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信四戰定天下,井陘之戰一日破趙,名揚天下

韓信四戰定天下,井陘之戰一日破趙,名揚天下

韓信是漢朝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家之一,被公認為是古代戰爭謀戰派的巔峰人物。韓信在楚漢之初就被蕭何讚譽為「國士無雙」,一人兼任王侯將相,在後世更是被譽為「兵仙」。他達到如此之高的成就其實只用了四場大戰,戰戰經典,堪稱戰爭教科書。下面我們介紹韓信揚名之戰-井陘之戰。


第二戰:井陘之戰,一日破趙,以少勝多,揚名天下

韓信平定魏國和代國後,請命繼續北上和東伐,消滅楚漢之爭中的牆頭草:燕國、趙國和齊國,於是劉邦派原趙國大臣張耳和韓信共同伐趙。

圖1 大將軍韓信

趙國的將領是成名已久的大將陳余,陳余不滿項羽分封,和齊國田榮都是最早起事反對項羽的人,陳余憑武力驅逐了項羽分封的常山王張耳,張耳投奔了劉邦,陳余要求劉邦殺張耳,劉邦不肯,於是趙國和漢國結仇。

趙王歇和大將陳余帶兵20萬在井陘口(今河北石家莊獲鹿鎮西)防守,井陘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道路狹隘,易守難攻,趙軍以逸待勞,優勢極其明顯。

陳余手下將領李左車建議陳余:「漢軍將領韓信下魏破趙,挾戰勝之威,長途奔襲意圖攻趙,又有張耳輔佐,銳不可擋。我聽說千里運糧,士有飢色。如今井陘道狹窄漫長,沒辦法排兵布陣,漢軍必然隊伍分散,糧草在後。請給我3萬士兵,我從小道斷絕漢軍糧草輜重。你只需要堅守城池,不和漢軍作戰。這樣漢軍前進無門,我再出兵截斷漢軍後路,讓他沒法尋找糧食。這樣不出10日,漢軍必敗,韓信和張耳就要死在這裡了。不然的話,我們就要敗給他們了。」陳余覺著韓信不過萬人,不迎戰顯得太過怯懦,而且不屑於用計,所以斷然拒絕了李左車的建議。

韓信帶3萬兵馬,長途奔波,顧忌井陘道太過狹隘,極易設伏,不敢通過,於是派間諜打聽趙軍戰略,知道陳余沒有採用李左車的戰略,大喜,迅速通過了井陘道,在距離井陘口30里處駐紮。

圖2 大軍守城


當夜,韓信選2000騎兵,每人帶一面漢軍紅旗,從小道埋伏在趙軍城池附近山上。韓信還傳令將士今日破趙後吃飯,大家都不明所以,覺著將軍應該是在痴人說夢。

韓信另外派1萬人背水列陣,趙軍遠遠望見韓信犯了兵法大忌,在城上大笑不止。

天剛微微亮,韓信擔心趙軍主力不肯出戰,特意掛出大將旗幟和戰鼓出兵攻城,趙軍看到漢軍統帥旗幟,也開門迎擊,激戰很久。韓信假裝失敗,放棄旗幟和戰鼓,撤軍奔向水邊的1萬軍隊,趙軍於是全軍出動,追殺漢軍,搶奪戰利品。


這時,韓信提前埋伏的2000起騎兵沖入城池,把趙國旗幟全部拔掉,換成了漢軍紅旗,封鎖城門。


趙軍把漢軍追到河邊,漢軍回頭殊死力戰,趙軍發覺打不贏,於是準備退回城池。

趙軍來到城下卻發現城上全是漢軍旗幟,士兵們都猜想漢軍已經大勝,打下城池。趙軍士兵驚恐萬分,亂了陣腳,紛紛四處逃散。

圖3井陘之戰

漢軍趁機兩面夾擊,大破趙軍,殺陳余,俘虜趙王歇。一日之內擊破強趙(巨鹿之戰,秦國10萬長城軍圍攻趙軍2月都沒能擊敗趙軍)。

井陘一戰,韓信終於揚名天下,燕國也望風而降;漢軍在北方的威脅徹底解除,而河北之地也成為楚漢爭霸中漢軍的重要兵源,漢軍實力進一步增強;燕趙之地更成為韓信伐齊的跳板,並為韓信下一經典戰例奠定了基礎,即左右天下局勢的韓信第三站:濰水之戰。


三句話

1.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注釋:韓信審時度勢,因地制宜,背水一戰讓將士退無可退,奮死一搏。

2.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 注釋:李左車建議韓信虛張聲勢,迫使燕國畏懼,不戰而屈人之兵。

3.千里饋糧,士有飢色。 注釋:長途奔襲的戰爭對後勤要求極高,糧草是軍隊的生命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光舊事錄 的精彩文章:

史記里那些振聾發聵的至理名言,一句一傳奇47-62
史記里那些振聾發聵的至理名言,一句一傳奇01

TAG:陽光舊事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