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列車員用鏡頭記錄500多名旅客面孔 看十年春運變遷

列車員用鏡頭記錄500多名旅客面孔 看十年春運變遷

艾學兵在火車上工作了10年,也經歷了10個春運,他用鏡頭記錄下了工作中形形色色的乘客

今年28歲的艾學兵在火車上工作了10年,也經歷了10個春運,除了做好列車員的工作外,他還用鏡頭記錄下了工作中形形色色的乘客,有純真童趣的藏族兒童,有辛苦奔波的農民工人,有拖家帶口的返鄉人……他的相機,記錄下了500多張旅客面孔,也記錄下了十年來的春運變遷。

用近一個月工資買相機 列車旅客成了「鏡中人」

圖中的列車員就是艾學兵,一般都是他拍別人,自己的照片很少

「我的第一台相機是奧林巴斯的卡片機,當時買成1400元,花了我三分之二的工資。」2009年,剛參加工作1年的艾學兵購置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機,從此他在工作中接觸到的旅客成為了他的「鏡中人」。

艾學兵在列車上拍下的乘客

「我沒什麼其他愛好,就喜歡拍照,喜歡記錄下我眼中見到的世界。」在1989年最後一天出生的艾學兵今年才28歲,從學校畢業後,就進入鐵路部門工作,2008年參加工作,最初在重慶到杭州的K4278次列車上做列車員。「那趟車去杭州要開行兩天一夜,現在已經停運了。」

艾學兵在列車上拍下的乘客

工作10年 記錄下500多張旅客面孔

沒多久,艾學兵登上了重慶開往拉薩的T223次列車,開始了他數年的「高原之旅」,也就是在這趟火車上,他開始用鏡頭記錄下工作中他所見到的人事物,一拍了就拍了近10年。

艾學兵還記得他拍的第一位乘客:「他是普通人的打扮,但坐在車上一直在念經,一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大概前後拍了500多名旅客吧,以藏族學生和兒童居多。」艾學兵還記得他拍下的第一位乘客,「他是普通人的打扮,但坐在車上一直在念經,整個人很安靜,一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艾學兵說,剛開始他既好奇又怕靠近,在沒有打擾對方的情況下拍下了這第一張照片。

艾學兵在列車上拍下的乘客

值乘這趟到拉薩的列車,也是艾學兵第一次去到青藏高原。「當時非常興奮,都幾乎忘記了高原反應。」沿路的風景是他從未見過的,「搭這趟列車,一天內就能體驗四季,前一秒還在下冰雹,後一秒就是陽光普照。」

他的鏡頭拍得最多的就是列車上的學生和兒童

在艾學兵眼中,列車上的兒童與窗外的風景一樣清澈,他的鏡頭拍得最多的就是列車上的學生和兒童。「我覺得他們的眼神特別透徹、明亮,那些藏族兒童特別喜歡跟我們交流。」艾學兵拿著相機按下了一次次快門,每次拍攝完畢,他都會將圖片拿給被拍攝對象看,如果旅客需要,會留下他們的郵箱,有的旅客便用自己的手機翻拍下來。

列車上列車員送餐。拍攝於2016年重慶-拉薩的列車上

專註農民工群體 「為了回家他們錢都不要」

作為農民工的兒子,火車上的農民工也是他關注的對象。他還記得有一年春運,他依舊在重慶開往拉薩的火車上工作。「春運期間,那趟車的旅客反而不多,因為不是旅遊旺季。車上的乘客多是進藏打工的農民。」而在這群旅客中,有一對父子引起了艾學兵的注意。

青藏鐵路旁的護路工。從2009年開始,艾學兵就在重慶-拉薩

「當時列車行駛在德令哈往格爾木的路上,海拔大概4000米,我在車廂巡視的時候發現一名乘客臉色卡白,隨即我叫來了列車上的隨車高原醫生。」

列車途徑唐古拉山,艾學兵拍下的窗外的風景

艾學兵說,當時醫生做出判斷這名乘客的身體條件已經不允許進藏了,要求他和他父親在格爾木下車,儘快到醫院治療。「當時聽到醫生那句話,乘客父親的眼淚一下就下來了。」艾學兵說,原來這對父子是準備去拉薩打工的,父親說想打工掙點錢,兒子才好娶媳婦。「本來他們一直堅持不下車,說只是小病,到了拉薩就治。」艾學兵說,但是當時兒子的狀況很差,醫生也做出了不能進藏的判斷,只有勸他們下車。

