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趣味減肥心理學

趣味減肥心理學

為什麼會長過胖?其中一部分答案在遺傳;另一部分答案在營養。有些人具有容易胖的傾向。然而,即使生物學上的遺傳素質也不足以使人發胖。另一個方面就是取決於人們對食物及飲食行為的思維方式。

早期的肥胖心理學研究認為,胖人比較關注身體內部的飢餓線索及外部幻境中的食物。然而這個理論尚有不足之處,因為肥胖本身並不總是預示著飲食。也就是說,飲食行為並不是所有的胖人都具有相同的心理素質結構。讓我看看原因何在?

JanetPolivy 和PeterHarman 把飲食分為限制性飲食和不限制飲食。限制飲食者總對他們要吃的食物量加以限制:他們會長期性地節制飲食,總是為食物而焦慮。儘管肥胖者更容易報告有這種思想和行為,但任何體型的人都可以成為限制性飲食者。

如果他們長期節制飲食,那麼體重又是怎樣增加的呢?研究者指出,當限制飲食者解除限制時---他們會放縱自己,暴飲暴食高熱量的食品。當限制性飲食者對其能力灰心失望或者尊嚴受到傷害時,解除飲食限制的情況常常發生。

我們如何知曉?

焦慮對限制和不限制飲食者的影響根據96名女大學生的飲食和節食方面的自我評估報告,她們被分成限制性飲食者(42人)和不限制飲食者(54人)。當她們達到測試現場時,一般的學生被要求做一個兩分鐘的即興演講,以考察她們語言的流利程度。對這些參加者來說,演講的任務引起了她們的高度緊張。而讓另一半參加者做一個觸摸感知紡織品的實驗。這種實驗幾乎沒有緊張感。接著這兩組都參加做一個味覺品嘗實驗。品嘗從商店買來的難吃的和好吃的餅乾。

該試驗結果表明:當不限制飲食者感到焦慮時,她們對兩種餅乾都吃的特別少。很明顯焦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她們的飢餓感。但是對限制飲食者來說,焦慮會讓她們吃更多的兩種餅乾。因此對這些女生來說,焦慮狀態甚至會對難吃的餅乾產生一種普遍的消除飲食限制的現象。

限制飲食理論能夠回答為什麼一旦超重,減肥很困難。許多肥胖者反饋說她們經常節制飲食。如果生活或工作中有激發事件的發生,就會使她們解禁,暴飲暴食就很容易導致體重增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蓓儷芙養森相伴一生 的精彩文章:

TAG:蓓儷芙養森相伴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