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民時期封緘印一組

清民時期封緘印一組

封緘印是印章中的一種專用印,將其湊成體系也算「壯觀」。

這裡介紹十方清代、民國時期使用的封緘印,從文字內容所見有「緘封啟示」最大一方;還見有「吉封」最左側上數第二方;其餘均為「護封」。觀察其質料見有木質(最大一方);黃銅質(左側上面兩方);其餘均為石質印,石質印中中間一行最上面第一方為玉質,玉印右側一方為水晶質,其餘多為壽山石等。從文字篆體分析,多數作陰文仿漢印,中間一行有兩方字構稍作花體,一方陰文,一方陽文。這十方印中還見有滿文與漢文對譯的兩方,屬於兩個不同文字種類入印,同時也由此確定時代為清代。這十方印文字中都有「封」字,除了兩方花體印之外,其餘的「封」字構形基本相同,說明其時代相差並不遙遠。

「封緘印」的出現,大約從宋代開始,在遼金時期遺印中見有「封」、「封的」、「封全」、「合同封」、「謹封」(堇圭)等幾種形式,多為漢字構形,封緘印的出現,應與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相關。在元代遺存的印中余收藏有一方八思巴字「謹封」印,由此說明在宋、遼、金、元時期諸如此類的封緘印混雜使用,有可能「謹封」印出現的稍晚些。到了明、清、民時期則以「護封」等形式印為主體。封緘印的大體發展過程是由「封」——「封全」——「謹封」——「護封」演變而來。

十方印中,照片左下角兩方,是我家大哥送給我的,應該是家中遺存的舊物。最大的一方木質印購於北京琉璃廠海王村,水晶的一方購于山東,滿漢文對譯黑石頭一方購於甘肅定西,其餘均在天津鼓樓或瀋陽道地攤撿選的。我分析此類用印主要是在經濟活動往來的合同或票證上所鈐押使用,尤其見有「吉封」一方,印文用語更為典型。

封緘類用印羅列疊加,自成體系,擺在桌子上時常觀賞,卻有古風撲面而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言多必失,情商高的女人不說的話
被花唄拯救的90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