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青城賽龍逃稅案」大反轉,創始人代小權無罪釋放!

「共青城賽龍逃稅案」大反轉,創始人代小權無罪釋放!

驅動中國2018年2月11日消息 「共青城賽龍逃稅339萬元」一案迎來反轉。

今晨,江西省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共青城賽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代小權一案。該院當庭宣判:代小權偷稅罪名不成立,無罪釋放。

賽龍創始人代小權曾幾度涉案,2015年1月以涉嫌「高管逃稅罪」被逮捕,但因證據不足並未定案。2017年初,共青城檢察院以共青城賽龍逃稅339萬元罪名將共青城賽龍公司和其法人代表代小權起訴。

一審判決書上,公訴方與共青城地方法院對於賽龍逃稅超過10%的認定理由為:2013年度賽龍公司逃避繳納稅款93萬餘元占其當年應納稅額770萬餘元的12.11%,已達10%以上,故構成逃稅罪。

而今天上午庭審中,江西省國稅局有關人士出庭表示,出口退稅額應當計入應稅總額,致使賽龍在2013年的逃稅金額佔比降低至3.56%,達不到刑法追究的標準。

因此賽龍創始人代小權被無罪釋放。但外界對於經歷巨大震蕩的賽龍和創始人代小權一案充滿好奇。賽龍經歷了2010到2012年的輝煌時期,拿到了摩托羅拉的訂單後財務報表也相當亮眼。

但2012年,谷歌收購摩托羅拉後賽龍的至暗時刻到來。訂單驟減、共青城金融機構收緊貸款,賽龍的重組自救破滅,加之被起訴「逃稅罪」,賽龍奄奄一息。

外界傳聞賽龍被「強行抽貸」,「政府強勢介入」、「政府屢次插手賽龍重組致夭折」的說法一度甚囂塵上。

對此,時任共青城副市長、現任江西財經大學深圳研究院院長的詹政對媒體表示,並沒有要求銀行突然斷貸,更是稱代小權將政府借來的錢不斷倒手,空手套白狼,且高估公司產能,手機訂單實際也不賺錢。

可見賽龍的覆滅離不開「訂單驟減」以及「資金鏈斷裂」的暴擊,而代小權涉案與違規操作脫離不了干係,但政府有沒有添一把火尚難定論,但代小權的無罪釋放或說明了一定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驅動中國網路傳媒 的精彩文章:

蘋果涉嫌逼迫用戶升級,美國立法機構重拳出擊:電池必須能換能修
華為進軍美國之路受阻,傳AT&T已放棄與華為合作

TAG:驅動中國網路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