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憑一把手槍難以深入敵後?對越作戰時一位中國軍人書寫奇蹟

憑一把手槍難以深入敵後?對越作戰時一位中國軍人書寫奇蹟

一位俄羅斯飛行員的犧牲,近日引發了激烈的探討。

這位引發熱議的俄羅斯飛行員,名叫菲利波夫少校,是一位蘇-25戰機的飛行員。他所帶來的熱議關於諸多方面,有關於蘇-25戰機為何無法躲避防空導彈的,有關於強擊機/攻擊機是否已經不適應於現代戰爭的,還有就是對這位飛行員寧死不降壯烈殉國的讚頌。此外,討論最為激勵的,居然是菲利波夫少校使用的手槍。

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探討,原因有二。一是,菲利波夫少校是拿著什麼樣的手槍才能與裝備這突擊步槍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進行激勵交火;二是,在敵後的軍事人員,能否憑藉一把手槍與強敵抗衡。

圖片:飛行員菲利波夫少校的衝鋒手槍和彈匣

第一個問題,很好解答。就是菲利波夫少校攜帶的是斯捷奇金衝鋒手槍,這種裝彈20發,可以全自動連射擊的手槍成為飛行員最好的自衛武器。而且,不僅僅是俄羅斯,現在西方國家在也在竭盡所能的為飛行員配備火力更強的武器,以便在突髮狀況下可以獲得自衛的能力,爭取時間等待救援部隊的來臨。但是,這種正面交火似乎鮮有成功的案例。除了這位菲利波夫少校之外,美國在1993年摩加迪沙抓捕當地軍閥的行動中,被擊落的「黑鷹」直升機飛行員也曾經進行過激勵抵抗,結果寡不敵眾,最終殞命。

根據奧格雷迪事迹改編的電影《深入敵後》劇照

所以,第二個問題就好解釋了,那就是深入敵後的軍事人員,很難憑藉自衛武器與地面軍事人員進行對抗。飛行員雖然貴為軍中驕子,但是戰機一旦被擊落就將面臨四面危機的境地。在此種狀況下,飛行員最佳的選擇是尋找隱蔽地點藏身,並聯繫後方尋求支援。比如在1995年,美國在波黑進行所謂的「維和」時,一位名叫奧格雷迪的F-16飛行員,駕駛戰機在波黑上空執行任務時,不幸被防空導彈命中,飛機由中間斷作兩截,飛行員彈射跳傘逃生。在經歷72個小時的躲避、逃命後,被海軍陸戰隊救回。

黃君珏烈士

可以說,這種非「陸地作戰」的人員,想要與地面部隊進行對抗只能說徒增悲壯,但是於事無補。當然,類似戰例並非僅有歐美國家出現過,在中國抗日戰爭中也曾有過類似的事情出現過。只不過,被包圍的的不是飛行員,而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記者。1942年,日軍集結總兵對八路軍總部進行掃蕩。在八路軍突圍過程中,被包圍的新華社華北分社的記者、工人損失慘重。其中,新華社華北分社社長何雲,就是在使用自衛手槍掩護大部隊撤退時,不幸中彈犧牲的。而華北社經理部秘書黃君珏(女),則是在被日軍堵在了藏身的山洞後,拔出手槍對日寇進行射擊後,闖出一條血路,然後憤然跳下懸崖壯烈殉國。

飛行員也罷,戰地記者也好,由於他們並非專業的地面作戰人員,所以他們無論採用何種武器都很難做到做到「戰過顯赫」。但是,要是那些特種作戰人員,是否也會面臨如此的局面呢?答案當然當然是否定的。

傅平山烈士

比如在兩山輪戰時期,壯烈犧牲的傅平山烈士。1986年12月,時任38集團軍第114師司令部偵察科副營職參謀的傅平山,與戰友們在執行偵察捕俘任務中被越軍包圍。圍了掩護戰友,傅平山憑藉一把67式微聲手槍和7發子彈,在敵後與與大批越軍頑強周旋。在此期間,傅平山用威力低下的67式微聲手槍,斃敵一人,傷敵一人。在苦鬥六天五夜之後,才不幸被越軍包圍,壯烈殉國。

由此可見,能否對抗強敵,並非是因為武器是手槍與否。而是在於日常的訓練方式,或者這就是「術業有專攻」。這其實也有了一種提示,既然在現代戰爭中,飛機被擊落,人員被穿插的敵人包圍的情況越來越多,為何不對他們進行簡單的特種作戰訓練和培訓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韻 的精彩文章:

怕無空中核打擊手段!俄羅斯不敢拋棄30多年的老轟炸機
疑似國產電磁炮曝光 中國海軍是否比美國更先進入全電時代

TAG:唐風宋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