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狗大俠」與「狗勇士」

「狗大俠」與「狗勇士」

翻看中外典籍,我發現有三隻狗的行為頗為類似——都具有偵緝壞人且為主報仇的本領,讓人印象深刻。

宋人洪邁的筆記小說集《夷堅志》中有一則故事:南宋紹興年間,有個賊人將一名和尚殺死在廟中,並搶走了財物。和尚所養的一隻狗見證了這樁兇殺案,便悄悄尾隨賊人進了縣城,每到人多處,狗就衝到賊人跟前,怒目狂吠,一連四五次都是如此。街市上有人認出狗乃和尚所養,就把賊人控制住,問道:「這狗好像非常仇恨你,莫非你到廟裡做了什麼壞事?」賊人慌亂之中露了餡兒,眾人將他押至廟中查看,結果真相大白,賊人受到了應有懲罰。

這隻和尚所養的狗堪稱智力超群,在與賊人的較量中,不硬拼,不莽撞,懂得借勢而為。與之類似的還有一狗。

清初張潮編輯了一本短篇小說集《虞初新志》,收錄了清人徐芳所創作的一篇小說《義犬記》,講述了另一隻狗的故事:有個太原商人帶著大量金銀路過中牟縣,途中看見一少年用木棒挑著一隻綁了四肢的狗經過。那狗看見商人便不停哀嚎,商人動了惻隱之心,從少年手中買下狗並予以放生。那少年見商人錢多,就起了謀財害命之心,在僻靜處將商人殺死,扔到水中。不料,這起謀殺案被那隻狗暗中窺見,它尾隨少年,確定了少年的住所後,跑到縣衙狂叫不止,不僅將衙役們引到了商人被害的地方,還引到了少年犯的家中,人贓俱獲。後來,這隻狗又往返數千里,幫助商人的兒子護靈返回太原。

相比於和尚養的那隻狗,這隻狗要複雜得多,除了智謀之外,它還兼具知恩圖報、忠誠無二、不畏艱辛、負責到底等優秀品質。顯然,它的「光輝表現」已經遠遠不是一隻狗的能力所及,也就是說,它不再只是一隻狗,而確乎是一個「高大全」的人了。這兩隻狗都是作者理想化的狗,寄託了中國古代文人們對正義忠誠者的美好願望。

不過,我想重點說說的倒是另外一隻狗,一隻據說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狗。它是一隻外國的狗。

二戰期間,蘇聯紅軍戰士斯達羅牽著一隻狗正在巡邏,突然遭到德軍襲擊。一個德國兵舉槍射殺了斯達羅,那隻狗眼見主人被殺,便瘋狂地撲向德國兵。搏鬥中,德國兵右手三根手指被狗咬掉,忍著劇痛,他開槍將狗打成重傷後,趁機逃走。經過全力搶救,受傷的狗逐漸康復,重新走上戰場,跟隨斯達羅的戰友亞歷山大一起巡邏執勤。德國投降後,這隻狗隨亞力山大進駐柏林,繼續擔任街頭巡邏任務。時間在流逝,一晃五年過去,狗漸漸顯出老態。有一天,像往常一樣,這隻狗隨亞歷山大在街頭執勤,突然,它看見一個德國人從不遠的街道走過,便怒吼著猛撲過去,緊緊咬住那人的衣領,將其掀翻在地,然後張開血盆大口,咬向他的脖頸。等到亞歷山大反應過來時,狗已經將那個德國人活活咬死,而年邁的狗也因過度狂怒而引發腦溢血,永遠地閉上了眼睛。經查,那個被咬死的德國人曾經是一名納粹軍人,他右手的三個手指殘缺。原來,他正是當年射殺斯達羅的兇手。為了紀念這隻英勇的狗,人們在它的墓前樹立起一塊墓碑,碑文是:「烈犬文爾內之墓」。「文爾內」的俄文意思是「忠誠」。

文爾內是否真實存在,我是持懷疑態度的,因為它與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那兩隻狗有著太強的相似性,以至於我認為,文爾內有可能也是一隻被虛構的,或者是經過藝術加工的狗,而且有可能還受到過中國文學的影響。

若真如所料,可以看得出,俄羅斯人在塑造他們的忠勇之狗時,思維是線性的單純的,過濾掉了中國古代文人創作思維中一些複雜性的東西。比如,文爾內是「剛勇+忠誠」,而中國文學作品中的那兩隻狗是「智勇+忠誠」,明顯多出一份狡猾來,懂得自保。這是中國古代文人明顯要精明於俄羅斯人的地方。

假如文爾內真是一隻現實存在的狗,那麼,我則要為中國古代文人的膽色而羞愧了。我會有這樣的疑問:他們為什麼就不能在精氣神上有所超越,為後世讀者創造出一隻勇敢地撲向目標的悍狗呢?他們是不是太過懦弱,以至於把狗也想像成具有這樣的德性——既要成於義,也要惜於命?從現有的創作看,中國古代文人們所塑造的狗的形象,並沒有達到真實的狗的高度——假如文爾內真實存在的話,它充分證明:一隻狗足以能夠到達「奮不顧身」 的境界。

柔性有餘,剛性不足。這,恐怕是我們文化基因的特點之一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心小語 的精彩文章:

不是所有的對手都是冤家

TAG:靈心小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