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進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患者 平靜坦然卻又缺乏關懷

走進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患者 平靜坦然卻又缺乏關懷

患者活動室

長江網2月7日訊(記者 畢婷 通訊員 陳識)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在2009年公布的數據,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在1億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數已超過1600萬,這意味著每13個人中,就有1個是精神疾病障礙者;不到100個人中,就有1個是重性精神病患者。

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也是大多數正常人敬而遠之甚至歧視的群體。那麼,他們的生存狀態到底如何,能否得到有效救助?近日,長江網記者走進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探一探他們的內心世界。

患者手工作品

在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六角亭院區六樓康復科,記者看到,精神衛生中心並不像電視上看到的陰森恐怖,這裡的一切寧靜而又井然有序。種養植物、寫字、鍛煉、做手工,在護士們的帶領下,這些患者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這也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一道鐵門鎖住的是空間,但鎖不住的是患者對生活的追求與熱愛。

患者手工作品

2月5日,在該院六樓的活動室里,朱亞在練毛筆字。去年,恢復良好的朱亞還被安排去負責醫院的超市工作,這也是他覺得最驕傲的事情。朱亞有精神分裂症,於2009年住進武漢市精神病院,像他這樣的患者必須長期接受治療,以防止複發。

20歲的小鑫患有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入院2年,發病時易衝動、尖叫、打人摔東西。與朱亞不同,小鑫無法融入正常的社交生活。對於他,由於生活自理能力差,醫生採取更多的是藥物治療,護士需要24小時照料,提醒他吃藥、吃飯、洗澡,一旦發現有發病徵兆,還得配合其它物理治療方式。在醫院裡,小鑫一天的生活就是一個人到處晃悠,每天能夠自理就是最好的狀態。近期,護士還陪伴他一起認領一盆植物,用來打發時間。偶爾,他的哥哥來探視他,這是他最開心的時候。

患者活動室一角

四十餘歲的李碩父母多年前去世,他的姑媽是他的監護人,但是他姑媽不讓他回家,他只能常年住在醫院裡,平時也很少有人來探視他。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他總覺得自己沒病,他的願望就是儘快出院,甚至想過偷偷逃出醫院。他曾有一段時間不願意與人交流,通過醫院護士多次做思想工作,最終,他接受了醫院給他制定的6次「遊戲治療」課程,配合藥物治療,現在他的病情正在逐漸好轉。幫忙召集病人吃藥,監督病人吃藥,偶爾打掃衛生成為了他倍感驕傲的事。他說,他很願意和大家合作,也希望這裡的人開心。

打人?暴力傾向?這或許是很多人對精神病人的看法。可是,記者在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看到,在醫院護士的關愛下,每個病人無異於常人,他們的精神狀態也十分平靜。也許,相比藥物治療,他們需要的是人們對他們的尊重,需要一顆慈悲之心,讓他們正常的回歸社會。(文中人物系化名)

責編:朱德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江網 的精彩文章:

31日與「紅月亮」相約吧 下一次或許是2025年了
有利於特長生脫穎而出 湖美招生取消英語語文最低線

TAG:長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