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每年春節時 乾隆在圓明園設一場所 妃子和公主們最喜歡

每年春節時 乾隆在圓明園設一場所 妃子和公主們最喜歡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是中華民族最為隆重也最具有傳統特色的節日。每到春節時,辛勞工作了一整年的老百姓們,都會根據地方特色,進行一系列的儀式和活動,迎接嶄新一年的到來。

在清朝一朝,皇帝們大多勤政,一年到頭都要處理政務,只有到年底時,才會有幾天的休假時間。在春節期間,皇宮大院也要貼春聯、掛年畫、放鞭炮,除夕當晚,皇帝還要和後宮家眷們吃團年飯,在遵循傳統習俗上與老百姓並無二致,只是各種儀式和典禮比民間要隆重上許多。

不過,皇帝后妃們過年雖然比老百姓要講究,但深宮高牆之下,有些民間的樂趣,他們也沒法享受。比如新春逛集市,這項女人們最喜愛的活動,皇帝的家眷們就沒辦法參加了。

為了讓自己的后妃和公主在宮裡也能逛街購物,乾隆皇帝想出來一個好辦法——既然皇帝女眷不能出宮逛街,那乾脆在宮裡直接開一個集市好了。

說干就干,乾隆便命人在圓明園福海之東的同樂園,建了一個新春市場,稱為「買賣街」。清人姚元之在《竹葉亭雜記》中記載:

「 圓明園福海之東有同樂園,每歲賜諸臣觀劇於此。高宗時,每新歲,園中設有買賣街。凡古玩估衣,以及茶館飯肆,一切動用諸物悉備,外間所有者無不有之,雖至攜小筐賣瓜子者亦備焉。」

這個號稱外間所有無不有之,甚至連賣瓜子的小販都齊備的「買賣街」,於每年的正月十一開市,一直開到「燕九節」,即正月十九才閉市,連開九天,足以讓妃子和公主們可以好好過一把逛街購物癮。

當然,為了保證皇宮的安全,乾隆並不是直接把民間的市場給搬到了皇宮裡。對「買賣街」中販賣的商品,以及各個商店的店主,都有嚴格的要求。

買賣街中出售的貨物,「其古玩等器,由崇文門監督,先期於外城各肆中採擇交入,言明價值,具於冊,賣去者給值,存者歸物。」其採購、販賣和存儲都有一套嚴格的要求。而開店之人,直接由內監充任。其中茶樓酒肆中的跑堂、店小二,還要特別選擇口齒伶俐的小太監扮演,以更加真實地還原宮外集市的真實場景。

這些由太監組成的群眾演員都非常敬業,尤其是乾隆皇帝聖駕光臨時,演得更加賣力。「每俟駕過殿門,則走堂者呼菜,店小二報賬,掌柜者核算,眾音雜沓,紛紛並起。」當然,這些臨時演員們演得越真實,皇帝就越開心,他們得的賞錢也就更少不了了。

這條「買賣街」的顧客,有乾隆賞賜在同樂園看戲的大臣,但大臣們在宮外也能逛街,並不以此為樂,只是給皇帝捧捧場而已。真正對為「買賣街」而歡呼雀躍的,是終年不得踏出後宮一步的妃嬪和公主們。

同樣是《竹葉亭雜記》中的記載,有一次乾隆陪他最喜愛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逛買賣街,十公主看中一件「大紅呢夾衣裳」,非常喜愛。在一旁的和珅看見了,連忙掏錢,以二十八金的價錢買下了送給了公主。後來,這位公主嫁給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成了和珅的兒媳婦。

「買賣街」讓平常不能出門的宮中女眷們,也能享受到逛街的快樂,因此深得后妃喜愛。終乾隆一朝,年年都有「買賣街」開市,在嘉慶登基後的前四年,因為乾隆仍是太上皇,這個傳統也延續了下來。

然而,「買賣街」雖是皇宮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個喜慶節目,但也帶來了一些弊病。比如有的太監以次充好,虛報價格,趁機從中漁利。又比如像和珅的故事這樣,有大臣藉機向得寵的后妃或公主行賄,造成內外勾結。因這種種弊端,在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剛駕崩以後,嘉慶就取締了這一活動,「買賣街」便從此成為歷史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圖像說史:「彈幕君」乾隆真實繪畫水平如何,看過這些畫就知道了
乾隆居然和華盛頓是同時代人,人家在工業革命,再看我們在幹什麼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