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捏脊及黃連甘草湯的論述與應用

中醫捏脊及黃連甘草湯的論述與應用

陳以國

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

經驗傳承指導老師

遼寧省名中醫

瀋陽市優秀名中醫

博士生導師

二級教授

學餘思

(53)

走進生活,走近中醫,本周為大家帶來的是中醫捏脊及黃連甘草湯的論述及應用。

捏脊論述

史博

生者,活也。所謂養生,即保養身體。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愈更為之」。捏脊療法是術者連續捏拿脊柱部肌膚,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捏脊不僅運用在小兒,在內婦科的運用也甚廣。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之類病症,營養不良、遺尿、反覆呼吸道感染等,成人的運用如失眠、脊柱相關疾病、呃逆、胃腸病等。

穴位看捏脊的「脊」:

從作用部位看,主要是在脊背,中醫學認為:背為陽,腹為陰,脊背主要集中了督脈、膀胱經、夾脊穴,三者在同一平面,經氣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貫通的,捏脊操作時實際是同時作用於三者,督脈行於正中脊里,入絡於腦,主一身之陽氣,為「陽脈之海」,督脈總督諸陽經是陽經的統領,在督脈和膀胱經之間有夾脊穴,夾督脈伴太陽經而行,循行及作用功能與督脈和膀胱經的循行密切相關,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的循行路線上分布著臟腑的背俞穴。《靈樞·經脈》雲:「膀胱足太陽之脈, 起於目內眥??其直者,從巔直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背部的經絡、穴位共同起到調節經氣,調和陰陽的作用。三者均可作為臟腑之氣輸通出入之處,內應於臟腑,反注於背部,為捏脊療法運用於治療臟腑疾病提供理論基礎。捏脊的部位為脊背的正中線,從尾骨部起至第7頸椎。即沿著督脈的循行路線,從長強穴直至大椎穴。從操作的實際部位看:由於督脈、膀胱經、夾脊穴,三者經氣相貫通,因此捏脊的「脊」實際應該包括了督脈、膀胱經、夾脊穴,其中位於督脈和膀胱經之間的夾脊應該是捏脊的中心。

作用機理:

捏脊的作用在於升清降濁,昇陽降陰。捏脊法分上提下推,提捏主要刺激督脈督陽上行故能升清,下推刺激膀胱經使濁陰下流排出體外。《素問》雲:「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而人體的氣屬於陽,血屬於陰,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能生血、行血,氣滯則血瘀。脊背為五臟六腑陰陽之會,精氣之所注,經絡氣血之總歸,捏脊療法通過捏拿患者的脊背,振奮陽氣、清氣,沉降陰氣、濁氣,從而推動全身氣血運行,調整全身的陰陽之氣,來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張介賓認為「人身臟腑在內,經絡在外,故臟腑為里,經絡為表……。以十二經脈分陰陽,……以太陽為陽中之表,以其脈行於背,背為陽也。……然三陽之中,則又為太陽一經,包理肩背外為周身之綱維,內連五臟六腑之育腦,此諸陽之交會,猶四通八達之渠也,故風寒之傷人,必自太陽經始。」從中可知經絡和五臟之間的解剖分布及在生理範疇的十二經絡中的太陽經的主導作用。通過捏脊療法可以使陽經之氣血達於陰經,陰經之氣血達於陽經,使在里之氣血達於肌膚,在表之氣血達於臟腑,全身氣血條達,腑腑調和,經絡疏通,疾病得愈。

從經絡學、神經學、解剖學等看:

夾脊穴是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交會和匯合的樞紐,捏脊療法通過對這些神經節、乾的刺激,藉助複雜的神經、體液因素,調整內臟功能,有利於紊亂的植物神經調整趨於正常,從而達到增強體質治病保健的目的。夾脊穴的每一節段和對應的臟腑相關,T1-4夾脊穴主治肺臟疾患及上肢病;T4-7夾脊穴主治心臟疾患;T7-10夾脊穴主治肝膽疾病;T10-12夾脊穴主治脾胃病;L1-2夾脊穴主治腎臟疾患;L3-5夾脊穴主治腰背下肢疾患、膀胱、大小腸、子宮。可見通過捏脊可以調整臟腑疾患。

手法的「捏三提一」:

手法操作時注意推、捏、提的配合,其實就是在推的過程中捏提的配合複合手法。在捏脊的過程中,用力拎起肌膚,稱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稱「捏三提一法」;也可以單捏不提。其中捏提手法還可分為「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兩種。前者是用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後,食指、中指在前,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後者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與屈曲的食指橈側部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前而食指在後。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其中,單捏不提法刺激量較輕,「捏三提一法」最強。重複3-5遍後,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5次為1個療程。慢性疾病在1 個療程後可休息1周,再進行第2個療程。

