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書刊之五十:老舍曹禺應邀赴美
1946年2月5日,農曆正月初四,作家老舍和曹禺應美國國務院正式邀請即將赴美訪問講學一年,「華盛頓五日電」宣布:「中國兩馳名作家已應國務院之請,來美一年。《駱駝祥子》作者老舍將於初春來美,繼續研究寫作。萬家寶將於三月來美,他除考察美國戲劇及電影事業外,將在美講學。」
這個消息雖然5日才在報上發布,其實前一天老舍和冰心已知道了。冰心這天早晨寫給趙清閣的信中就明確地說:「今天中午約老舍來吃飯,他不日赴申轉美。」老舍自己也是無比欣喜,據李公朴該年2月7日日記載,該晚「到江蘇同鄉會參加重慶出版業新年聯歡會,至十二時始散。老舍先生亦登台表演之」。
老舍和曹禺觀看美國戲劇演出
2月8日下午五點,張治中在重慶純陽洞「中電」製片廠大禮堂組織聯歡會,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歡送老舍和曹禺即將赴美。二百多名文化界、新聞界人士出席了這個聯歡會。
冰心致趙清閣的書信中說的老舍「不日赴申」很快實現。18日下午四點中華全國文藝協會上海分會在上海舉行歡送老舍、曹禺赴美的集會,趙景深寫有長文《一個作家集會》,收入1948年4月北新書局《文壇憶舊》一書。「到得很早」的老舍在這個集會上有長篇講話,他說:「沒有美國,我們中國不能勝利,世界任何國沒有像美國這樣幫助中國的。我願意有機會去學習,講學實不敢當。」
老舍與曹禺在耶魯大學訪問
相比之下,曹禺的致詞就謹慎得多。講到政府時,他說「誰能夠替老百姓做事,誰就能在新中國組織里存在。現在離目標還遠,必須從各方面去努力」。講到老百姓時,曹禺說「他們是將來新組織中的主人」。講到文學,曹禺認為茅盾的《子夜》和老舍的《駱駝祥子》「放在外國第一流作家同列,也不覺得慚愧的」。查曹禺行蹤,他在重慶接到美國國務院邀請後就去請教茅盾到了美國後應該注意些什麼,茅盾當面對曹禺說:「一是要把中國的實際情況告訴世界,再有,便是要講文學的社會意義。」趙景深現場記錄下的曹禺致詞,反映出曹禺是遵循了茅盾教導的。茅盾的話,亦有所本。
18日下午集會後,老舍一直沉醉於團體、朋友、同行的歡送宴請中,如當天晚上就有聚餐,趙景深記錄的是:「闊大的飯廳,很舒適的擺上五桌菜。喝酒時,老舍特別高興,向人握手敬酒。姚蓬子過去和老舍猜了兩次拳,因此室內充滿了『七巧八仙』的猜拳聲。真的,老舍的興緻更濃了,站了起來說:『現在我向諸位挑戰,請來猜拳!』不但如此,老舍還走到每一桌去挑戰。曹禺(也許是健吾)不會猜拳,就和老舍像小孩兒玩的一樣(刺!刺!刺)的猜起拳來,結果是曹禺多輸了一杯酒。」餐罷,由老舍唱戲開了個頭,趙景深唱崑曲《折柳陽關》作為送別,老舍最後唱了段《草橋關》,作家們「才在惜別中散了」。
該年12月5日,蘇聯也仿效美國,邀請茅盾前往蘇聯「觀光」。茅盾倒也中規中矩,「觀光」所寫就題作《游蘇日記》,結尾說:「四個半月的蘇聯遊覽,到了今天,這才告一結束了。」何以如此,則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長按二維識別碼 關注我們


TAG:老舍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