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字簡化是時代趨勢,安倍都受不了了

漢字簡化是時代趨勢,安倍都受不了了

這次台灣花蓮地震,日本首相安倍趕緊發文,支援台灣。

可是安倍寫的字有問題呀?

如果按照台灣官方的漢字評價體系,這些都是「俗體字」呀!標準的繁體/正體漢字是「臺灣」呀!你安倍居然也寫俗體字?

其實,漢字的簡化是大勢所趨。

繁體字本身是商代漢字發展到20世紀,結構一路疊代繁化的一個總結果漢字繁化本身並不是漢字的錯,而是隨著時代變遷,辭彙代謝,商代的簡單漢字到了20世紀多數已經廢棄不用,或是罕用常用字往往是後期加入、疊加繁化的結果。比如,豊、犮 不用了,體、髪 卻常用。因為當年的簡化字反覆疊加呀。

到了20世紀普及大眾教育和白話文,卻要面對這個繁化的總結果,受不了呀。其實對常用漢字進行簡化,才是符合大勢所趨的。

台灣自己老百姓有時也受不了,偷偷的用了。下圖就是兩個「台」都用。

漢字的簡化方案,並不是1949年以後才搞出來的,最初是1935年,中華民國頒布的,只是頒布一年後,被很多老學究批評,又下架的,非常可惜。

1935年8月21日,民國教育部發布第11400號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這個簡體字表由民國教育部委託北京大學教授、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黎錦熙主持制訂,主要採用了錢玄同所編《簡體字譜》中2400字中的324個,在當時又稱「手頭字」,也與上述《手頭字第一期字彙》基本一致。這是政府第一次大規模推行簡化漢字。

漢字如果不簡化,漢字的普及率就會大大降低,那對我們文化的傳播,就會帶來很大的問題,傳統文化,並不是只有漢字,漢字只是一種載體。漢字所表述、記錄的文化內容才是根本。

就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禮」,也是早在唐朝,柳公權老先生,就已經簡化過了,為什麼到了21世紀,還有那麼多人死抱著不放呢?


如果參加考試,這可是能節約非常多的時間的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飆叔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既為了考試,也為了素質教育,國學教育學習並不矛盾

TAG:飆叔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