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用音樂保存了「俄羅斯良心」

他用音樂保存了「俄羅斯良心」

肖斯塔科維奇的墓碑(吳沐瀟/攝)

文 吳沐瀟

畢業回國前夕,我應邀去彼得堡參加一場中俄文化藝術交流的演出。演出結束後,俄羅斯友人奧利婭熱情地留我在她彼得堡的家裡住幾天,我因而得以擁有充裕的時間去親近彼得堡的音樂文化。這是一段令我幸福而滿足的時光,並且還伴著大大的驚喜,因為我長久以來的願望在一夕之間得到了滿足,那就是我在肖斯塔科維奇的故鄉,在彼得堡愛樂協會的圓柱大廳,也就是「二戰」中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曲》在彼得堡首次演出的音樂廳聽到了由彼得堡交響樂團演奏的這部偉大作品。也因此,我向這位一生都負荷著歷史輜重,在死神如影隨形的跟隨下孑孑獨行了半個世紀的偉大音樂家又走近了一步。

用音樂浴血奮戰

這場音樂會散場後,我回望這座至今仍然可以稱得上是彼得堡最好的富麗堂皇的音樂廳,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和奧利婭都不願回家,我們先是圍著音樂廳周圍漫遊,然後沿著涅瓦河大街信步走著,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就已經走入彼得堡的白夜裡了。夜雖已深,天空青色如煙,街上行人來來往往,這座城市也絲毫沒有睡意。涅瓦河裡的水流拍擊著河岸的聲響,伴著《第七交響曲》的旋律盤旋在腦海里經久不散,此地此時,我才以一種全新的體悟細細地品咂著隱含在音符之內的千般況味。我仔細地用目光摩挲著這座曾被叫做列寧格勒的英雄城市的一磚一石、一草一木,想像著頭髮蓬亂,圓臉姣面的文弱雅士,是怎樣抱定保家衛國的決心在戰火硝煙中浴血奮戰的。

那是1941年,彼得堡已經被德軍重重圍困著,偉大的音樂家就在隆隆的炮聲和四射的火光中,對著他的城市大聲呼喊:我要告訴全世界人民,我們仍然活著,我們一定會勝利!他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這部宏大的交響樂。我翻閱文檔資料時見到過他在一個極其簡陋的小房間里破舊的木桌上伏案工作的照片,照片上的他頭髮蓬亂,面頰清癯,但更像一個手握利器的戰士。為了讓被圍困的城市早日聽到這首氣勢恢弘的樂曲以振士氣、以揚軍威,1942年8月9日,伊利亞斯博格指揮列寧格勒廣播樂團完成了《第七交響曲》的首次公演。

當時,樂團只剩下十幾名演奏員,其餘的或死去或離去,或已拿起武器奔赴最前線。為了保證演出的順利進行,政府貼出布告,用盡一切辦法幫助那些散居在城市各處的音樂家來電台報到。據一位當時的組織者回憶說,這些音樂家被從昏黑的公寓中找出來,他們瘦得太可怕了,已經掙扎在瀕死的邊緣。但當得知要演奏《第七交響曲》時,他們立即活過來了。有些人已經走不動路了,只能用擔架把他們抬到電台。指揮也瘦弱得沒有力氣揮動指揮棒了。正在前線作戰的演奏家也被抽調回來加入了樂隊。當這些音樂家帶著樂器彙集到冰冷的排練廳時,每個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

當時,德軍距離城市只有幾公里了,為了防止德軍炮擊音樂廳,並最大限度地保證演出環境的相對安靜,蘇聯紅軍集中火力向德軍炮兵陣地連續發射了3000發炮彈,敵人終於啞火了,短暫的安靜中,這部深刻演繹和詮釋蘇聯人民對法西斯侵略者的憤怒與反抗的正義之聲,便在這座英雄的城市奏響了。演奏家們拼盡全力甚至是用生命來演奏,演出剛一結束,有好幾個演奏家因力竭而昏厥過去。

