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餅乾盒裡的相片

餅乾盒裡的相片

知還有多少人在用膠捲式的相機?

當一切影像訊息全部都變成數字化,方便當然是方便,不過也會喪失許多樂趣以及帶來某些問題。

以前朋友們一起出去玩之後,負責拍照的人會細心地把相片加洗好,然後再找個時間大家聚餐並且分送相片。或者有人出國旅行回來後,也會邀約大家以幻燈片分享他旅行的心得與體會。但是一切都數字化之後,需要的相片直接透過電子信件傳送,或者把相片貼在網站上,讓大家自己上去看,已經不再有大夥碰面聊天那種情感交流的動力與機會了

前些年紐約時報有一篇專欄也提到相片數字化帶來的可能問題,作者提到在以前膠捲底片時代,拍完照,至少都會洗出一疊實體的相片,有的會整理起來貼在相簿,不然也會收進鞋盒,堆在閣樓儲藏室或柜子里,那麼就算一個人百年後,後代子孫要找資料,即便老舊發黃,都還是會有第一手的原始資料可以研究或佐證

另外,現代人把數位資料儲在計算機里,萬一計算機毀損或失竊,或者即便個人很小心地備份諸存起來,但是萬一自己有什麼意外,來不及交待或整理,那些放在計算機中的加密私人數位相片或檔案,不但沒有人知道,即便後人有心尋找時恐怕也不得其門而入

的確,有個實體存在,尤其洗成相片後,大部份習慣上恐怕不太會去扔掉,最有可能的是放在餅乾盒裡往抽屜或柜子里擺,基本上算是「永遠存在」的。

既然大家都改用數位相機,那麼以前光學式的相機該怎麼辦?以前拍的底片或幻燈片又該怎麼處置?這也讓我想起錄音帶錄像帶這些儲存媒介的改變。

錄音帶從匣式到卡式,尤其卡式錄音帶流行了二十多年,相信每個朋友陸陸續續購買之下,有個數百卷應該是很平常的,對於錄像帶也是,我曾經收藏了六、七百卷,但是如今所有播放媒介都改成數字化之後,這些東西已經成了「雞肋」,丟掉可惜,留著顯然用不到卻又太佔地方。

我常好奇,到底什麼是最終的儲存媒介?在那個媒介發明出來之前,我們如何對待現在的資料收藏與保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