2010年8月藏北大草原上,T223次列車

「當時父子倆身上最值錢的就是2張一共600多元的火車票,只有幾十塊現金,我和其他列車員再湊了點錢給他們,最終才下了車。」

玉樹地震發生後,由重慶開出的救援專列前往災區,列車上搭載的都是醫護人員。艾學兵是這趟列車的列車員之一

艾學兵說,可惜當時忙著看病、勸說,根本顧不上拍照,也不好拍照,沒有留下父子倆的照片。這件事情一直留在了他的心上,「因為生活貧困,許多農民工寧可用命去賺錢。」

一位旅客突發疾病,站台工作人員進行急救,艾學兵用鏡頭記錄下了這一幕

同樣是春運,2014年,他值乘廣州到重慶的臨客,整個車廂擠滿了人,基本都是返鄉的農民工。「我看到有人一直蜷縮在車廂連接處,很久了,一動不動,擔心他出事,上前詢問。」原來這人在廣州打工,一年辛苦工作後卻沒有拿到工錢,能登上這趟列車還是靠救助站給的火車票,除了車票,他身上沒有一分錢了。「那人說我不需要吃飯、上廁所,只要還有口氣,就能撐過這30多個小時,就能回家了。」對於他們來說,「春節回家」成了執念,只要能回家,連錢都可以不要。

這是艾學兵為自己同事拍的一張集體照,他作為攝影師在鏡頭之後

看十年春運變遷 票好買了農民工捨得為自己花錢了

行色匆匆的旅客,擔著行李趕著上車。艾學兵攝於2016年年初。

在艾學兵的工作中,農民工可以說是他見過最多的人群了,「在火車上看著他們回家,又看著他們離家,一輩子都奔波在生活上,就像看到了我的父親。」

今年春運,一位乘客帶著2個小孩,準備乘坐動車回家。

艾學兵的父親今年已經55歲了,依舊在外打工,從他記事起,父親就不怎麼回家。「最久的時候三年才回次家。」艾學兵從小和母親一起長大,可就在他學校畢業準備工作的時候,母親因故去世,漸漸地,「回家過年」對於他來說就淡了,直到現在艾學兵自己成家了,才又有了過春節的感覺。

在貴陽火車站,候車乘客正在吃盒飯。艾學兵說,以前幾乎都只吃泡麵,現在更多選擇10幾塊錢的盒飯了

在貴陽火車站,一位女性乘客拿著手機與家人視頻時激動地哭了。艾學兵攝於2018年春運。

「大年三十在火車上度過的次數多。」每年春節,也是艾學兵最忙碌的時候。工作十年,也經歷了十年春運,在他看來,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特別是農民工。「票也好買多了,他們在回家路上也捨得為自己花錢了」,艾學兵說,不少旅客在火車上不再吃泡麵了,更願意選擇盒飯。「泡麵幾塊錢,盒飯10幾塊錢,以前都是能省則省,現在還是對自己更好一點。」

艾學兵鏡頭中的旅客,他們或笑逐顏開,或行色匆匆,或獨自一人,或拖兒帶女,他們有的回家,有的離家,但都是懷著同樣的念頭——尋找更好的生活。春節到了,願每一個路上的人都安全到家。(監製/周利宏 文/趙綪茜 圖/艾學兵)

你關注的想看的,就是渝閱君想發的(爆料投稿微信:Yuyuebaoliao,線索一經採用,平台將視情況獎勵爆料者5到50元現金紅包。)

「渝」新聞「閱」山城——《渝閱》重慶權威資訊。我們只做原創,帶你快捷、精準、深度解讀閱讀那些渝人、渝事。轉載請註明來源,違者必究。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渝閱 的精彩文章:

春運眾生相:情侶依依不捨 民工高興回家
8旬老太愛畫梅蘭竹菊 一幅畫僅著色便要20多天

TAG:渝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