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急診醫師的核心素養(一)

急診醫師的核心素養(一)

Key Competencies for Emergency Physicians

Part 1byAlex Lyu

眾所周知,急診醫師是需要非常深厚的臨床功底和廣泛的臨床技能的。而歸納起來,這些就可以被視作是「核心素養」。

急診醫師需要哪些素養呢?我比較喜歡下面這張圖。

Image: EMNOTE Acute Care Academy

從本期開始,我就會開始寫《急診醫師的核心素養》系列了。這篇文章是第一篇。

Acute Care & Resuscitation

急症護理與復甦

急救復甦是急診室醫師技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無論是 Basic Life Support 還是 Advanced Life Support,包括 Paediatric Life Support (無論你是否處理兒科患者),都是急診醫師應當掌握並認證的能力。

不知道是伴隨著某個協會的「壟斷式」存在(當然,壟斷本身沒什麼好不好的,就我看來,這個協會是有資本獨霸一方的,更何況,確實也沒有什麼競爭對手來過),還是伴著地方醫院對標準化與 EBM 的重視,國內急診室的急救復甦確實是做的越來越好了。

不能忽視的是,有相當數量的基層醫院的觀念仍然非常糟糕。急診主治沒有 BLS 和 ACLS 證書;有的醫院急下令診室常規插管必須要找麻醉科醫師。也有一些醫院的自身狀況也很糟糕,搶救室只有一個人還要按壓+ BVM 通氣 30:2 的情況的。

Trauma & Injuries

創傷

國內的急診醫師大多是「急診內科醫師」,適應急診細分專科的需求。在國外,急診通常是通科。輕微的外科急症患者可以由急診室醫師處理,如有需要,尋求外科或骨科 Speciliasts 的幫助。

嚴重創傷患者則由 Emergency Trauma Team 處理。TT 里包含外科醫師、急診醫師、骨科醫師、麻醉師、護士等成分。有些創傷小組組長 (TTL) 甚至是急診醫師。不過,有限的文獻表明:

急診科醫師擔任 TTL 容易漏掉部分損傷;外科醫師擔任 TTL 容易過於專註處理某部分損傷。

具體,外科醫師還是急診科醫師更適合擔任 TTL 仍然是不確定的。

就國內的現狀來看,如果要鋪開普及 ETT 制度,恐怕無論是急診科醫師還是外科醫師擔任 TTL,除了標準化的 ATLS 或其它創傷培訓,還都需要許多額外的專科培訓。

創傷培訓最有名的還是 ACS 的 ATLS (院前則有 ITLS 和ACS-COT/NAEMT 的 PHTLS)。約乎在2006年的時候,歐洲看 ATLS 有點痒痒了,就有了 ETC 課程。當然,現在來看,ETC 的影響力還是遠不如 ATLS。至於國內某創傷培訓課程,就更要差得遠了。

但我覺得培養急診醫師的創傷素養最困難的,除了要跟教育中的漠視,還要跟落後的觀念以及一些制度因素作鬥爭。國內大部分醫院的領導還是不會讓自家急診室給創傷患者輸 O 型 PRBC 的,甚至聽說有醫院領導連氨甲環酸都不讓急診醫師用於失血性休克患者——雖然無論是國外指南還是國內共識都早已把 TXA 寫進了推薦止血藥之列。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 HESPAN。

很顯然,物質里的東西不難跨越,精神上的東西才難。

今天 Alex 就扯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預告:《急診醫師的核心素養 (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第八章:初遇喪屍
致自己的說說配圖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