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國時戰亡兩百萬人,一半出自他手,毛澤東說:千載無能出其右者

戰國時戰亡兩百萬人,一半出自他手,毛澤東說:千載無能出其右者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人物中,帝王將相數之不盡,名垂青史的帝王也就那麼寥寥幾人,比如:秦始皇、漢武帝、成吉思汗等,說到用兵如神的將軍,卻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白起

有一人,他一生的戰績,鮮有能相比者,那就是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白起的具體出生時間,已經無證可考,似乎老天故意給他蒙上了一副神秘的面紗。白起出生時,秦國就已經在「商鞅變法」後,逐漸強大,當朝君王秦昭王12年,秦國制定了一個偉大的計劃,「東取三晉以圖謀天下」,自然而然的,優秀的將領成了秦國最急需的人才,白起應運而生。

秦國攻打韓、魏二國

公元前293年,韓魏兩國聯手阻擋秦國東進,秦國名相魏冉推薦白起為主將,出兵攻打韓、魏二國。白起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軍後方,多次擊破聯軍,並逐漸其包圍,最終殲敵24萬人。白起因此戰嶄露頭角,因功升任國尉(秦國爵位二十級里的第十六級)。次年白起升任大良造,發兵攻魏,奪其城60多座。之後的幾年間,秦國任用白起為大將,百戰百勝。

白起率軍攻打韓、趙、魏三國聯軍

之後的秦國便把矛頭指向楚國,強大的楚國卻對白起毫無招架之力,連連敗退,只能不斷割地求和。自此以後,楚國再無力與秦國相抗,白起因此名名震天下,被秦昭王封為「武安君」。公元前274年,白起率軍攻打韓、趙、魏三國聯軍,擄獲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又溺斃趙軍二萬人。公元前265年,白起攻陷韓國五城,斬首五萬。此時的趙國雖連遭敗仗,卻還有和秦國一較高下的實力。

趙國大將廉頗

趙孝成王又召見「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趙勝,向其詢問應對之策:「接受上黨的土地,秦國必定派武安君白起來進攻,誰能來抵擋?」平原君回答說:「別人難與白起爭鋒。只有大將廉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能相抗,他野戰雖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足以」。於是,趙王聽了平原君的建議,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以擋秦軍。

被坑殺的45萬趙國大軍

結果正如趙勝所料,秦軍派白起來攻城,但此時的趙軍已有防備,廉頗在長平布置了三道防線。剛開始由於對敵我雙方的兵力估計錯誤,導致第一道防線被破,廉頗當即改變策略,退守第二線,採取防守之策,以逸待勞。廉頗不愧是戰國四大名將,秦軍怎麼攻打都突破不了防線,這種戰況一直持續了三年,秦軍傷亡慘重。後來趙王聽信讒言,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了廉頗的位置,結果被白起大敗,並被其坑殺了45士兵,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從此之後,趙國再也沒有和秦軍相抗的實力,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又多了一個稱呼——戰神。

秦國名相范雎

據後代學者梁啟超統計,戰國時期一共戰亡約200萬人,其中一半出自白起之手,也就是說,他一生殲敵近百萬,「戰神」之名,實至名歸。但是盛極必衰,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白起作為戰神也擺脫不了命運的安排。自長平之戰後,秦軍雖殲敵眾多,兵力卻也是大損。秦國名相范雎,嫉妒白起的才能,就在秦昭王面前說起壞話,秦昭王因此對白起產生了嫌隙。此事被白起聽說了,相當氣惱,因病不起,就不願再帶兵打仗。秦王再三強令其帶兵,迫不得已,白起以帶病之身,緩慢進軍,卻被秦王誤以為故意為之,最後被秦王賜死。可惜了一代名將,「戰神」白起被迫自殺。

觀其一生,威名赫赫,貢獻大小城池70餘座,戰無不勝,最後卻被君王賜死,可惜可嘆。毛澤東曾對其評價:「殲滅戰,千載無能出其右者」,毛澤東一生不服秦皇、漢武、成吉思汗,卻唯獨對白起評價如此之高,可見白起「戰神」之名,不是白叫的。你認為中國歷史上有和白起媲美的名將嗎?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小豹 的精彩文章:

商紂王無意間發明一物,三千年年後中國人都在用,西方人卻學不會
此姓男子叫不出口,女子更是尷尬,但其始祖竟是「上古四聖」之一

TAG:花小豹 |