「脾主肌肉,主運化」,「肺主皮毛,主表」,捏脊直接作用於背部皮膚和肌肉,通過經脈的連接調整「肺、脾」二髒的功能,因此,捏脊對「肺、脾」兩髒的調節作用最為顯著。「肺朝百脈,乃相輔之官,治節出焉」,「脾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因此,捏脊療法的整體調節作用通過「肺」「脾」的功能放大於全身,從而起到更全面的整體調節作用。注意養生,做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母親的「黃連甘草湯」

沈宇平

母親說,我是中醫護佑著長大的。在我與這個世界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最先接觸的方劑是「黃連甘草湯」;在我喝人生中第一口奶之前,外婆給我嘴裡先塞了一根蔥,還在母親的乳頭上塗了蔥汁。這些都是浙江一帶的民俗,母親也會時常與我講起這些外婆講與她的,祖先傳給我們的智慧。

我喝的這個「黃連甘草湯」並不是《保命歌括》中黃芩黃連甘草湯的簡稱,而是黃連與甘草等量合用。給新生嬰兒喝黃連甘草湯的意思是告訴孩子,人是哭著來到這人世間的,來了就是要受苦的。但人生卻是自己經營的,有苦也有甜。生活得苦時,要想著還有甘草的甜;生活得甜時,也別忘了那黃連的苦。開奶前給孩子嘴裡塞蔥是祈禱孩子一生開始於「聰明」,是告誡孩子一生為人要「清清白白」。這是一份一份的寓意,也是一分一分的中醫。

真慶幸在這個中、西醫誰優誰劣,爭論不休的年代裡,還有人沿用了這些祖先的智慧。有人說,中醫思想護佑了中國人上下五千年,西醫發展史不過幾百年,誰優誰劣,還有什麼可爭?為什麼說黃連甘草湯是「一分一分的中醫」?

我問母親,除了寓意,還有沒有其他原因要給嬰兒喝黃連甘草湯。母親說,嬰兒出生時大多帶有胎毒,或多或少。其在母親子宮裡也是有糞便產生的,未將毒排盡就容易生病,黃連甘草湯可以幫助嬰兒排胎毒。母親並不學醫說到此已是很詳盡了。其他的我就遵循老師教導查資料。

終於在《廣嗣要語》和《萬病回春》中,找到了依據。兩書皆出於明代,《廣嗣要語》是明·俞橋撰。俞氏字子太,別號溯回道人,浙江海寧人,曾為嘉靖(1507-1567)年間官居太醫院判,但成書年代不詳,與明代太醫龔延賢的《萬病回春》有年代重合,故不知哪一本是首載,倒也不妨礙理解黃連甘草湯。就以《廣嗣要語》為例,其「小兒五宜」第一就指出:「一小兒初生。先煎濃黃連甘草湯。急用軟絹或絲綿。包指蘸葯。摳退場門中惡血。倘或不及。即以葯湯灌之。待吐出惡沫。方與乳吃。令出痘稀」。至於服用後有什麼不良反應,據母親回憶,連喝3天黃連甘草湯後停服,當時的我除了拉肚子,而後餵奶也沒有任何異常,後出生5天時大便已成型,也有一些孩子還會吐一些,想必這些就是祖先所謂的排胎毒。又查現代《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2年10月)卻有臨床使用黃連甘草湯治療胎毒男105例,女95例的應用。

黃連甘草湯的應用不止於此。再如《嬰童類萃》上卷-急慢驚風論中說:「久痢不止口噤,黃連甘草湯下」;中卷-痢疾論中說:「小兒七八朝,惡露內蓄,腹脹不乳,黃連甘草湯服六七丸,甚效」。這些應用也是用於嬰兒痢疾、驚風,可見「黃連甘草湯」是安全的。

黃連甘草湯組成簡單,黃連甘草等量(母親說,16兩為一斤的算,取3兩)煮水即可。《神農本草經》將黃連與甘草歸於上品,論黃連性味苦,寒,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利,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論甘草,味甘,平,主五臟六府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尰,解毒,久服輕身,延年。

但黃連苦寒,《本草綱目》告誡後人中病即止,所以要想給初生嬰兒使用黃連甘草湯,最多不過3日。

這便是祖先傳下來的中醫智慧,也是外婆傳給母親,母親教給我的浙江民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適心醫事 的精彩文章:

經方妙用療頑痛

TAG:適心醫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