1942年8月9日,這是被這座城市深深銘記著的日子。從死亡邊緣抽身回來的人們傾巢而出,聚集在廣播擴音器前,以難以描述的激動心情傾聽著這英雄的樂章,《第七交響曲》響徹了列寧格勒的上空!與此同時,演出實況通過廣播傳送到了浴血奮戰的前線,極大地鼓舞提振了疲憊不堪的戰士們抗擊侵略者的昂揚鬥志,發揮了難以估量的作用。

凌晨三時許,彼得堡白夜的天空中泛起了淡淡的玫瑰紅的顏色,美得令人忘卻了時間。年逾半百卻依然快樂單純的奧利婭帶著我走到了涅瓦河的鐵橋上,橋頭上一座座駿馬的雕塑在白夜中奮蹄奔騰著。奧利婭指著雕塑基座上的彈孔對我說,這是"二戰"中留下的傷痕,石頭不會說話,但石頭是最懂得珍惜歷史的。人心畢竟比石頭柔軟,彼得堡的每一個從「二戰」中活過來的人都該把肖斯塔科維奇和他的《第七交響曲》存放在自己的良心上。說這番話的時候,她的眼裡瑩光點點。

穿行黑暗尋找光明

第二天,我獨自去尋找肖斯塔科維奇的故居。幾經輾轉,我在位於彼得堡老城區的一座單元樓前找到了他年輕時的居所。這是一座19世紀俄羅斯最普遍的建築,就是那種「千樓一面」的黃色樓房,古舊、滄桑,每個窗戶都垂著眼瞼,肖斯塔科維奇住過的那個房間也是如此。

肖斯塔科維奇住在這的時候,已經是年少成名。1934年,一部歌劇《姆岑斯克縣的麥克白夫人》使29歲的他成為音樂界一顆耀眼的新星,歌劇上演後,讚譽如潮。可惜好景不長,這部劇惹惱了當政者。緊接著,還沒等肖斯塔科維奇從成功的喜悅中回過神來,他已經被一股滔天巨浪拍入谷底。「等待槍決是一個折磨了我一輩子的主題。」晚年的肖斯塔科維奇向他的傳記作者伏爾科夫如此坦言道。生逢亂世,肖斯塔科維奇始終與死神面對面,他筆端那飛落的音符是踏著刀尖的舞蹈。他說,我的所有的音樂都是直直地通往墓碑的。

也許到臨死的那一刻,肖斯塔科維奇終於和死神和解了,這種和解給他換來了徹底的解脫。我突然想去看看肖斯塔科維奇的墓,於是,我在莫斯科的新處女公墓找到了他。

新處女公墓不僅是作為一個陵園而存在,還是一個造型藝術博物館,是遊客密集度最高的一個旅遊景點。我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午後來拜謁「老肖」的,和周圍爭奇鬥異、創意迭出的墓碑比起來,他的墓碑看起來只有兩個字:沉重。一方暗赭色的巨大的長方形石碑端坐在墓園的一隅,上面用浮雕字體刻著他的名字,還有幾個簡單的音符。整個墓碑看起來像極了一個人鐵青著臉,忍受著外界對他的打擾。

肖斯塔科維奇在莫斯科的故居——蘇聯愛樂協會大樓(吳沐瀟/攝)

我又尋到了他在莫斯科的故居,他在莫斯科的家就在蘇聯愛樂協會的大樓里。在故居中展出的他的照片里,從年輕到年邁,他的臉上惟一沒有改變的是那雙眼睛裡蓄滿的惶恐,真的,從始至終都沒有變過。一個時代對一顆靈魂所能造成的痛苦擠壓,在這雙眼睛裡纖毫畢現。他自己也曾坦言,他不是那種叱吒風雲的鬥士,也不是拍案而起的辯手,但在他的心底,是非曲直、善惡美醜是有一本清清楚楚的明白賬的,他以他的方式,用他的音樂保存了他的「俄羅斯良心」。

如果說,苦痛、壓抑、糾結、彷徨的人生況味都可以作為音樂養成的要素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穿過每一個音符的外殼,來聆聽作曲家深度的思考。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里,他的不屈的靈魂我們是聽得到的。他的音樂引領我們穿行在無盡的黑暗寒冷中,只為了去證明世界上還有溫暖光明的存在。

