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也能拍電影?也許你和導演之間只缺一個它!
最近,一部微電影在娛樂圈和科技圈炸開了!由陳可辛導演的微電影《三分鐘》在網上火了起來,火爆的原因不僅因為它講述了感人的春節團圓故事,更神奇的是,這部電影全程由手機拍攝完成。
有人猜測,陳可辛用手機拍攝的《三分鐘》會不會再次成為電影界的跨時代事件?因為電影行業的高門檻、高投入一直讓普通人望塵莫及,但現在手機也能拍電影了,而且還能拍的這麼6,誰能保證我不會成為第二個陳可辛?畢竟手機這玩意人人都有。
(陳可辛用手機拍出了很多經典的畫面)
小編查閱資料發現,事實上拿手機拍電影並非陳可辛首創。2015年,美國導演肖恩·貝克的《橘色》,全片完全用三部iPhone組合拍攝完成。甚至更早之前的201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尋找小糖人》也曾在拍攝過程中,使用iPhone拍攝了片子最後10%的內容。
莫非我與導演之間只差一部能拍照的手機?
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儘管當前的部分智能手機已經可以拍攝出高質量、高清晰度的視頻,但如果沒有專業設備的輔助,也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大多也只能停留在快手、抖音小視頻的水平。
(圖:陳可辛拍攝《三分鐘》時所使用的手持雲台)
例如說,《三分鐘》中的這些鏡頭,如果沒有專業設備的輔助,就算是有100個陳可辛,也拍不出這樣的效果。
事實上,手機電影的誕生,要得益於科技界的突破,不僅生產出了高像素的手機,更重要的是在雲台技術方面的突破,雲台技術突破了人類的生理局限,解決了因呼吸、心跳、走動帶來的畫面抖動,最終拍出了令人賞心悅目的「大片」。
(圖:《三分鐘》拍攝花絮照)
也許普通人對於雲台技術還非常陌生,其作用簡言之就是使物體可以在運動中保持姿態的靜止。以最常見的三軸增穩雲台舉例,其主要由三軸陀螺儀和三軸加速度感測器構成的IMU反饋系統和伺服電機兩部份組成。感測器實時測量並獲得相機的姿態與運動狀態,計算之後再通過三個軸上的電機進行反向的運動補償,從而保持相機的穩定。
是不是仍然似懂非懂,沒關係!你只要知道,這項技術可以幫助人類拍攝觀賞性和藝術性更強的畫面,並且中國在這項技術上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就可以了。
目前在中國,在雲台技術研發處於領先地位,並且成功商用的企業不多,而這其中不得不說的一家企業就是來自深圳的企業——大疆創新。
2007年以前,國內的航拍市場剛剛興起,但是直升機掛載攝像機拍攝的鏡頭,始終無法解決畫面穩定性的問題。當時航模界普遍使用的解決辦法是使用舵機雲台,但是由於間隙大, 響應速度慢,拍出的畫面始終是各種抖抖抖……
據說在2007年大疆還在做直升機飛控的時候,已經開始想辦法處理直升機掛載攝像機時的抖動問題。
你不得不承認,在科技創新領域,聰明人的命運總是與時代緊緊的綁在了一起。比如說互聯網在中國剛剛興起時的張朝陽、馬雲、李彥宏、馬化騰等大佬,他們抓住了時代浪潮最終成長為各自領域的霸主,大疆也是如此。
剛開始那幾年,大疆也沒有找到可靠的解決方案,直到2009年, 電機直驅的概念開始在工業界傳遞,大疆感覺到這可能是個突破口,在這個領域堅持了整整四年之後。2013年3月左右,大疆最終在電機直驅的三軸穩定器上有了突破,公開了Z15系列雲台,其可掛載NEX5 / NEX7微單,配合S800系列的多旋翼飛機和悟空M飛控,是一個低成本的且畫質可接受的遙控航拍方案。
圖:禪思雲台z15-a7)
在完成可搭載NEX系列微單的Z15後,大疆接下來又對GH3, 5D,BMPCC等相機進行了適配的設計。而在2013年底發布的5D雲台上,大疆開始使用第一個自行設計的電機,完成了雲台設計應用的閉環,使得大疆雲台的生產質量可以得到很好的流程保障。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大疆在空中領域發展迅速,憑藉掌握的核心技術優勢,大疆以砍瓜切菜的速度成為了無人機行業的霸主。有人要問了,你說的這些,跟手機拍電影又有什麼關係呢?問題就出在這裡,在空中領域「獨孤求敗」的大疆似乎有些不甘寂寞,將目光投向了地面。
在2014年4月,大疆正式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手持雲台手持雲台系統如影Ronin,正式將自身在天空端的技術優勢移植到地面,開始布局新的戰略方向。
(圖:大疆的第一款手持雲台——Ronin)
Ronin作為大疆第一款地面手持雲台,已經可以掛載重達7.25千克的相機和小型攝像機。大疆的雲台能夠克服無人機上的劇烈震動,搞定地面段手持時產生的抖動自然也不在話下,Ronin的增穩性能很快就受到了眾多影視拍攝從業者的認可。
與此同時,大疆也在開發新的機載雲台,當年11月,大疆發布了inspire1+ x3相機雲台套裝, inspire的雲台在飛機上進行自動跟隨汽車、影視拍攝等活動時的表現,成為大疆除飛控以外,在全球範圍內又一弔打無數廠商的核心技術。
最關鍵的是,Inspire 1上的雲台相機是可以拆卸的,也就是說大疆在開發空中雲台相機時留了一手,掛載在Inspire上的雲台相機適配到地面端,也就成為了一款小巧智能的手持雲台。
(圖:Inspire 1上可拆卸式的雲台相機,為手持雲台提供了想像空間)
這項技術為相機行業的帶來了巨大革新。2015年10月,大疆正式推出OSMO(靈眸)系列產品,這個可就厲害了!
