各行各業奮力爭先的年代,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年代,也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

集中展示那個年代的生活用品,是展品的另一亮點。藥箱、手搖電話、梳妝盒、搪瓷碗、茶杯、茶壺、盤子、鏡框……上面都恰當地印有「為人民服務」、「豐收」、「延安」、「革命聖地延安」等字樣,或者印有長長短短短的毛主席語錄。能把一種思想深入到心裡,深入到實踐,從偉人的文字延伸到了每一個老百姓生活的最直接的物品面前,是一個創舉。想像一下,人們端起碗看到「艱苦奮鬥,自力更生」,提起茶壺看到「為人民服務」,打個電話面低頭是「提高警惕,保衛祖國」,梳頭髮讀的是鏡柜上毛主席語錄「人民是世界歷史的創造者」。這樣的教育,這樣的入腦入心的教育,怎麼能不激起那個年代戰天鬥地,風雲激蕩?!

激情燃燒!

禪宗說,吃喝拉撒都是禪。「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修為的最高的境界!真正的思想教育,不全是主席台上的高談闊論,不全是一頁一頁地抄寫筆記,也不全是評個分兒打個等級,更不是從網上剪貼的心得體會。真正的思想教育一定是把高深的理論化為普通群眾的實踐行動。而且,一定是減少理論和行動之間的距離和時間。回頭看看我們現在在做的各種形式的學習教育,板報、展板、講座、筆記、體會……哪一個不是那個年代留給我們的財富。我們現在進行的各種形式的思想教育,早都在幾十年前的革命實踐和建設實踐中就用過了。當下的思想教育,價值觀建設,任重道遠啊!!

歷史背後,有它厚重的昨天,有它沉重的故事。展出中一副泛舊泛黑的木刻條幅「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吸引了我。這兩句詩出自毛主席的《送瘟神》。這首詩,有它特殊的歷史背景。主席特意記錄「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在這裡,偉人又一次謳歌讚美了偉大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艱難,犧牲奉獻,移山倒海的精神!人民是舜堯!只有這個偉大的時代,只有在偉人的心裡,人民才是困難的克服者,才有這麼至高的讚譽!這是打心裡對人民的高度評價!只有依靠人,信賴人民,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堅持人民思想,共和國這艘大船,就能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毛主席的人民政策,人民思想,從革命到建設時期,一貫堅持,秉守不變:團結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可不是嗎,革命是母親送兒郎,是妻子送丈夫,是弟弟送哥哥。革命勝利是老百姓用小推車推出來的。一句話:中國燦爛輝煌的歷史,是中國人民所創造的。沒有偉大的中國人民,中國歷史的車輪不會前進!

毛主席曾說,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生活在那個物質貧瘠的年代,人們精神不倒!幾十里外有一場電影,可以不顧吃飯跑著去看。哪裡有一場籃球賽,半個村的人也去觀。村裡唱戲,簡直就是過年一樣的熱鬧。能夠把人們的精神調動起來,是任何組織的重要任務。

光有精神還不夠。但是精神是做好一切事業的最核心的力量。有了這種精神,一窮二白的中國開辦了掃盲班,開班了夜校,開辦了農民識字班……出版了連環畫,電影進到了偏遠的村社……中國人逐漸不再做睜眼瞎。誰能知道一窮二白的中國站起來,那些許許多多現在我們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竟成了現在實現偉大「中國夢」最堅實的基礎。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疆域,有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有興起的農田水利建設、有興建的橋樑、有興建的公路、有山岩開的紅旗渠渠、有修建的各型水庫……沒有這些作為國家的基礎,我們不敢想像現在會是什麼樣的日子。所以,我們不能站在現在高度他發達的物質和文化的高地去批評那個年代的失誤,去批評那個年代人們的思想、作為。畢竟:歷史有它的時代性,有它的局限性,摸索中也有它的前瞻性。

要看到歷史在前行道路上的摸索,肯定歷史為了實現某個理想而做的探索實踐,肯定歷史為了把一個積弱積貪的中國帶向富裕、帶向發達、帶向文明所做的每一個努力。哪怕那些努力有時看似簡單,有時看似荒唐。但是他們為了讓中國達到一個高度,在沒有人指點中國的道路怎麼走,前途上沒有任何一個可以汲取的經驗,也沒有可以拿來就能使用的本本。有的是無盡封鎖、無盡的輿論、無盡的壓力、無盡的磕磕絆絆。一句話,中國人自己的道路只有靠中國人民自己去走。

要走這條路,只有依靠偉大的中國精神!

有人問,中國為什麼敢抗美援朝?一句話,就是要證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一仗,打得吃力,打得艱難,但是打出了新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打出了民族的骨氣!結束了百年以來的屈辱!

我們評價歷史,評價那個年代,看待那個年代,一定不要忘記那個年代所特有的國際、國內環境。因為環境是我們做出選擇的唯一的理由。那個年代,國外,有封鎖,有打壓,有排擠,有陰謀,有覬覦;國內的經濟經過長年的戰爭一片蕭條,一窮二白。這種歷史背景下,沒有一種精神,沒有豎起民族的精神國家的精神,想干成任何事情何其艱難啊!所以,卧在現在蜜罐式的生活里,我們應該理解,應該感恩!更應該珍惜!更應該繼承!

想對歷史妄加評價,妄加言辭的人,請先把舌頭在嘴裡繞三圈,然後翻開歷史書本,或則向那些經歷過歷史的人,離歷史最近的人,問一問,討教討教,找到歷史的真相,再去評論。這時候就不會拿一根枝條說,這就是大樹;不會撿到一片綠葉就說,這是草地;不要沾了一滴水,就說這是大海。歷史的真面目,有時候隱藏在許許多多傷痛中,消逝在許許多多悲愴中,也高揚許許多多凱歌里!

有人戲說,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倒覺得,沒有親身經歷過歷史的人,站在現在的角度,可能對歷史會有這樣那樣的評價。我們是歷史後頭遠望歷史背影的人,是沿著歷史風塵繼續前行的人。

我們一定不能是歷史的局外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維剛的園子 的精彩文章:

100 王陰陽之死

TAG:維剛的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