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另一面,發明了歷史上最大張的紙幣,後期貶值得只能擦屁股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北宋時期發行的交子,由於年代久遠,世界上早就沒有了交子存留的實物,這是一件比較讓人遺憾的事情。
目前,中國能夠流傳下來的紙幣是明朝時期的"大明通行寶鈔",這不但是明朝時期官方唯一發明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所發行的最大張紙幣。請注意,大明寶鈔大的不是它的面額,而是它的幅面。整個大明寶鈔的大小猶如一張A4紙般,如果多拿幾張大明寶鈔捲起來,遠看就如同報紙一樣,相當之大!
但是它的面額卻是統一的,由小到大依次為一百文、兩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壹貫,壹貫一直都是它的最大面額,在發行之初,一貫的官方比價是等於銅錢一千文,或者白銀一兩。不過到了明朝後期,大明寶鈔貶值得十分嚴重,明朝官府只要缺錢就拚命印刷寶鈔,等到崇禎皇帝的時候,大明寶鈔已經貶值了一萬倍,壹貫只能換取0.1文銅錢,價值只能用來擦屁股。
大明通行寶鈔是從朱元璋的洪武年間開始發行,到明朝滅亡時期結尾,它的存在貫穿了整個大明朝。而且獨特的是,它的發行權始終掌握在明朝政府手中,這也是在中國古代歷史從未有過的現象,但也因為初次大規模使用紙幣,這也讓其許多存在的缺點暴露了出來。大明通行寶鈔的最大的特點是,不兌現、不分界,不限地區使用和流通時間。
其中最有特點的便是不兌現,明朝官府規定了寶鈔的金額和兌換比例,但你要想拿著寶鈔去找官府兌換銅錢或者白銀,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而且明朝寶鈔發行,推行的是只出不進的政策,意思是說,可以印鈔支付俸祿和軍餉,購買民間貨物。但在向民間收稅的時候,卻只收銅錢或者白銀,這赤裸裸地暴露了剝削的本性!
所以,雖然寶鈔貫穿了整個大明朝,但是卻始終難以獲得百姓的認同,畢竟紙幣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失去了信用也就等於失去了生命。
辛巴威100萬億元面值的紙鈔
在現在依然也能找到類似的國家,比如辛巴威,因為無限制地印刷貨幣導致了國家的破產,2009年甚至印出了100萬億元面值的紙鈔,卻買不起一隻麵包,實在難以想像,以致於政府廢除了本國的貨幣,只能依靠美元、南非蘭特等九種外國貨幣過日子。
可見不遵守經濟規律,不論古今中外,國家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受苦的最後都是老百姓。


※二戰最奇葩戰爭,小兵只想弄點德軍的錢,沒想到打贏了一場戰役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秦瓊為何是副班長?還有一人最名不副實
TAG:眼看他起朱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