老肖在這裡住過

當我用心去聆聽他的大提琴奏鳴曲時,我能夠聽得到他精神內在的困惑和矛盾的疊加、不安與惶惑。但越過這些淤滯栓塞,總有通順流暢和平和安寧的表達。只是這個過程中,嘔心瀝血的作曲家要付出太多心血,甚至是內心的幾番纏鬥和思想的幾番生死。有不少評論都提到,肖斯塔科維奇晚年的這些室內樂作品就有了無微不至的深情和溫柔的一面。他確信自己的光芒不久於世,但他幻想與營造出來的藝術之光幾乎超越了他存在的任何時期。他後期的許多飽含對世界的諒解的作品都是在距離莫斯科三小時車程的盧扎小鎮上的俄羅斯音樂家創作別墅里完成的。

五年前的一個春天,我來到盧扎。在這裡,我竟然「巧遇」了肖斯塔科維奇,那種難以言喻的驚喜令我至今記憶猶新。

那是一次幸福快樂的旅行。下車時,暮色四合,已經看不清楚周圍的景物了,只覺得泥土的芬芳裹挾著樹木花草的清香撲面而來。進入到別墅的圍牆內,滿眼都是枝椏吐翠的樹木。柔和的路燈映襯著在密密麻麻的樹林中劈開的一條條或寬或窄的小路,小路的延伸處,幾十棟用原木砌成的木頭房子,悄然佇立在綴滿繁星的寶藍色天幕下,端莊、嫻靜、敦厚,還有一絲神秘,美得像是在童話里。

登記後,我領到了五號別墅的鑰匙,同時還有熨燙得平平整整的床單被單。沿著一條林間小徑一番折來拐去之後,在那個曲徑通幽處,一座通體散發著原木清香的木屋敞開懷抱迎接了我。

盧扎創作別墅修建於20世紀40年代初,是蘇聯的音樂文化藝術聖地。圍牆內除了30多棟別墅外,食堂、浴池,圖書館、音樂廳、會議室一應俱全。每位作曲家每年可享受在此免費居住一個月的待遇,但需要預先申請,而且要註明創作細目。衛國戰爭時期,這片「世外桃源」中誕生了許多經久不衰的音樂作品。

打開房門,我不由得發出一聲驚嘆:三個布局合理的寬敞房間,讓人親切得如同走入了自己的家門。其中一間是「書房」,有三角鋼琴、寫字檯、沙發、音響和電視機等,另兩間是卧室,裡面擺放著實用的大床和柜子。我輕輕打開寫字檯的抽屜,發現有許多擺放整齊的五線譜紙和已削好了的鉛筆。壁櫥里,不僅有全套的盤子、刀叉,就連各種茶具、酒杯都很齊全。最讓我欣喜的是那個門庭處的壁爐。也就在這一刻,一個更大的驚喜窒息了我——「肖斯塔科維奇在這裡住過」——一塊小小的牌子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的心隨之狂跳起來,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幸運。我深深地呼吸著,讓自己慢慢地回過神來,然後慢慢打開鋼琴的蓋子,用僵硬的手指碰觸著琴鍵。這架鋼琴,也是肖斯塔科維奇曾經彈過的,我似乎感覺到了音樂大師那指尖的溫度。

我不斷地往壁爐里投入木柴,火光里,噼噼啪啪的聲響隨著木頭的香氣一起飄出來,我想像著:也是這樣一個初春的夜晚,殘雪還未褪盡,在這個莽莽蒼蒼的森林懷抱中的小木房裡,肖斯塔科維奇坐在溫暖的壁爐前,往爐裡面放入一塊又一塊的白樺木,溫暖的屋子裡充滿了樹木的香味,音樂就隨之緩緩地從心中流淌出來,避開人事的打擾,他的音樂也有了溫度……

肖斯塔科維奇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在他去世後的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人們對他生平與創作的關注有增無減,有關他的論文與著作不計其數。而對於一個已經故去將近半個世紀的音樂家來說,所有的過往已成煙雲,唯有經典的音樂澤被後世,永遠不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音樂周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流行音樂「尬熱」2017
為鋼琴基礎教學帶來新鮮科技信息

TAG:音樂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