小巧智能的OSMO系列產品把目光瞄準消費級人群,就像充電寶、手機殼、數據線一樣,作為手機的配件,為普通消費者提供專業級的攝影攝像服務。跟專業級產品Ronin相比,OSMO的便攜性更強,且穩定功能、高畫質和擴展性均達到專業影像系統的標準。
(圖:2015年10月,大疆推出OSMO)
OSMO推出後,很快受到了消費級市場的關注,同年的10月,大疆緊接著又發布了第一款手機穩定手柄OSMO Mobile。大疆雲台的核心技術運用到手持穩定器上,表現也符合大眾的預期,甚至超出預期,手機攝影發燒友紛紛買單。
(圖:大疆第一代手持穩定器OSMO Mobile)
但第一代OSMO Mobile的售價也不菲,距離咱們普通消費者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小距離」。畢竟花這麼多錢買個「高級自拍桿」,不少人的心裡還是隱隱滴血的。
(圖:OSMO Mobile上市價1999元,至今價格仍高達1399元)
或許是看中了手持穩定器的廣闊前景,或許是希望能培養更多新用戶。今年1月初,大疆在 CES 2018上一口氣發布了兩款手持穩定器Ronin-S和靈眸OSMO Mobile 2,實在是有些出人意料。而讓人驚掉下巴的是,面向大眾消費者的靈眸OSMO Mobile 2售價僅899元。
對於售價僅有前一代「零頭」的OSMO Mobile 2,網友評論這是大疆給用戶發的「新春紅包」、「直接給了競爭對手當頭一棒」。要知道,目前國內做手持雲台的廠商可不止大疆一家,但這次大疆的降價,可謂直接擠壓了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
而OSMO Mobile 2上線銷售後,網友們也立即開啟了「搶搶搶」的節奏!近期更是被曝被用戶追著要發貨的新聞(Osmo微博運營評論截圖),發燒友的熱情大有當初深夜排長龍等購買蘋果之勢。
也有率先拿到實物的媒體在使用後發布評測,表示OSMOMobile 2無論是設計、性能還是價格上都沒有槽點。跟第一代相比,OSMO Mobile 2在設計上做了很多改進,採用了全新的結構設計,工業設計上將原本的鎂合金機身換成了高強度複合材料,整體機身重量僅為485g,在收起後體積也比第一代小了很多、形狀也更規則,這使得收納更方便、也更便於攜帶。
同時,靈眸手機雲台2還配備了更強大的電池系統,再次刷新續航時間,達到了15小時,是前一代產品的3倍以上,體驗出眾。
此外,軟體的升級也是這款產品的一大亮點。通過大疆DJIGO App,這款手機雲台可以更進一步,在軟體中直接調節ISO、快門速度等各種參數,把智能手機打造為真正的專業攝影工具。軟體中內置了很多的拍攝功能,只能跟隨、軌跡延時功能、全景照片等功能都讓我們平時的拍攝更加的炫酷好玩,同時還加入的直播功能更是方便戶外直播的博主們隨時隨地的和觀眾分享清晰的瞬間,體驗出眾。
如此親民的價格,又貼上了大疆的標籤,可能大疆的這款產品確實讓競對感到「如鯁在喉」。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不得不說是個極大的好消息。也許在未來,手持穩定器真的會和充電寶、手機殼等產品一樣,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
而隨著大疆在地面端的布局和產品線豐富,相信以大疆的風格,往後很有可能會有更出人意料的操作,而你我都將是大疆發力手持影像的見證者和受益者,期待我們一起用手機拍出了下一部「三分鐘」。


※魅族發布全新品牌理念「惟精惟一」躍身高端市場!
※2018如何讓自己變得更時尚,華為 nova 2s給你答案!
TAG:乖乖Sh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